蔣玉貞
摘 要: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能充分激活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如何更好地抓住課堂來完成進而達到深入的探索和實踐,最終謀求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結合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對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情境;探索;任務;評價
自主學習是新課改提出的一大教學新理念,旨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汲取和積極探索知識。信息技術是一門新的學科,對基礎認知和動手實踐能力要求都比較高,需要充分抓住課堂有限時間進行學習和認知。而只有主動體驗和探索才能真正杜絕濫竽充數的現象,才能在有限的時間抓住課堂僅有的寶貴時間,讓學生能夠從完成知識的學習進而做到掌握學習能力的遷移。鑒于此,我通過本文又結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分析幾點自主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趣味情境導入,激活主動學習
如果教師總是在課堂伊始就進行滔滔不絕的理論解說,沒有顧及學生的聽課感受,這樣往往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枯燥、吸引不了注意力,更沒有興趣可言。所以我們要在課堂前幾分鐘設置導入的學習環節,可以通過趣味的故事引導學生,進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提綱挈領的問題方式,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梗概,學生會感興趣,進而滿懷愉悅的心情充滿信心地進入到知識學習中。
比如,我們在學習圖片信息處理時,可以通過課前幾分鐘給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圖片設計,讓學生感到神奇的同時喚起他們的好奇心,給他們心中留下“這是怎樣做成的呢?”這樣的疑竇。有了疑竇,學生就有了主動學習和探索的驅動力,當學生有意識地得知本節課就是要學習這些技巧的時候,他們就會逐漸變得摩拳擦掌,為接下來課堂上動腦、動手,參與知識的生成和互動,奠定基礎。
二、設置學習任務,驅動知識體驗
完成基本的理論知識學習后,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自主學習“攻堅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對知識的鞏固和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將理論知識及時轉化成實踐技能。
為了讓學生相互學習,實現知識擴散和交流,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定三五個人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分工、合作探索知識,一方面可以節約課堂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信息交流,彌補知識漏洞。如:教學word文字排版內容后,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基本流程,我們就可以邀請大家完成一篇校園新聞稿的編輯、美工等工作。這樣的任務單個人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完成,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分工,先讓組員分擔自己擅長的任務,設置新聞編寫、排版、美工的分類工作,待任務初次完成后,大家共同討論設計的優缺點,然后再互換任務二次完成。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任意一個知識環節,掌握word文字排版的實際用法,有效達成教學目的。
三、借助網絡信息,實現自主探索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學生能接觸到的信息很多,他們可以隨時借助網絡平臺學習信息技術。由于課堂時間的有限,我們教材設置的教學內容也比較基礎,許多現實生活中需要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的問題,可能我們無法在課堂上一一講解。這就需要老師多鼓勵學生要在生活中處處發現問題,能夠借助其他工具,探索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拓展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例如:在學習如何《建立圖表》內容時,我們通過教材上的講解能夠學習到最基本的知識原理和了解懂得簡單的操作流程,內容上相對簡單,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了方便可能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圖表。當然,圖表的建立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習,引導學生自主運用網絡收集更多的操作方式,獨立找出更簡便和適合他們學習的形式,掌握和利用“圖表向導”建立圖表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問題的選定源數據和選擇圖表的類型。在教材中沒有學到的知識,就需要學生在課下積極主動地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不斷探索,這樣才能在現實生活實踐運用中信手拈來,得體運用。
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關注的是:網絡上的信息繁多,內容上魚龍混雜,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懂得辨別信息的真假,懂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學生只有不斷結合教材進行學習和內容的補充,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老師和學生一起互動,和諧友好地共同完成對學習的探索活動,使得學生通過對信息的研究,不僅獲取到了知識,還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多元評價,總結所學知識
自主學習不可能是全部的自學活動,教師要參與其中,而最佳的參與方式不是直接插入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而是要通過評價的方式來讓學生自己找出自主學習仍然欠缺的地方,進行知識補充的同時,對學習方法進行反思活動。針對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可以采用三級評價的模式:(1)教師的評價。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對學習小組進行評價,同時要以鼓勵的方式為主,避免一味說教和批評,盡可能多地評價在小組合作中表現尤為突出的組員。另外,教師還需要認真做好評價記錄,這樣教師能夠從整體上去觀察每位學生的長期表現。(2)組內的評價。組內評價要克服中學生拘謹的心理,通過網絡制作文件夾記錄小組互評情況。(3)學生自評。通過網絡記錄,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逐步完善認知結構。總之,多元評價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控,與學習目標相聯系,引導后續學習行為。
本文是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對自主學習的分析與總結。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打破傳統的抽象說教,代之以契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通過知識運用、體驗和交流,來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參考文獻:
[1]費曉環.淺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自主學習”[J].素質教育,2012(11).
[2]王書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怎樣施行自主學習[J].考試周刊,2014(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