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成
摘 要:近些年,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大問題,其中教師授課方式統一化仍是一個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學生本身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但教師“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差異性教學方法為主,為學生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帶領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關鍵詞:高中英語;差異化教育;實踐教學
結合多年英語教學實踐經驗,本文作者整理了對差異化教學思路的教學方法,以期為其他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思路,使得更多高中生提高自身英語學習能力。
一、劃分層次,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任務
差異化教學的方法來源于不同學生的基礎不同,導致對同一教學任務的掌握能力有所差別,最終達不到教學效果的體現。為解決這一問題,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劃分,這就要求教師對全班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了解,并將他們按照基礎不同劃分為三個層次。比如初級、中級、高級等。對于不同的級別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比如初級的一組可能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進行訓練,對他們要求的標準可能相對來說會低一點。當然教師也可以按照其他進行分組,比如按照興趣愛好的不同、按照個性特征的不同等。
分組之后,教師就要進行分組教學任務的布置,不同組別的教學任務是不同的,任務目標以及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最終都要學生努力完成任務目標。例如,蘇教版高中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的單詞中,以turn為主的詞組比較多,對于這么多的詞組,高級組的學生掌握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對于中級組或者低級組的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會比較困難,但是對于中級組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掌握“turn on”和“turn off”以及“turn up”和“turn down”兩個詞組就可以。對于低級組的學生教師可以再次降低難度,掌握“turn up”和“turn down”兩個詞組就可以,這兩個詞組中up和down都比較簡單,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容易。
二、分層預習,讓學生自主熟悉教學任務
課前引導學生提前預習所學內容是英語學習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措施。學生在預習的時候還間接將之前所學內容進行有效復習,不斷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在預習時產生的問題又會促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探索,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例如,將分層次教學應用于預習當中,教師可以在布置預習內容的時候進行不同任務的設置,高級組教師要求必須將課本內容讀熟練,并且要全文理解課文內容,并嘗試將課后練習題完成,對于不同的部分內容可以標注出來,方便教師講解;而對于中級組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必須掌握本節課程的單詞,將所有單詞熟讀并且嘗試記憶下來,再去理解文章段落大意,不要求全部理解,對不理解的部分圈下來,方便教師講解;對于低級組來說就簡單很多,教師只要求他們打開課本內容,將課文中的標題以及小標題等大致了解一下,然后簡單了解一下內容就可以了。對以上三類級別的學生教學任務布置的情況各異,學生掌握的情況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沒有什么困難。教師就可以通過上課來檢驗學生對預習掌握的實際情況,比如讓高級組的學生來為大家翻譯課文,讓中級組的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及單詞,讓低級組的學生結束標題含義。
三、層次互助,讓全班學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對于不同組別的學生,教師也不應該完全分離開來,而是讓他們互幫互助,來解決教師的教學壓力。比如,教師可以將不同組別的學生分在一組里,各占一定比例。比如,初中高級三類各挑出2名學生組為一組,整個班級劃分為5組,設置一定的教學任務或者教學比賽,對于比賽優異的組進行獎勵。比賽設置的內容要涉獵到低中高三類級別,小組之間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組的學生與其他組的學生進行比賽PK,有的組可能選擇本組低類別學生與其他組中類別的學生進行對抗,使得學生共同努力為自己組爭光,最后大家都掌握了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過程應用差異化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差異化教學方法實現了對全體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整體提高,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李良敏.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探討[J].海外英語,2013(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