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義
摘 要:歷史課程的改革在新課標提出之后一直在不斷推進,隨著教師對課程標準、教材、課堂模式、課堂活動等內容的熱烈討論,逐漸收獲一些成效之后,也應該開始關注教學隊伍成員各方面素質是否能夠滿足現有的教學需求。對中學歷史教師如何通過提升自身素質來提升課堂教學的問題加以探討。
關鍵詞:綜合素質;重要角色;課堂教學
一、初中歷史教師綜合素質現狀
隨著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普及,我們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師資力量進行了擴充。教師隊伍不再單純地由專業師范生構成,一些未受過專業師范教育的,較為優秀的人才也被納入我們的教師隊伍當中。那么具體對初中教師來說又是怎樣的情況呢?我們應該結合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綜合素質來具體分析。
1.要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知識。隨著教師資格證的考核改革,教師的學歷篩選更加嚴格。必須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能參加考核。而且對專業課、教學理論等內容都會進行嚴格的檢測。目前能站上講臺的老師,都已經是能通過考核的較為優秀的教育人才。
2.教學研究能力。“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鉆一行”是雷鋒同志的名言,我認為放在我們教師的行業非常適用。我們不僅要對工作有熱情,還要具備做好這份工作的能力。教育事業肩負著孩子和國家的未來,是一份嚴肅重要的工作,需要老師具備鉆研精神,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科,從而更好地為工作所用、為學生服務。現在由于學科專業類的教師缺乏,所以這項素質對于部分教師來說還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3.要有良好的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素質。通過師資考核并不意味著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了,只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能力。教師的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素質是需要在大量實踐中去總結積累的。目前的青年教師在這方面的表現參差不齊,需要加強在崗培訓交流活動進行提升。尤其是歷史老師,要講好一堂歷史課除了要有好的歷史文化修養,理論和教學知識對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起到了關鍵作用。
4.要具備學習和創新能力。作為活躍在一線的教師要梳理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地更新自己才能將最新、最全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并且教師要有推陳出新的精神,敢于挑戰傳統,這樣才能將最準確的內容傳遞下去。歷史在不斷推進發展,作為歷史老師也要在這之中不斷向前學習。
二、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歷史學科是從初中開始,才作為一門專門學科來進行學習的。所以與其他主修課相比,歷史的啟蒙階段就是初中。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對今后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和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義務教育階段對歷史的學習內容已經比較全面,涵蓋內容有很多與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重疊。在初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打下堅固的歷史學習基礎,會為今后的學習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這些都是需要初中歷史教師來完成的重要工作。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脫離小學,思想方面還不完全成熟,學
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還需要老師的幫助。初中歷史老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能夠滿足教學需求之外,還要具有親和力與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初中教師在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
三、歷史教師在課堂中具備的素質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還比較薄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起著主導作用。要組織好一堂生動高效的歷史課程需要初中歷史老師具備優秀的教學素質。
1.課堂組織能力。一個好的老師最基礎的素質應該就是對自己的課堂具有把控和組織能力。尤其是初中歷史課,相對其他學科來說比較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懂得如何利用好課堂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對于一名合格的初中歷史老師來說非常重要。
2.課堂教學能力。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不是帶著學生玩,而是帶著學生在玩兒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對老師的教學能力是很大的考驗,需要教師自身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同時具備能夠將自己所有教授給學生的能力。或者帶領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并讓學生有所收獲。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是一名歷史老師應該具備的最終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素質修養。在義務教育中,我們除了注重學生的知識教育外,也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作為老師,對于自身的素質管理和學習應該更加嚴格,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這項素質也應該收到各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近年來,校園內教師頻頻發生校園失德事件,就是因為我們的教師隊伍在擴充整頓的時候放松了對教師素質的監管考核。
4.要有創新素質。雖然我們的教學改革已經開始步入一個比較平穩的階段,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放松對學科的研究和創新。要敢于對傳統挑戰,不斷學習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對教材和教輔中一些還不夠準確的內容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行進行交流討論,為學科的完善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歷史教師如何通過提升自己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總說要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常常會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課堂活動等方面入手,從而忽略了對課堂重要成員教師的提升。為了提升初中歷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歷史老師該如何提升自己呢?
1.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歷史教師對知識的了解除了要有深度外,還需要有廣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認識。這樣才能在教學時做到得心應手,隨時從容應對課堂上的突發狀況,將學生的問題“炸彈”一顆顆安全排除。同時在擴充自己知識儲備的同時,教師自身的素質修養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給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都能帶來益處。
2.加強業務學習,提升教學理論知識。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多去聽一些講座,參加一些工作經驗交流分享會。這樣能夠開闊自己的工作視野,利用有限的時間多了解一些實踐經驗。畢竟對于教學而言,最有效的提升方式就是實踐,要在有限的實踐時間里快速提升教學經驗,可以通過學習借鑒前輩的真實經歷,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進行有目的的嘗試和體驗,從而得出更多自己需要的經驗知識。
3.善于將課堂內容與課余知識相結合。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最難的學科其實并不是因為看起來復雜,而是因為所學內容遠離生活,學生缺乏實踐的機會不能充分理解其具體應用所以失去學習興趣。歷史應該是最接地氣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發展息息相關,歷史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特點,將課余知識與課上知識相結合來給學生進行講解,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在生活中的實踐形式有哪些。
4.要善于和學生交流。“教給學生最需要的知識”是每一個老師都想完成的目標,那就需要與學生保持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我們所講內容相關的哪些知識感興趣或者存在疑惑,把收集來的信息與課上內容加以整合,可以讓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喜好,也更能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主導者,在課堂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提升教師的知識、素質修養,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課堂質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希望本文的討論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紅軍.歷史教師要敢于創新:對于當前我國歷史教育的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03).
[2]謝慧.開展反思性教學提高歷史教師素質[J].廈門教學學院學報,2002(04):3.
[3]朱煜.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師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5(11).
[4]張廣利.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天津教育,2008(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