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剛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注重設計“貼心”情景,使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塑造“走心”情感,讓學生的家國情懷涌動;梳理“順心”能量,把學生的價值觀推動;生成“開心”時刻,促學生心情悅動,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德育;心動;生動;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1-0019-01
思想政治學科常給人以說教、枯燥之感,如何讓學生喜愛政治課,學好政治呢?正如魏書生老師說,叩開心靈的大門,走入學生的心靈中去,才會發現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政治課堂只有觸動學生的心靈,教學活動才能得“心”應手,使師生互動更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一、設計“貼心”情景,使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
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思想,強調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生活,只有讓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把生活知識化。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發現問題切入點,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讓我們把書“看起來”的政治課堂,變成學生“動起來”的課堂。為什么那些看似很美好的案例,搬到我們的課堂就水土不服呢?是我們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忽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我們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圈,來選擇教學情境,才能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到從生活中獲得知識的快樂,增強課堂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民主監督:守護共同家園”一課,我把潼河故道昔日的繁華景象和如今被生活垃圾污染的慘狀對比,問:潼河治理已經迫在眉睫,你打算通過哪些渠道為治理措施獻計獻策?由于潼河的污染是學生們有目共睹的,也與他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既增強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和掌握,還對他們進行了環境保護教育。
二、塑造“走心”情感,讓學生的家國情懷涌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軟、三星、可樂、蘋果、肯德基等洋品牌不僅闖入我們的生活,也在逐漸占領課堂。不少教師片面追求吸引眼球的效果,忽視了洋貨充斥課堂的后果。個別教師更是行必提比爾·蓋茨,言必說蘋果手機。這樣的政治課,無形中對價值觀和消費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造成不良影響。我們擁有燦爛輝煌的文明,有過牛頓一樣“牛”的人物,如今正在和平崛起。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引導青少年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以祖國的繁榮為最大的光榮,以國家的衰落為最大的恥辱,增強國家認同,培養愛國情感,樹立民族自信”。教師在教學資源的選擇上,應當更多關心民族品牌、關注本地企業,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家愛國的民族情懷。
三、梳理“順心”能量,把學生的價值觀推動
政治課的學科特點決定了政治課教學要貼近社會生活,關注時代發展,讓課堂教學有理有據。處于心理叛逆期的中學生,缺乏對社會現象的理性認識,容易對課堂上的“大道理”產生逆反心理,產生事與愿違的教學效果。比如某教師在課上拿著被學生丟棄的饅頭,大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結果有學生說饅頭實在太難吃,不然老師吃吃看?如果教師能夠抽絲剝繭、層層推進地提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和貸款消費是否矛盾?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和實現人生理想有什么關系?我們應當怎樣發揚這種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重要性,自然就避免學生不買賬的尷尬。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師生有效交流的開展,需要拉近師生的距離,通過觸動學生的靈魂,化解學生的疑惑,傳遞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政治教師擔負著引領學生追求真善美的神圣使命,只有傳遞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要多采用正面的、典型的案例,多引用可靠的官方素材。如央視的《請節約糧食》《勞動創造美好未來》以及“學雷鋒系列”等制作精良的公益廣告,具有很高的德育價值。
四、生成“開心”時刻,促學生心情悅動
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持續關注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保證,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過程中來呢?心理學家贊可夫認為,如果教師“冷眼相待”學生,再好的教學方法也將收效甚微。課堂充滿樂趣,學生才有學習興趣。如果教師為學生創造開心的機會,把教材知識包裹在樂趣的“糖衣”里,學生就會變成敞開心扉的“開心果”,也會對學習格外用心。課堂教學是一門師生間心靈溝通的藝術。教師要優化教學環節,利用漫畫、寓言、音樂、圖像等材料,運用機智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在“有笑”的課堂上,樂此不疲地跟著老師追求“有效”生成。在“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一課上,我展示了中國女排自發地中斷訓練,向五星紅旗行注目禮的新聞,并通過相關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五、結束語
電影《食神》有句經典的臺詞:“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政治課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才能調動學生的心;要避免機械地灌輸書本上的理論,才能抓住學生的心;要傳遞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打動學生的心:要運用有趣的教學機智,才能打開學生的心。若我們的課堂讓學生“心”隨我動,課堂精彩將會生生不息,教學效果會出神入化。
參考文獻:
[1]劉強.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楊遠旺.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J].中國德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