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陽
?
常用二類疫苗的特點
劉丹陽
【摘要】文章介紹預防接種時常用二類疫苗的特點。
【關鍵詞】接種;二類疫苗;特點
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接種疫苗。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接種的其他疫苗。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接種一類疫苗就夠了,二類疫苗接不接種無所謂,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其實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是相對而言的,在國家財政允許、并且疫苗可以足夠供應的情況下,二類疫苗也將會變為一類苗,如麻腮風疫苗原來是二類疫苗,現已改為一類疫苗。二類疫苗是對一類疫苗的重要補充,許多二類疫苗針對的疾病發病率也很高、危害很大。
下面介紹一下臨床常用的二類疫苗的特點。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球菌引起,通過空氣在人群中傳播。肺炎球菌感染是導致肺炎、腦膜炎、中耳炎和敗血癥等疾病的一個主要因素。肺炎球菌性疾病是人類的常見病,至今仍是重要的全球性疾病,各年齡組人群都會被感染,老人和兒童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來,由于肺炎球菌對抗生素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性,給治療帶來了困難,故對于肺炎球菌性疾病應重在預防,接種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預防的一種好辦法。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覆蓋23種經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約90%的肺炎球菌疾病是由這23種血清型引起的。多數健康成年人,在接種后2~3周內,即可產生保護性抗體。
接種人群:≥2歲且在肺炎球菌感染或肺炎球菌感染并發癥的高危環境中的居住者和工作人員;患慢性心血管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的個體及免疫功能減弱者;老年人。
b型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b,是一種具有極強侵襲性感染的致病菌,它能引起2個月~5歲嬰幼兒發生腦膜炎、肺炎、敗血癥等疾病。
接種人群:>2個月的嬰幼兒預防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腦膜炎、肺炎、敗血癥、蜂窩組織炎、關節炎、會厭炎等)。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各種肝炎中流行面積最廣、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消化道途徑傳播,因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感染。甲肝預防重點人群包括:兒童、青少年、部隊軍人,經常在外就餐者及旅行者,食品業及餐飲業從業人員等易感人群。預防甲肝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甲肝疫苗。
接種人群:>1.5歲兒童及成人甲肝易感者。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不同于一般的“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在秋冬、春夏之交季節流行。流感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尤其是在幼兒園、學校,可迅速引起大范圍人群患病。流行性感冒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預防流感除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空氣流通外,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接種流感疫苗,接種后2周左右即產生抗體。因為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流感毒株每年都會變化,因此預防流感需要每年接種含有最新組份的流感疫苗。
接種人群:6個月~3歲幼兒接種兒童型流感疫苗;>3歲的幼兒、學生或成年人接種成人型流感疫苗。應在每年流行季節前接種1次。
全球每年約有1 300萬兒童死于感染性疾病,其中脊髓灰質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這五大感染性疾病是導致嬰幼兒死亡或殘疾的主要原因。
接種五聯疫苗是預防以上五種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吸附無細胞百白破、滅活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是國內唯一含有預防上述五種疾病的抗原成份的五聯疫苗。它可以同時有效預防五種疾病帶給孩子的威脅,并大大減少接種次數,減少孩子因注射引起的疼痛次數,降低嬰幼兒接種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節省家長多次往返接種點的時間。
接種人群:適用于≥2個月月齡的嬰幼兒。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5歲兒童易感染,感染者可出現麻痹癥狀,持續的麻痹及由此產生的畸形是脊灰常見的后遺癥。麻痹型病例的病死率高。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接種疫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接種人群:2月齡兒童對接種脊灰活疫苗有禁忌癥、免疫缺陷癥、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出生后患過肛周膿腫的兒童,建議優先接種脊灰滅活疫苗。
信息速遞
作者單位: 110032 沈陽,沈陽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5-0015-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5.010
收稿日期:(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