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臨床常見小兒心理疾病

2016-01-29 17:02:38主持人孫麗云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6年12期
關鍵詞:病因治療診斷

主持人:孫麗云

郭瞻予1孫麗云2

郭瞻予1孫麗云2

孫麗云1郭瞻予2

專 題 筆 談

臨床常見小兒心理疾病

主持人:孫麗云

編者按:心理疾病又稱心理障礙、心理異常。它與心理健康正相反,是指大腦功能發生故障,心理不能反映現實,在言語、行為和情感上出現多種歪曲現實、無中生有的反常表現。我刊特邀相關專家對臨床常見小兒心理疾病進行介紹,以供讀者參考。

(本刊編輯部)

兒童多動綜合癥

孫麗云1郭瞻予2

(1.武警遼寧省總隊醫院心理科,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文章介紹兒童多動綜合癥的流行病學病因、分類、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多動綜合癥;原因;診斷;治療

兒童多動綜合癥簡稱為多動癥,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沖動并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由于注意力集中短暫和困難是多動癥最經常出現的癥狀,所以DSM-Ⅲ和DSM-Ⅲ-R將其命名為注意缺陷障礙。

兒童多動癥多于學齡前起病,呈慢性過程。影響兒童學校、家庭和校外生活,容易導致兒童持久性學習困難,伴行為問題和低自尊心。此外,多動癥兒童不容易被周圍的同齡小伙伴接受,容易引發人際關系障礙,形成孤獨等負性情緒心理。

1 流行病學

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為3%~5%,男女比例為4∶1~9∶1。研究發現,多動癥兒童來自父母分居或離婚的家庭,父親經濟地位低或為體力勞動者,父母婚姻不和諧以及家庭教育不一致者較為多見。

2 病因

2.1 生物學因素 腦損傷學說認為多動癥與孕婦分娩、妊娠期病毒感染、服藥、顱腦外傷、缺氧缺血腦病、中毒等有關。遺傳因素為父母或親屬是多動癥患兒或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易導致兒童多動癥。代謝學說認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異常代謝與多動癥有關。

2.2 環境因素 一些研究認為,多動癥可能與食物過敏有關,一些學者提出食物添加劑和水楊酸鹽類會引起兒童過度活動、沖動和學習問題。家庭環境如父母離異、外出打工、孩子內心愛的缺失等等是造成多動癥的重要誘因。

此外還有病理機制和神經心理與神經生物學假說。

3 臨床表現

3.1 活動過度 幼兒早期患兒表現活動過度。部分兒童在嬰兒時期就活動過度,比如會從小車里往外爬,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往往是以跑代走。患兒稍大的時候,看書看不了幾頁,就換一本,或者索性把書撕了。進入小學后,表現更為顯著。上課小動作不停,手閑不住,凡是能碰到的東西總要碰一下,因喜歡招惹別人,常與同學發生爭吵或打架。

3.2 注意力集中困難 患兒注意力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他們對各方的刺激幾乎都起反應,不能濾過無關刺激,所以注意力集中困難。

3.3 情緒不穩,沖動任性 患兒由于缺乏控制能力,常對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過分反應,以致在沖動之下傷人或者破壞東西,他們要什么,非得立刻滿足,他們的情緒不穩,會無故叫喊或者吵鬧。

3.4 學習困難 多動癥兒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仍在學業上存在困難。有些兒童將“6”讀成“9”,把“b”讀成“d”,甚至分不清左右。他們在朗讀、拼音、書寫或語言表達方面有困難,多動癥兒童未經認真思考就回答,認識欠完整,也導致其學業困難。

多動癥兒童的臨床癥狀有時出現波動,通常與他們所處的場合不同或從事的活動不同有關。比如在有吸引力和新的情況或不熟悉的環境中多動癥癥狀能緩解,而在做作業或從事重復性或需要巨大努力的活動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時,注意力維持相對困難。

4 診斷到目前為止,多動癥主要以患兒家長和老師提供的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精神檢查為主要依據。多動癥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如下。

4.1 癥狀標準

4.1.1 注意障礙 有以下≥4項:①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③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④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出現粗心大意或錯誤;⑤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⑥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⑦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⑧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⑨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落四。

4.1.2 多動 有以下≥4項: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②上課時常有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③話多,好插嘴,

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④十分喧鬧,不能安靜的玩耍;⑤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⑥干擾他人的活動;⑦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不受同伴歡

迎;⑧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行為;⑨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

4.2 病程標準 通常于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

4.3 排除標準 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廣泛性發育障礙、兒童期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障礙、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和藥物不良反應等。

5 治療

5.1 心理治療

5.1.1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當兒童出現合理的行為時,給予獎勵,使該行為得到強化并保持下來;當兒童出現多動、沖動等行為時,便對之采取漠視的態度,甚至給予一定的懲罰,使得該行為逐步消退。行為治療中常用的是“代幣制法”,即當兒童出現合理的行為時,父母、老師等會給予相應的代幣作為獎勵,當代幣積累到一定量時,可以允許兒童用給他擁有的代幣來換取他想要的獎勵。在累積代幣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多動等不恰當的行為,也會沒收相應的代幣。

5.1.2 家庭治療 研究表明,夫妻關系差、父母離異、留守兒童等家庭環境與兒童多動癥有著密切關系。可能與他們童年時期缺乏關愛有關。因此家庭治療在兒童多動癥康復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治療主要包括父母關系的梳理、對子女教育方式的塑造等。

此外,兒童感統統合訓練治療、沙盤游戲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對兒童多動癥康復也能起到有效治療作用。

5.2 藥物治療 必要時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目前對于兒童多動癥的西藥治療主要包括中樞神經興奮劑,該藥物在減少兒童的破壞性行為和增加他們與人交流的方面有顯著的作用;當兒童患有抑郁癥時配合三環類抗抑郁藥,能有效緩解患兒的情緒。對于兒童多動癥,中藥治療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刺激百會、四神聰等穴位也能有效控制兒童多動的行為。

5.3 其他治療 選擇性去除食物中的添加劑,特別是食品中的色素對一些患兒有效。另外,小量咖啡對一些患兒有效,而過敏的多動兒童合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有較好的效果。對年長的多動兒童職業咨詢和訓練很有幫助。戶外野營和自信心訓練,對多動兒童發展認知功能和自律性訓練是有幫助的。多種形式的聯合治療可使學業成績不良、社交困難等癥狀好轉,而酒依賴、物質濫用也相應減少,兒童的社會功能恢復到正常范圍內,與父母的關系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父母和老師要理解,多動不是孩子主觀故意的,要忽視其不傷大雅的一些小動作,給予他們一定的活動機會。允許其分段完成作業或某一計劃,給其提供安靜的環境,盡量避免可能引開其注意力的刺激,如其寫作業的地方、教室里的座位要安排在能與老師互動好的地方,還要多發現多動兒童的優點,創造機會讓其發揮優點,以獲得長輩和同學的表揚,讓其有成功感,以保持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兒童強迫癥

郭瞻予1孫麗云2

(1.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沈陽 110034;2.武警遼寧省總隊醫院心理科)

【摘要】 文章介紹兒童強迫癥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預后和治療。

【關鍵詞】 強迫癥;病因;診斷;治療

【文章編號】 1672-7185(2016)12-0014-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12.005

強迫癥是以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行為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患兒深深知道這種強迫癥狀不合理,沒有必要,但是卻無法控制或者擺脫,因而焦慮、痛苦。

兒童強迫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的情緒障礙,在兒童中的患病率為0.5%~1%,在少年中的患病率為1%~2%,約占兒童門診的10%。男童較女童多,平均發病年齡9~12歲,兒童早期和青春早期是兩個高發年齡段。該障礙一般起病比較緩慢,成人患兒中約1/3在少年兒童期開始起病。

1 病因

1.1 神經生化因素 目前認為,許多中樞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在強迫

癥的患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特別是各種神經遞質的失衡狀態可能是強迫癥的重要誘因。

1.2 神經解剖學說 磁共振(MRI)顯像研究發現,患兒腦區存在異常結構,主要是眶額葉皮質體積減少。

1.3 遺傳因素 對單卵雙生子的研究顯示,強迫癥共同發病率為63%~87%,患兒一級親屬的總體發病率為10%~22.5%。

1.4 免疫因素 有研究認為,強迫癥和自身免疫有一定關系。

1.5 個性因素 患兒多有焦慮、緊張、追求完美、敏感多疑、不適應、自卑、自責、不安全感等。

1.6 家庭因素 在父母教育方式上,如果父母過于頻繁、嚴厲懲罰、責罵和苛刻要求,會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標準的社會價值觀,這使子女在評價自身行為、態度和欲望的時候,往往過分苛刻和嚴厲,從而產生明顯的罪惡感、恥辱感和自我譴責。也有研究發現,強迫癥患兒存父母情感溫暖的缺失以及父母的懲罰較多。

2 臨床表現

強迫癥在兒童期的表現與成人類似,主要表現為多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包括強迫懷疑、強迫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其中,強迫性回憶和強迫性窮思竭慮等較常見。如患兒控制不了回憶過去發生過的每一件事情的細節,回憶過去看見過的事物或聽過的歌曲,或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沒完沒了的想個究竟。如為什么要把“爸爸”稱為“爸爸”,而不能叫別的;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是最好的和最適合自己的,這些都明顯影響了患兒的生活和學習,使得患兒無法專心聽講、寫作業,影響患兒的社會功能。

在強迫行為中,強迫性洗滌和強迫性檢查最為常見。患兒反復洗手、反復核對、反復檢查,這種行為常與怕臟、怕得病、怕做錯事或被懲罰有關。尤其在學齡兒童,反復檢查書包以確定文具是否帶齊,作業是否做對,字是否整齊,生怕被老師指責或懲罰。此外,還有強迫性計數和強迫性儀式動作。患兒上學或出門前,常常要數到一個吉利的數字才能走或做;如果沒有想好或者做好,則要反復想或數,這種數數還常以某種動作來表示。如果被人打斷,患兒就會特別生氣,并從頭做起。

可以說,強迫癥的表現千奇百怪,不同程度影響了患兒的生活以及社會功能,而患兒又無法控制癥狀的出現,因此患兒常常感到非常痛苦。

3 臨床診斷

以強迫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至少有下述癥狀之一。①強迫觀念:包括強迫回憶、強迫表象、強迫懷疑(比如反復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②強迫情緒:表現為十分害怕喪失自我控制能力,因而發瘋或者有冒失行為。③強迫意向:表現為經常感到有立即行動的沖動或強烈的內在驅使,但并不是表現為行動,因此患兒感到很痛苦。④強迫動作:表現為屈從于強迫觀念的反復洗手、反復核對檢查、反復詢問等。

患兒清楚強迫癥狀起源于本身,而不是來源于外界,或是別人強加給他。患兒認為癥狀反復出現沒有意義并感到不快樂甚至痛苦,因此試圖抵抗,但是不能奏效。

以上癥狀持續≥3個月可以診斷強迫癥。

4 鑒別診斷

強迫癥需要與廣泛性焦慮障礙、恐怖癥、孤獨癥進行鑒別。廣泛性焦慮癥出現過分的不現實的擔心,但是焦慮癥不會出現既發的儀式性行為。恐怖癥患兒所表現的的害怕與恐懼在離開恐懼的對象后隨之減輕或消失,而強迫癥的害怕與恐懼現象與特殊環境或刺激無關。孤獨癥兒童的刻板行為類似于強迫癥的強迫行為,但是孤獨癥有典型的孤獨癥表現與智力障礙,而強迫癥智力正常,交往能力保持。

5 預后

部分患兒能在1年內緩解,病情>1年通常呈現持續波動的病程,可達數年甚至終生。強迫癥嚴重,伴有強迫人格或持續遭遇較多的不良生活事件者預后不好。

6 治療

6.1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使患兒對自己的個性特點和所患疾病有正確的客觀認識。去掉精神包袱以減輕其不安全感,增強自信以減輕其不確定感,強調務實態度以減輕其不完美

感,同時動員親屬對患兒不能姑息遷就,也不能矯枉過正,幫助患兒積極從事體育、文娛、社交活動,使其逐漸從沉湎于窮思竭慮的情境中解脫出來。6.1.1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強迫癥的首選治療方法。治療標準方法是將強迫癥患兒置于一個神經癥和一個神經行為框架內,治療包括三個部分:①心理教育、焦慮管理訓練和認知治療;②暴露和反應阻止;③防止復發和獎勵。對于年齡小的患兒可以采取行為治療。系統脫敏方法可以減少患兒重復行為的次數和時間。

6.1.2 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是治療強迫癥的重要方法,特別是對于那些存在家庭不和,父母婚姻有問題,家庭成員存在特殊問題,家庭成員之間角色混亂的患兒,更適合家庭治療。治療的目標是將家庭成員納入治療系統中,讓所有行為問題都公開呈現出來,充分理解每個家庭成員對強迫行為產生的影響,重新組織家庭關系,減輕患兒的強迫性行為,逐漸形成各種良性行為。

6.2 藥物治療 三環類抗抑郁藥可應用于強迫癥的治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對兒童強迫癥具有較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6-07-16)

兒童抑郁癥

郭瞻予1孫麗云2

(1.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沈陽 110034;2.武警遼寧省總隊醫院心理科)

【摘要】 文章介紹了兒童抑郁癥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關鍵詞】 抑郁癥;病因;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7185(2016)12-0015-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12.006

抑郁癥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點,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兒童抑郁是一種不愉快、悲傷、痛苦的體驗,患兒表現失去往日的興趣和歡樂,言語和活動減少,常感“沒意思”“沒勁”“精力不足”“高興不起來”,有的患兒甚至出現“不如死了好”的念頭或采取自傷或自殺的行為。

由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抑郁表現為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經常哭泣而不易接受暗示,還可能出現睡眠不安或遺尿。

1 病因

1.1 生物遺傳因素 抑郁癥的產生具有一定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其中最主要的是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含量的減少,同時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甲狀腺的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兒童抑郁癥還與遺傳有關。

1.2 環境因素 父母離異、留守兒童等家庭環境容易導致兒童抑郁癥。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如父母對孩子溺愛,孩子容易自我中心,承受挫折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差,遇到困難時情緒無法及時調整,容易患上抑郁癥;父母期望過高也是導致抑郁癥的誘因。此外,父母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經常愁眉苦臉,對兒童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環境、人際關系等也是引起抑郁癥的重要原因。

2 臨床表現

2.1 生理上的表現 ①以各種身體不適為主訴。兒童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情緒的變化。他們通常就診于各種綜合醫院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向醫生訴說的是軀體癥狀,而不是抑郁情緒。②軀體癥狀。患兒常常有睡眠障礙、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或頭暈、頭痛、疲乏無力、胸悶、氣促、胸痛等各種軀體不適。睡眠障礙可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 h,醒后不能再入睡。有的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早上醒不過來;少數睡眠過多。一些患兒出現遺尿。也有少數患兒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

2.2 心理上的表現 ①情緒低落,心境惡劣。患兒表現顯著而持久的低情緒,不愉快、悲傷,經常哭泣,感到內心壓抑、難受、不快樂。失去往日的興趣和歡樂,言語活動減少,總感覺“沒意思”“沒勁”“精力不足”。②自我評價低,主要是自卑感以及無助感。感覺自己腦子笨,自卑感強,自責自殘,將所有的過錯歸咎于自己,常產生無希望及無助感。對日常生活和學習喪失興趣,不愿意上學。③逐漸產生自殺觀念。輕者感到生活沒有意思,不值得留戀,想到自殺。隨著抑郁加重,自殺觀念日趨強烈,尋找、準備一些自殺方法,最后實施自殺。2.3 行為上的表現 ①情緒激動、易怒。②經常哭泣。③思維、言語遲緩,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漿糊一樣開不動了,感到腦子不能用了,學習能力下降。④運動遲滯,沖動攻擊行為。行為遲緩,不愿和周圍接觸交往,不愿外出,不愿參加平常喜歡的活動和業余愛好。少數患兒的行為表現不聽從管教、對抗父母、沖動行為、攻擊行為或違紀行為。

3 診斷

CCMD對成人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如下:①興趣喪失,無愉快感;②精力減退和疲勞感;③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④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⑤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的行為;⑦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⑧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⑨性欲減退。符合癥狀持續≥2周。

兒童抑郁癥的識別率低,診斷難度大,應參照成人抑郁癥診斷標準并結合兒童不同時期的特點予以診斷。國外總結五項研究發現,3~5歲學齡兒童主要表現為對游戲失去興趣,在游戲中不斷有自卑、自殘和自殺的表現。6~8歲兒童主要有軀體化癥狀,如腹部疼痛、頭痛、不舒服等;其他有痛哭流涕、大聲喊叫及無法解釋的激惹和沖動。9~12歲的兒童出現空虛無聊,自信心低下,自罪自責,無助無望,離家出走,恐懼死亡。12~18歲青少年更多出現沖動易激惹,行為改變,魯莽不計后果,學業成績下降,食欲改變和拒絕上學。

4 治療

4.1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對于治療兒童抑郁癥有顯著效果。在臨床過程中,使用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是治療抑郁癥急性發作的首選。此外支持治療、人際關系治療、行為療法、沙盤治療等也具有較好的療效。

4.1.1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治療師運用認知重建的方法糾正歪曲的信念,并教給患兒改善行為的技能,方法包括監督、言語的自我指導、解決問題策略、自我評估和自我加強等。

4.1.2 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假定青少年抑郁癥的產生是由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功能關系(如距離、親密或支持)所致。在家庭中不適應過程就會導致障礙。治療目的就是要通過選擇適當的互動和交往模式,重新建立一種更加適當的功能。

4.1.3 支持治療 支持治療是治療抑郁癥一種普遍的方法,其采用一般性的心理學知識,和病人談心、說理,解決病人內心的痛苦,消除病人的精神癥狀,改善其處境、態度和行為方式。

4.1.4 人際治療 該理論認為抑郁總是與失落、變動和缺乏親密性、支持性的人際關系相關,治療的重點是通過改變這些關系中病人的行為方式達到改善人際關系的目的。

4.2 藥物治療 三環類抗抑郁藥以及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對兒童抑郁癥具有較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6-07-16)

兒童癔癥

孫麗云1郭瞻予2

(1.武警遼寧省總隊醫院心理科,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摘要】 文章介紹兒童癔癥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關鍵詞】 癔癥;病因;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7185(2016)12-0017-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12.007

癔癥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包括分離癥狀和轉換癥狀。分離是指對過去經歷、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轉換是指精神刺激引起情緒反應,接著出現軀體癥狀,一旦軀體癥狀出現,情緒反應便褪色或消失,這時的軀體癥狀就是轉換癥狀。

癔癥是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該障礙在我國分類診斷系統中仍然保留,但是在ICD-10和DSM-Ⅳ中則被解離障礙和轉換障礙所代替。兒童癔癥多發生于學齡期兒童,女童多發,農村患病率較城市高,有時呈集體發作,經濟文化落后地區集體發作相對較多。

1 病因

1.1 生物學因素

1.1.1 遺傳因素 一些研究認為,癔癥與遺傳有關,父母或親屬有癔癥的家庭孩子易患病。

1.1.2 素質與人格類型 通常認為具有癔癥個性的人容易患有癔癥。通常患兒情感豐富,有表演色彩,以自我為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

1.1.3 軀體因素 認為神經系統的器質性損害具有促發癔癥的傾向。多發性硬化、顳葉局灶性病變、散發性腦炎、外傷等均可導致癔癥發作。

1.2 心理因素 現代醫學認為,癔癥是一種心因性疾病,癔癥患兒一定可以追溯到精神刺激。大多數兒童在負性刺激下急性起病,如被人打罵,被老師或家長批評,父母爭吵或離異等。

1.3 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對癔癥的影響作用較為明顯。主要表現在癔癥的發病形式、臨床癥狀等方面。集體發作、情感發作以及軀體化形式為主要表現形式。農村、教育和經濟條件較低的區域更容易產生癔癥。

2 臨床表現

癔癥的臨床表現包括精神障礙和軀體障礙。精神障礙包括癔癥性朦朧障礙、情緒爆發、癔癥性遺忘、癔癥性漫游、癔癥性身份障礙、癔癥性假性癡呆等。其中情感爆發較為常見,表現為情緒失控,如嚎啕大哭、喊叫、吵鬧不安,可伴有沖動行為、傷人、毀物等。情緒變化迅速、激烈,戲劇樣的夸張動作和表情,歷時數十分鐘,事后部分遺忘。軀體障礙包括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

運動障礙包括:①痙攣發作。受到精神刺激或暗示時發生,緩慢倒地,呼之不理。全身僵直或肢體抖動,或呈角弓反張姿勢,患兒表情痛苦,眼角含淚,一般持續數十分鐘。②局部肌肉的抽動或陣痙攣。表現為某一肌肉的抽動,癥狀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十分鐘。③肢體癱瘓。可表現為單癱、偏癱或截癱。④行走不能。坐時、躺時雙下肢活動正常,但不能站立行走,站立時無人支撐則緩緩倒地。⑤緘默癥與失音癥。不用語言而用書寫或手勢與人交流叫緘默癥;想說話但是發不出聲音,或僅發出嘶啞的、含糊的、細微的聲音稱為失音癥。

感覺障礙包括:①感覺過敏。對一般的聲、光刺激均難以忍受,輕微撫摸可引起劇烈的疼痛。②感覺缺失。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的感覺缺失,缺失的感覺可為痛覺、觸覺、溫覺、冷覺或震動覺。缺失的范圍與神經分布不一致。③感覺異常。在無外界刺激的情況下,自覺身體某部位有不舒適或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④視覺障礙。表現為失明。⑤聽覺障礙。表現為失聰或選擇性耳聾。

兒童癔癥主要涉及明顯的心理因素所導致的意識和自我身份紊亂、隨意運動或感覺系統的功能障礙,其臨床表現與成人相似。其中,各種感覺和運動障礙較為常見。感覺和運動障礙最易發生在10~15歲兒童少年,最常見的是癱瘓、肢體無力、抽搐,也可見于失語、失明等。雖然患兒出現各種感覺運動系統癥狀,但是并沒有神經系統陽性體征,其他輔助檢查也沒有器質性疾病依據。

3 診斷

①有心理社會因素作為誘因。②有下列癥狀≥1項:癔癥性遺忘;癔癥性漫游;癔癥性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癔癥性精神病;癔癥性運動和感覺障礙;其他癔癥形式。③有妨礙社會功能者。④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和其他精神疾病。

4 鑒別診斷

癔癥的鑒別診斷非常重要。因為很多癔癥被誤診,如有些器質性疾病其癥狀、體征尚未充分顯露,此時患兒性格不良或有應激因素,使癥狀帶有“功能性”色彩,易被誤診為癔癥。因此,癔癥的診斷首先必須排除器質性疾病。另外,癔癥還需要與癲癇進行鑒別。癔癥性精神障礙常有突發、突止的情況,癲癇發作多數無誘因,發作時意識不清,不避危險,過后遺忘,腦電圖有癲癇樣放電等。而癔癥性痙攣發作多在精神刺激后,在人多之處,形式多變,無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較長,無明顯的腦電圖放電。

5 治療

5.1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治療癔癥的首選方法。

5.1.1 暗示治療 暗示治療是治療癔癥最為有效的方法。臨床中醫生和患兒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言語暗示、藥物暗示、針灸穴位等。

5.1.2 系統脫敏 系統脫敏主要是誘導患兒緩慢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的焦慮、恐懼情景,并通過心理放松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治療作用。

5.1.3 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對癔癥患兒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排除精神刺激,取得支持系統的支持對患兒有積極的治療意義。

5.2 藥物治療 患兒如果有情緒問題可以配合使用情緒穩定劑,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也有一定效果。

5.3 住院治療 起病急,癥狀較為嚴重,家庭護理難的患兒可以住院治療。住院治療有利于減輕患兒家屬的焦慮,使醫療手段盡快實施。但不宜久住,因為他們可能通過觀察其他患兒的臨床表現而習得其他癥狀。

5.4 預防復發 癔癥是一種較易復發的疾病,對于兒童要力爭一次治愈,以免遷延一生。預防的措施有:①盡快解決或淡化精神刺激因素,提高對挫折的耐受性,正確面對困難;②改變兒童以自我為中心的家庭模式,教育患兒的父母及其親屬避免對其過分寵愛,對某些不正當的要求應予以拒絕,避免對兒童的不良暗示;③培養兒童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多與同學接觸;④對于偏遠、教育文化落后的地區加強文化教育,普及健康常識是預防癔癥一項有力的措施。

(收稿日期:2016-07-16)

R742

A

1672-7185(2016)12-0012-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12.004

2016-07-16)

R742 【文獻標識碼】 A

猜你喜歡
病因治療診斷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醫病因
基層中醫藥(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視疲勞病因及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電視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高通量血液濾過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2:39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淺談豬喘氣病的病因、診斷及防治
信息技術與傳統技術在當代汽車維修中的應用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免费黄|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99人体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欧美亚洲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1国内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狠狠干| 欧美精品导航|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88av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一区成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日本影院一区| 91精品小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2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国产精选自拍|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91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屁屁影院|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国产久操视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欧美高清国产|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亚洲午夜综合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爽爽视频|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一区成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538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天天色综合4| 538国产在线| 91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