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紅王玉璟馬秀嵐
作者單位:1.110032 沈陽,沈陽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耳鼻喉科;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耳鼻喉科
?
學齡前兒童聽力及中耳功能篩查
張東紅1王玉璟1馬秀嵐2
作者單位:1.110032 沈陽,沈陽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耳鼻喉科;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耳鼻喉科
【摘要】文章從國內外報導的有關學齡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病狀況及聲導抗的檢測方法等文獻進行總結分析。學齡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兒童期最常見的多發病,是引起兒童聽力損失的主要原因,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聽力及中耳功能篩查具有重要意義。聲導抗檢查在中耳功能的檢測中具有快速、客觀、準確的優勢,適合在幼兒園中進行普遍篩查,是學齡前兒童健康體檢中發現聽力及中耳功能異常的有效方法,應定期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聲導抗聽力篩查。
【關鍵詞】分泌性中耳炎;學齡前兒童;篩查;聲導抗檢查
有關調查顯示,80%的學齡前兒童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發生過咽鼓管功能障礙并伴發有傳導性聽力下降病史[1]。20%~30%的學齡前兒童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引起中耳粘連,甚至形成膽脂瘤,造成聽力下降,嚴重者可影響兒童語言發育。學齡前兒童重度以上耳聾易被家長發現,但輕、中度聽力損失卻易被忽視,特別是當患兒的雙耳有一側聽力正常時可長期不被察覺[2]。故對學齡前兒童定期進行聽力及中耳功能篩查非常必要。通過篩查,早期發現有聽力損失兒童及與聽力損失有關的疾病,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對保護兒童中耳功能和有效聽力,減少聽力殘疾對兒童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學齡前兒童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由于生理和解剖方面的原因,兒童發生咽鼓管阻塞及功能障礙、上呼吸道及鄰近器官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而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較高。國外研究發現[3],1~5歲的健康兒童中15%~40%有中耳滲液,大約90%的學齡前兒童患過分泌性中耳炎。Chen 等[4]調查了3 013例3~6歲兒童,發現中耳炎的患病率為9.82%。丁怡冰等[5]篩查了18 401例1~7歲兒童,發現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為8.95%。研究顯示[6],山東省濱州市2~7歲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為6.25%。趙艾君[7]對湖北省仙桃市10 560例3~6歲兒童的調查發現,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為9.12%。張東紅等[8]對沈陽市1 006例學齡前兒童檢查發現,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為4.08%。上述研究顯示,學齡前兒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較高的患病率,由此引起的聽力及中耳功能異常問題較為普遍。
在現代聽力學領域中,聲導抗測試對分泌性中耳炎診斷占有重要地位。聲導抗是一種客觀、敏感、有效的檢查方法,在以前的報道中,Nozza等[9]指出,需要制定一個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標準,以便指導臨床診斷、療效判定和篩檢。聲阻抗測試通常用來鑒別分泌性中耳炎,并幫助科學研究和臨床診斷。聲阻抗測試可以通過鼓膜切開來最后確診中耳積液。美國社會健康協會(ASHA)制定了聲阻抗測試的相關標準,包括峰補償靜態聲導納值(Ytm)和鼓室圖寬度(TW)。暫時的陽性標準是Ytm <0.2 mmHo或TW>150 daPa。ASHA指出,不同的人群必須用不同的標準。鼓室聲導抗檢查對預測分泌性中耳炎者有無中耳積液具有重要價值。其基本原理是當各種原因造成咽鼓管功能不良時,中耳氣體被吸收而形成負壓使鼓膜內陷,鼓室導抗圖峰壓點向負壓移位,鼓室圖由正常的A型轉為負壓型C型;當咽鼓管持續阻塞,鼓室負壓加大出現滲液,聽骨鏈活動受限,鼓室導抗圖由正常型轉變為平坦型B型,或低峰型As型,一般認為B型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線。商瑩瑩等[10]編譯的美國嬰幼兒聽力評估指南中指出,兒童聲導抗測試的目的用于評估中耳功能和聽覺通路的完整性,評估是否存在中耳炎和其他中耳異常。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借助一些儀器設備可進行學齡前兒童聽力和中耳功能篩查,目前國內因尚未得到廣泛重視而未普遍開展。聲導抗是一項檢查外耳和中耳功能的客觀測試,在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上具有很好的靈敏性和特異性。采用聲導抗檢查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聽力及中耳功能篩查,不需要兒童的配合、檢查結果客觀準確、耗時短暫、操作迅速、費用低,有利于篩查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一些城市已經開展聲導抗篩查,黃石市對1 005例學齡前兒童進行聲導抗聽力篩查,發現2歲組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為20%,5歲組為13.5%[11],學齡前兒童聽力及中耳功能異常問題較為普遍。昆明市對497例學齡前兒童的檢查顯示,鼓室異常圖檢出率為14.65%(B型曲線為1.76%,C型曲線為12.89%)[12]。沈陽市采用美國GSI38聲導抗儀對4 028例幼兒園兒童進行測試,3~6歲兒童中,B型曲線占4.11%、C型曲線占19.57%[13]。通過詢問病史,這些患兒中除少數有說話聲音大、看電視時喜歡大音量外,大部分患兒都無自覺癥狀和不適,家長和幼兒教師也未發覺異常。這些兒童經過篩查發現有分泌性中耳炎后均給予及時治療,否則他們其中的部分兒童則會導致不可逆性聽力障礙。因此,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常規聽力篩查非常必要。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耳悶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疾病,學齡前兒童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自覺癥狀多以耳阻塞感或悶脹感為主,可伴有耳鳴,病初可有輕微耳痛,由于此病的不適感輕,患兒常不會向家長訴說,早期不易被發現。當患兒出現明顯注意力不集中、對聲音反應遲鈍等聽力損失表現時才被家長和老師發現,但是,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1~4歲是幼兒言語發育的關鍵時期,分泌性中耳炎多反復發作,對患兒的聽力影響較大[14]。如果分泌性中耳炎不能得到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可能對患兒的語言發育、生活和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可出現學語遲緩或言語退化,嚴重者可致耳聾,語言能力差者需要配助聽器進行語言訓練,給患兒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負擔。通過篩查,早期發現有聽力損失兒童及與聽力損失有關的疾病,并給予相應的治療,對保護兒童中耳功能和有效聽力、減少聽力殘疾對兒童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聽力保健應引起社會的重視,聽力測試檢查應納入兒童體檢的常規項目。婦幼保健機構應對托幼機構保健醫生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基本的聽力篩查技能,可采用聲導抗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聽力及中耳功能篩查。有條件的地區應每年對學齡前兒童進行聲導抗聽力篩查,以早期發現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聽力損失的疾病,并進行早期治療,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Rosenfeld RM, Culpepper L, Doyle KJ,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lin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y, 2004, 130(5 Suppl): S95-118.
[2] Anteunis LJ, Engel JA, Hendriks JJ, 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validity of parental reporting in the detection of otitis media and related hearing impairment in infancy[J]. Audiology, 1999, 38(2): 75-82.
[3] Williamson I.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 Clin Evid, 2003(10): 612-620.
[4] Chen CH, Lin CJ, Hwang YH, et al. Epidemiology of otitis media in Chinese children[J]. Clin Otolaryngol Allied Sci, 2003, 28(5): 442-445.
[5] 丁怡冰,王美玲.學齡前兒童兒咽管炎與滲出性中耳炎發病近期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13):119.
[6] 張鵬,王延飛,蒲章杰,等.山東省濱州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9,7(4):369-370.
[7] 趙艾君.仙桃市部分學齡前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病率調查[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5,23(3):312-314.
[8] 張東紅,王玉璟,馬秀蘭.1 006例學齡前兒童聲導抗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4,21(19):34.
[9] Nozza RJ, Bluestone CD, Kardatzke D,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iddle ear effusion by aural acoustic admittance and otoscopy[J]. Ear Hear, 1994: 15(4): 310-323.
[10] 商瑩瑩,王素菊,倪道鳳.嬰幼兒聽力評估指南[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4):442-444.
[11] 丁海峰,劉維榮,馬晶,等.黃石市學齡前兒童聲導抗聽力篩查結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17(4):384-385.
[12] 劉杰,趙春華,徐秀蓮,等.聲導抗技術篩查幼兒園兒童聽力結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1):100-101.
[13] 張東紅,王玉璟,馬秀蘭.沈陽市4 028例幼兒園兒童聲導抗聽力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4):410.
[14] Martines F, Bentivegna D, Di Piazza F, et al. The point prevalence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among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Western Sicily[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0, 267(5): 709-714.
婦 幼 保 健
收稿日期:(2015-07-27)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1-0032-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1.015
【中圖分類號】R76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