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雄 洪碧琪 郭海威 鐘禮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
?
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驗案一則
胡偉雄洪碧琪郭海威鐘禮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廣州510405
【摘要】黃芪桂枝五物湯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方由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五味藥組成,功用益氣通陽,調暢營血。筆者跟師得見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產后缺乳,取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黃芪桂枝五物湯;產后缺乳;臨床應用
產后產乳極少,甚至全無者,不能滿足哺乳的需要,稱為“產后缺乳”,中醫又稱“產后乳汁不行”、“乳汁不足”、“產后乳無汁”等[1]。《諸病源候論》列有“產后乳無汁候”認為其病因系“既產則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經血不足”使然。臨床上多用中藥或其他輔助療法治療。筆者跟師得見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產后缺乳驗案一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病例資料
患者李某,女,25歲,2015年9月17日初診。訴產時出血較多,產后10余天,乳汁稀少。患者兩乳無脹感,伴頭暈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無華,乏力懶言,納谷尚可,大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雙側乳腺彩超檢查示雙側乳腺未見明顯異常。證屬營血虧虛,乳汁生化乏源。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20g,桂枝9g,白芍15g,熟地黃1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生姜3片,大棗5枚,甘草3g。每日1劑,水煎服。服上方5劑后,乳汁增多,乳房有脹感,頭暈心悸減輕,飲食增加。7日后復診,上方又進3劑,乳汁明顯增加,已能正常喂養嬰兒,諸癥悉除而告痊愈。電話隨訪,患者未出現不良情況。
2討論
產后缺乳是常見的產后病,其主要病機一為化源不足,二為瘀滯不行。主要原因有氣血虛弱、肝郁氣滯、痰濁阻滯。其中以氣血虛弱、肝郁氣滯比較常見。《傅青主女科》論治產后缺乳著眼于“氣血”,虛則補之,實則疏之,“陽明之氣血自通,而乳亦通矣”又謂:“乳汁之化,原屬陽明,然陽明屬土,必得肝木之氣以相通,始能化成乳汁。羞憤成郁,土木相結,又安能化乳而成乳汁也。”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乳汁的通與不通與肝脾息息相關。《景岳全書·婦人規》云:“婦人乳汁,乃沖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為月水,上則為乳。”婦女產時失血較多,亡血傷津,耗氣傷血,氣血虛弱,營衛俱虛,乳汁化源不足。治療上應該以補氣養血,溫經通絡為主,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方中黃芪、白芍、當歸雙補氣血,桂枝、穿山甲、王不留行溫陽通絡下乳,生姜辛溫、疏散風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溫陽補血,以助黃芪、桂枝之功;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使氣血充足,乳汁自生。同時提醒患者注意哺乳期的調護,加強產后營養,保持心情舒暢,維護氣血和調,保證乳汁生化運行正常。
參考文獻
[1]羅頌平,談勇.中醫婦科學[M].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21.
作者簡介:胡偉雄(1993-),男,漢族,廣東陸豐人,本科,醫學學士,研究方向:中醫學,E-mail:914034876@qq.com
(收稿日期:2015.12.23)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4-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