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彤 傅 天 張會茹
?
認知干預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王彤傅天張會茹
摘要目的:探討認知干預對改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選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等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認知干預,評價兩組患者SAS及SDS的測評結果。結果:試驗組SAS及SD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改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心理狀態中應用認知干預能夠獲得明顯的效果,有助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關鍵詞冠心病;認知干預;焦慮、抑郁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2.01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容易導致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影響人體血流通暢,最終誘發心臟缺血而導致心絞痛,臨床復發率及死亡率較高;并且該病程病程緩慢,具備間斷性發作的特點,給患者家庭造成較大的負擔[1]。由冠心病誘發的抑郁、恐懼及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對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我院對收治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開展認知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3年9月~2014年9月,選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男46例,女40例。年齡36~82歲,平均年齡(58.4±4.6)歲。將其隨機等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治療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認知干預,具體操作如下:(1)健康教育宣講。在患者入院時候,護理人員需要一對一地向患者介紹關于冠心病的系統知識以及基礎知識并發放宣傳冊,促使患者可以掌握及了解,再進一步詳細介紹涉及疾病的基本原理、治療方法及治療目的,將用藥方法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每周 1 次宣講,教育內容不斷地交叉重復,經過多次宣教,讓患者和家屬深入了解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在此過程中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增進護患信任。(2)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飲食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維生素,及養成飲食習慣,同時需要鼓勵患者多堅持散步、慢跑以及深呼吸等運動方式,促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復體能。(3)創建良好的支持環境。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相關的注意事項,并且得其家屬的理解及認同,適時糾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心理狀態及行為,降低其心理壓力同時指導患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以分散其對病痛的注意力以積極的心態,理性地看待疾病[2]。
1.3觀察指標出院前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每位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態進行測評。SAS評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嚴重。SDS評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嚴重。調查問卷發放86份,均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為100%。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2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前SAS及SDS的測評結果比較 (分,±s)
3討論
冠心病患者有負面心理比如憂郁、不安、急躁等都可能會提高疾病的發生率導致病情加重,對后期治療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3],而患者的性格、處理方式和對社會認知等這些因素都會可能影響患者產生的不良心理。所以,在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工作中應注重對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考慮,健康的心理可促進患者的病情得到快速康復。
健康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是讓患者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使其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糾正其以往不好的生活習慣,最大化減少或去除影響健康的不良因素,從而提升患者自身對健康的重視。實施認知干預活動不僅可以加大患者對疾病危害同疾病作用機理的認知,而且還可強化患者對疾病的預后治療形成全面正確的認識,從而增強患者主動想要回歸社會的信心[4-8]。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認知干預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方面獲得了更好的效果,SAS及SDS測評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改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心理狀態中應用認知干預方式能夠獲得明顯的效果,有助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值得臨床上普及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冬蘭,潘慧芳,郭玉英.心理疏導在化療患者中的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0):113-114.
[2]王金燕.評價健康教育聯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0):32-33.
[3]任啟芳,史菲菲,胡紅艷,等.健康教育對糖尿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7):1092-1093.
[4]唐彩艷,鄒月香.聊天式教育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3):1500.
[5]陰雪.臨床評估健康教育聯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1):385-386.
[6]楊春艷.健康教育聯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效果評價[J].中國處方藥,2014,12(10):119-120.
[7]張亞芳,劉海娟.心理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4,17(12):2065-2068.
[8]駱玲.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對冠心病伴焦慮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5(1):100-101.
(本文編輯馮曉倩)
Effect of cogitive intervention on the ment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ANG Tong,ZHANG Hui-ru(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050000)
FU Tian(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050200)
Abstract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state.Methods:September 2013-September 2014 sele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nxiety,depression of the 86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iven cognitive intervention and evaluation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AS and SDS of evaluation. Results:Test group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anxiety,de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in appli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results,help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overcome the disease.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Cogitive intervention;Anxiety;Depression
收稿日期:(201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