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藥應用·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313例臨床分析和腦血管側支循環的變化
李其峰吳靜汪蘭榮
(山東省定陶縣人民醫院,274100)
近年來,我國腦梗死發病率隨人口老齡化及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每年發病患者130萬~150萬,居世界第二位[1],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該病發病重,進展快,病因病機復雜,治療無特效藥物。我院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313例,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第2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2],應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的313例為治療組,應用脈絡寧注射液治療的271例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入院時行頭顱CT、頭顱CT血管成像、顱多普勒超聲檢查,6個月后行頭顱CT、頭顱CT血管成像、顱多普勒超聲復查。治療組男性171例,女性142例;年齡41~92歲;合并高血壓278例,冠心病243例,糖尿病87例,慢性支氣管炎56例,高血脂268例。對照組男性141例,女性130例;年齡38~79歲;合并高血壓226例,冠心病208例,糖尿病62例,慢性支氣管炎49例,高血脂193例。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用相同治療:20%甘露醇脫水;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口服1次;腦細胞保護劑等。
治療組加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4 d為1個療程。
對照組應用脈絡寧注射液20 mL,加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4 d為1個療程。
治療結果
療效判斷標準[3]。基本痊愈: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46%~90%;進步: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18%或增加<18%;惡化,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增加>18%。
治療組313例,基本痊愈60例(19.2%),顯著進步131例(41.9%),進步106例(33.9%),無變化10例(3.2%),惡化6例(1.9%),總有效率94.9%。對照組271例,基本痊愈28例(10.3%),顯著進步63例(23.2%),進步60例(22.1%),無變化102例(37.6%),惡化18例(6.6%),總有效率55.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別顯著(P<0.01)。治療6個月后行頭顱CT、頭顱CT血管成像、經顱多普勒超聲復查,治療組313例中腦血管側支循環出現或增加256例(81.7%);對照組271例中腦血管側支循環出現或增加136例(50.2%)。兩組相比差別顯著(P<0.01)。
討論
腦梗死發生后,腦梗死中心周圍存在一個缺血邊緣區,尚存大量可存活的神經元,存在側支循環,此時若血流迅速恢復,腦損傷及神經元的功能仍能恢復。但腦部缺血亦引起細胞膜去極化和突觸前興奮性遞質大量釋放,導致細胞外液中的Ca2+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內鈣超載,導致細胞內大量的自由基生成,細胞產生不可逆的損傷[4]。及時溶栓、降纖治療都已證實為有效的治療,并能減少不可逆損傷的發生,降低肢體功能缺損的發生。但因其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及嚴重的并發癥(包括臟器的出血),就醫時錯過治療時機,或因用藥風險而不接受治療,有可能增加死亡及致殘率,此時采用內科保守治療,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改善腦缺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是一種重要的積極治療措施。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由丹參、川芎藥材提取精制而成,其成分是丹參素、川芎嗪。丹參素可改善微循環,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滯度,改善血液流變性,恢復微循環障礙等[5]。丹參素可擴張腦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氧耗量,抗氧化,抑制自由基產生及減輕腦缺血缺氧的再灌注損傷,抗血小板凝聚和解聚,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及活血化瘀等[6]。川芎嗪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鈣拮抗降低血液黏度,減少細胞內鈣超載,抗脂質過氧化,加速血氧自由基的清除[7],同時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川芎嗪能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8],抑制黏附分子表達,抗缺血腦組織再灌注損傷等。本資料中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有緩慢溶栓作用,促進缺血的腦組織再灌注,降低血黏滯度,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功能,促進纖溶活性,使栓塞腦血管再通,使缺血壞死區的功能恢復,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通過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能改善脂肪代謝紊亂,改善凝血纖溶功能,可對腦卒中危險因素進行干預,從而有效降低腦卒中危險。抑制血小板解聚,從而促進腦血流量顯著增加,降低血管阻力,迅速逆轉腦缺血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近年研究發現,腦梗死發生后,在不能使用溶栓、降纖治療時,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故在治療急性腦梗死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腦動脈的側支循環包括三級,一級側支循環為Willis環,二級為眼動脈和軟腦膜側支,三級為新生血管[9]。腦血管閉塞后,腦供血不足,三級血管逐級開放。丹參素可擴張腦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腦動脈的側支循環形成[10]。臨床觀察,一、二級側支循環腦血管閉塞后可開放,三級腦動脈的側支循環6~36個月形成。側支循環形成的多,腦梗死恢復好,無側支循環形成的,恢復差或不恢復。
參考文獻
[1]王霞,張靜.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0):70-71.
[2]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2.
[4]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9.
[5]李家幫,高鵬翔.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78.
[6]陳艷輝,崔云濤,許英.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老年腦梗死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3):115-116.
[7]王艷.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療,2014,33(11):128,130.
[8]陳華杰.低分子肝素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臨床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24):3730-3733.
[9]王洪坤,姜振潑,宋玉強,等.頸內動脈閉塞患者臨床表現與側支循環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J].山東醫藥,2013,53(13):5-7.
[10]軒文平.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3,26(2):407.
(收稿日期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