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臍橙
四川省大竹縣中醫院,四川 大竹 635100
我國小兒推拿發展現狀及前景思考
王臍橙
四川省大竹縣中醫院,四川大竹635100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梳理我國小兒推拿發展的歷史,歸納小兒推拿的發展現狀,得出制約小兒推拿發展的因素,并結合當今醫學發展現狀,思考我國小兒推拿的發展前景,為今后小兒推拿的臨床研究及普及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兒推拿;現狀;前景
小兒推拿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最早的小兒推拿專著是明代的《小兒按摩經》,又名《保嬰神術》,收錄于楊繼洲1601年著成的《針灸大成》,標志著小兒推拿從民間技藝上升為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學科從此走上獨立發展之道[1]。小兒推拿在明清時期得到了蓬勃發展。然而,進入近現代,由于西方醫學的引入及快速發展,使整個中醫事業舉步維艱,推拿及小兒推拿的發展同樣停滯不前。新中國成立至今,小兒推拿的發展出現了一些起色,但是其發展依然十分緩慢。為此,我們必須認清當前小兒推拿的客觀現狀,努力尋找制約小兒推拿發展的各種因素,并從多方面入手進行解決,以促進小兒推拿的良好發展。
1我國小兒推拿發展現狀
1.1流派眾多,技法各異小兒推拿流派是指世代相傳,具有自身特色和風格的關于小兒推拿的理論體系及操作技能的群體。為此,得到公認的有以下流派:湘西小兒推拿流派、小兒推拿三字經流派、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和馮氏小兒捏脊(積)流派等。因流派不同,流派之間的學術思想及技法特點各不相同。如湘西小兒推拿流派的學術思想是取穴之本勿忘五經,配穴之要勿忘精要,推治始終勿忘開關。技法特點是擺動為主,頻率均勻;輕快柔和,以數為度;推揉為主,拿按次之;旋推為補,直推為泄。而小兒推拿三字經流派的學術思想是辨證論治,突出主穴,隨方加減;重視純陽,以清見長;重脾胃,調中土,消補結合;培土生金,后天養先天。技法特點是取穴少,善用獨穴;推時長,頻率快;上推為補,下推為泄;較大小兒配合臟腑點穴[1]。
1.2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小兒推拿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李冬梅等[2]認為,小兒推拿還存在臨床作用機制研究非常缺乏、補瀉方法不明確等問題。雖然小兒推拿是推拿學的重要分支,但是小兒推拿的理論、手法、穴位又不同于成人推拿手法。小兒推拿具有點、線(如前臂的三關、六腑)、面(如手指指面的脾、肝、心、肺、腎)的特點。由于小兒推拿穴位大多有集中于前臂,因此無法全部用經絡理論來解釋其作用機制,加之現階段臨床作用機制研究較少。因此,小兒推拿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明確,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1.3特定穴位,眾說紛紜小兒推拿中常用穴位的數量、位置及功效眾說紛紜。《小兒推拿廣意》由清代熊應雄編輯,全書共3卷,上卷詳論手法,對小兒手足45個特定推拿穴的主治一一介紹[3]。我國現存最早的小兒推拿專題文獻《秘傳看驚掐筋口授手法論》總結了元代以前的推拿成就,論述了特定穴的定位和操作,書中記載了 60個按摩穴位,穴位分布主要以上肢、下肢多見,而胸腹、腰背少見,手法名稱收錄12種,其中2種復式手法[4]。據考察古籍,最后確定小兒推拿穴位總共247個,經穴奇穴75個,特定穴位172個。其中38個穴位“同穴異名”,20個穴位“同名異位”,4個穴位“同名異穴”[5]。從特定穴位的數量及位置上看,各個名家眾說紛紜。
1.4辨證論治,標準不一中醫根據四診辨證,在臨床中廣泛運用。但是,目前小兒推拿在臨床中,缺乏辨證論治的統一標準。魏鑫[6]認為目前小兒推拿在辨證論治的過程中具有主觀隨意性。臨床研究中,各個醫師都是根據自身經驗,實施辨證論治。然而,由于每個醫師經驗及認識上的差異,容易導致辨證得到的證型不同,因此論治的方法也可能相差甚遠。辨證論治不規范,缺乏統一的標準,從而難以保證小兒推拿的療效。
2制約小兒推拿發展的因素分析
2.1難以推廣的技法“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一門完整的學科,應該是理、法、術的完美結合,因而要振興小兒推拿,發展與完善其基礎理論勢在必行[7]。因我國小兒推拿流派眾多,技法各異,在臨床中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及治法治則,加上社會對其認可度低,推廣舉步維艱。目前,小兒推拿在推廣中都是以地域性流派為主。雖然流派之間加強了交流,但是各個流派自身的技法特征還是各有千秋。各個地域性流派難以用其獨有的理論、技法讓人們信服,從而導致其難以在各類醫院中廣泛開展。這是制約小兒推拿推廣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約小兒推拿發展的主要瓶頸。
2.2難以開展的試驗許世雄等[8]已經對成人推拿有了實驗研究。但是小兒推拿相關實驗研究至今未見報道。小兒推拿的試驗難以開展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國獨生子女廣泛存在,加上小兒病情變化迅速,病情難以掌握,父母很難同意將自己的患兒拿做不確定的治療性試驗。其次,小兒推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學院校,缺乏專業的小兒推拿研究機構。最后,因小兒推拿穴位主要集中在前臂,需要選取與人類生理結構較為相似的靈長類動物作為實驗對象。缺乏經費的醫學院校難以負擔選取這類動物的昂貴經費。
2.3難以量化的標準小兒推拿無論從刺激時間、刺激頻率及刺激量上都難以達到統一的標準。因小兒的特殊性及操作者的認識的差異,容易導致小兒推拿的刺激時間、刺激頻率及刺激量產生很大的差異。操作者對推拿的力度及方向的掌握更是迥然不同。因此,難以對小兒推拿手法的操作產生客觀的檢測及評價,達到統一的量化標準。
3發展前景思考
小兒推拿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為小兒疾病的防治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小兒推拿的發展面臨很多困境,如技法難以推廣、試驗難以開展和標準難以量化等。針對我國小兒推拿面臨的以上困境,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統一診治標準,加強理論研究。針對我國小兒推拿辨證論治標準不一的狀況,統一標準乃為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聯合社會各界積極完善小兒推拿辨證施治的統一標準,并綜合各個流派的理論及技法特征,確立各種小兒疾病的治療方案,并加強理論研究。從而為小兒推拿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第二、加大政策扶持,提供資金保障。政府應該不斷加大政策及資金的扶持。目前,我國小兒推拿研究機構及流派比較零散,各地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小兒推拿研究機構政策及資金扶持,促使各研究機構及流派完善對小兒推拿穴位及功效的整理,加強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并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從而為我國小兒推拿的不斷發展提供政策及資金保障;第三、培養專業人員,增強社會認可。隨著世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小兒推拿的認識將逐步加深。我們要讓小兒推拿無痛苦、無副作用及療效顯著的特點被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民眾充分重視。相關機構也應該加強小兒推拿培訓,培養小兒推拿專業從業人員,增強人們對小兒推拿療效的認可。從而推動小兒推拿在我國的廣泛推廣,促進小兒推拿事業與產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廖品東. 小兒推拿學[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19.
[2] 李東梅,戴翥,楊芝仙,等. 小兒推拿現狀分析[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3,36(4):50-51,54.
[3] 李燕寧,楊配力,吳金勇. 小兒推拿發展史略[J]. 北京中醫藥,2009(2):142-144.
[4] 顧曉旭,李軍,頡旺軍. 小兒推拿文獻學術發展探析[J]. 中醫外治雜志,2012(6):53-54.
[5] 于娟. 中醫小兒推拿穴位初探[J]. 中醫文獻雜志,2009(1):13-15.
[6] 魏鑫. 小兒推拿現狀及研究方向思考[J]. 光明中醫,2009(3):492-493.
[7] 謝元華,李忠龍. 對按摩推拿學基礎理論的思考[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17(3):5-6.
[8] 許世雄,計琳,王慶偉. 中醫法推拿對血液流動影響的數值研究[J]. 應用數學和力學,2005,26(6):694—700.
Thinking on the Statuo Quo and Prospect of Child Massage in China
WANG Qicheng
Dazhu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zhu 6351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combing the infantile tuina development history,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infantile tuina,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 massage,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today,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infantile massage in China,for the future clinical research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antile tuina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Key words:Children;Massage;The status quo;Prospects
作者簡介:王臍橙(1986- ),男,碩士研究生,康復醫學治療技術初級師。研究方向:沖擊波療法、軟組織徒手療法。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8-0137-01
(收稿日期: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