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漸文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之一,主要幫助小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并能夠讀和寫,這是他們學習語文知識和認識世界的基礎,不過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需要解決。筆者主要針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作分析研究,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實施對策,希望能夠提升識字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 識字教學 ? 現狀 ? 對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37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部分,漢字傳承著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資源,而且在新課程改革中大力強調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提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多運用一些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主要現狀分析
1.識字任務繁重,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求小學生不僅要認識漢字,還會正確寫出漢字,認識常用漢字三千五百個,能夠寫出來的為三千個,這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來說識字教學任務繁重,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任務也十分重,同時,教師還需培養他們對漢語文字的熱愛之情以及使用習慣。
2.漢字自身原因,漢字的結構較為復雜,僅在造字法方面就有形聲、會意、指事和象形等,而且還具有大量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量較大,再加上多義、同音和形近等復雜情況,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一接觸學習語文知識就面臨著大量的生字,對于他們來說學習難度較大,而且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提升。
3.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普遍識字水平較低,寫字能力較差,容易出現錯別字,由于生字較多,認識之后的漢字也容易遺忘。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差,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尚未完全形成,認識生字的速度較為緩慢,識字量嚴重不足,教師與家長都十分著急,從整體情況來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二、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質量的對策
1.將抽象漢字符號具體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由于不少漢字都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教師可以將部分抽象的漢字符號變得具體化,充分利用形聲造字的方法,從直觀形象思維出發,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識字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小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不斷促使他們體驗到認識漢字的樂趣,只有這樣,低年級小學生才能夠主動識字、樂于識字。例如,在進行漢字“水”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象形文字“水”,讓小學生認識,當他們腦海中產生“水”的形象時,然后使用線條勾勒出“水”的輪廓,在心中產生“水”的印象,之后再寫出水字,并標上拼音,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加強學習印象,并且記憶深刻,像“火”“木”和“山”等漢字,教師都可以采用此種識字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2.在游戲過程中認識漢字。游戲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是他們的天性,游戲也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形式,而且他們的表現欲望與模仿能力較強。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使用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認識生字,與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相比,更具生機、活力和樂趣。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常見的識字游戲有詞語接龍、猜字謎和找朋友等,比如,在猜字謎游戲中,小學生在認識漢字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例如,在學習“默”字時,教師可以使用字謎:一只黑狗,不叫不吼;再如,在學習“拿”字時,可以使用字謎: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以此開展識字教學更具趣味。
3.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小學生性格比較活潑純真,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有待提升,為有效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小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興趣。常見的情境教學法包括故事情境、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一些生字融入到具體的故事情境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和學習漢字;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然后認識漢字;而生活情境更為常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部分真實的生活情境,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結合,拉近識字教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教學變得具有生活化色彩,而小學生能夠釋放學習壓力,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漢字,以此提升識字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4.運用實物調動多種感官。在小學低年級教育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事物難以理解,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開展教學活動,把一些較為抽象、復雜、難以理解的漢字通過實物方式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以此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理解和掌握漢字。通過實物開展識字教學,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多個感官,包括視覺、觸覺和嗅覺等,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漢字的質量。例如,在進行“桃”字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把實物“桃子”帶到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近距離的觀察,或者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關于“桃”的圖片,包括桃樹、桃花等,提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得積極主動,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效果也會有效提升。
5.密切聯系生活,靈活識字。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不少教學內容都源自實際生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能夠接觸到大量的漢字,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識字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發現生字、學習生字、感受生字和使用生字,同時鼓勵他們隨時隨地地自主認識漢字。比如,在書店中有大量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和兒童刊物,在超市購物時,可以認識各種商品的名稱和說明書等。在識字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應從課堂教學走向實際生活,指導小學生轉變角度學習漢字。例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把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貼上漢字標簽,在見到或使用時都可以學習上面的文字,通過日積月累,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識字量;也可以鼓勵他們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在了解課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認識更多的生字。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學應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根據他們的具體學習情況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充分聯系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靈活運用多種科學合理的識字教學方法,幫助他們認識和掌握更多的漢字,逐步提高其語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田立英.如何開展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5(30):66.
[2]張鳳雪.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果的方法與途徑[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4):121-123.
[3]王建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90.
(責編 ?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