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朋衛 朱 旭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河北 保定 071028
?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研究
徐朋衛朱旭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河北保定071028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個人收入不斷增加,部分收入較高的群體開始尋求更加高效的資產管理方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應運而生,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起點低、發展緩慢,理財業務的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本文從推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對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現狀分析
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概述
個人理財業務簡單的說就合理分配錢財,使其實現效益最大化并不斷增值的過程。目前我國銀行、證券、保險跟國外相比雖然還處于分業經營階段,沒有實現混業經營。然而其個人理財的核心是一致的。個人理財就是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與風險偏好打理好客戶的資產,盡力去降低其對于未來資產貶值的擔心。我國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定義,是指商業銀行理財專家,根據不同的客戶業務要求,通過向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管理、投資金融資產的方案,并在指定范圍內代其辦理相應的理財業務,使客戶達到以增值、保值、流動性、安全性等為目的的一種新興個人金融業務。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素質的、專業化的理財顧問非常匱乏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顧問中掌握期貨,債券、保險、基金等綜合金融業務的人才比較匱乏,大部分理財師只了解單一領域的知識,并不能完全做到有效的將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組合在一起,對宏觀經濟政策的把握不準確,因此對理財產品價格趨勢的分析不夠準確,到不達客戶所要求的預期。
(二)我國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缺乏創新性
第一,品種匱乏的銀行理財產品缺乏綜合性的理財服務。第二,當前,國內各家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市場,增強自己的品牌意識,開發琳瑯滿目的理財產品,但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源自于相互模仿,理財產品同類化現象非常嚴重,缺乏創新,品牌效應較弱。
(三)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營銷存在一定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金融市場還沒有實現混業經營,雖然理財產品琳瑯滿目,但由于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個人理財業務涉及的金融領域比較單一,信托、保險、證券等領域還有待開發。
(四)個人理財業務存在隱性風險
第一,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系統性風險。由于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系統性風險的存在,銀行不能及時兌現其對客戶承諾的收益。第二,個人理財業務也存在著潛在的法律風險。現階段,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在法律監管方面尚不完善。第三,銀行和客戶間的信息不對稱,存在嚴重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第四,銀行系統的缺陷和從業人員的失誤給個人理財業務帶來較大操作風險。
三、推進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引進全新的服務模式
第一、完善理財中心建設。盡快完善基礎理財和全能理財中心,建立以初級理財產品營銷為目的的基礎性個人理財產品,主要為潛在客戶提供基礎的理財咨詢服務,建設位置以銀行或大型金融機構附近為主。第二,引進培養專業理財人員。結合國內外理論研修,實務操作和理論培訓相結合,完成對專業理財人員的培養,降低操作性風險。第三,樹立優質的品牌服務,商業銀行作為服務型組織機構,必須強化業務人員的服務意識,以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歸屬感。同時過樹立優質的品牌服務來樹立一個負責任、講誠信的社會形象。
(二)完善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體系
第一,完善的個人理財業務的法律體系和監管制度,體現現代金融監管理念,平衡效率優先與安全穩定的關系,兩者統籌兼顧。第二,建立健全的信用評價體系,全面掌握客戶信息。加強政府引導作用,在政府引導下,建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全國性的信用評價體系,實現客戶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同時組建一個內部信用評級體系小組,全方位完善客戶信用評級體系。第三,預防個人金融服務市場風險管理和防范管理市場風險。業務之間建立有效風險隔離帶。在后臺商業銀行在中央結算處應設立一個嚴格賬戶管家,分離專有資本賬戶和金融資本賬戶,建立風險防范體制。
(三)開發特色業務,進行產品創新
產品開發策略。個人理財業務歸根結底還是“以人為本”,在進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時也要從這一根本出發,將服務客戶與商業銀行自身的發展戰略結合在一起,通過市場細分,為不同的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產品組合策略,商業銀行為客戶推薦個人理財產品時不僅僅局限于一種,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將不同的理財產品進行組合,實現最優化;產品品牌策略,商業銀行在幵發理財產品的同時要注重理財產品的品牌效應為銀行發展所帶來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劉珊.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探討[J].價值工程,2013(2):118-120.
[2]張建琴.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4).
[3]梁敏芳.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策略研究[J].金融經濟,2011(10).
[4]莒娜.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2.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0-0289-01
作者簡介:徐朋衛(1991-),女,河北邢臺人,河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在讀;朱旭(1992-),女,江蘇徐州人,河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