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麗 杜凱彤
1.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網絡“刷單”現象的解決方案
——如何對刷單進行法律規制
楊佳麗1杜凱彤2
1.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2.吉林大學臨床醫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網絡刷單現象也日趨普遍。電商過度刷單擾亂了正常的網絡交易秩序,應該被禁止。我們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探求解決途徑。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絡“刷單”;解決途徑
一、通過完善立法、行政、司法途徑推進電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首先,在立法上,將《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引入電商市場。明確規定各種違背公平競爭、公平交易的情形及其法律后果,并在相關指導性案例與司法解釋中予以完善。還應進一步規定第三方交易平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所負擔的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義務和責任,使制止刷單有法可依,有明確法律可依,違法必究。
其次,在行政上,對電子商務市場進行與實體市場類似的行政干預。首先應明確行政干預的具體范圍,其次應明確政府將進行何種手段的行政干預以遏制刷單維護電商市場秩序,最后將研究重點放在具體措施上,聯合第三方交易平臺對刷單團體進行打擊、對進行刷單的商家、監管不力的部門、實施刷單的刷手團隊進行不同程度的行政處罰。
最后,司法上,通過司法途徑懲戒數額較大、影響惡劣深遠的刷單行為。針對規模特大、對正常市場秩序造成巨大威脅的刷單行為和團體,針對第三方交易平臺嚴重不作為或放任刷單的行為和團體,深入探究其進入司法程序的必要性、對網絡市場的懲戒性和有效性。
二、通過建立第三方信用管理機構來消除“刷單”
該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國家某機構設計并扶持一個第三方信用機構,將我國所有中小型企業與電子商家統一到一個管理體系中,為中小型企業與電子商家提供一系列電子商務服務的信用管理工具。評價體系由兩部分構成:
(一)積分
通過構建電子商務網站的信用評價體系,以備案、信息核實、年限、評價、統計、授信、榮譽、CA、口碑作為影響因素,用公式計算評分。
(二)信用等級與證書
審核通過后,商家會得到管理機構給予的信用評級以及網站信用等級證明,其他企業或用戶可以根據證書上的備案號,登陸管理機構的網站,查詢該商戶詳細信用信息。
三、運用新興技術篩選刷單行為
(一)借鑒Twitter的zipkin——分布式調用監控系統
Twitter已經做出zipkin應對同類型的行為,應用分布式調用跟蹤系統,對交易日志進行梳理和排查。電商平臺數量眾多的分布式服務器構成,當一個交易請求發過來后,會經過多個業務系統并留下足跡,但是這些分散的數據對于問題排查,或是流程優化都幫助有限。對于這么一個跨線路的交易,匯總收集并分析海量日志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能做到追蹤每個請求的完整調用線路,收集調用線路上每個服務的數據,計算性能數據和比對性能指標,甚至在更遠的未來能夠再反饋到服務治理中,這就是分布式跟蹤的關鍵步驟。
(二)引入其他先進技術
對于一段時間內交易量突然增加的商家進行監控。第三方交易平臺應該掌握各商家的交易記錄圖像,對各商家交易量做出可能性評估,除特殊情況如節日特價,大客戶訂單等提前備案外,對于交易量激增的電商暫停其交易功能,進行交易排查,確定其交易行為沒有違反相關規定再解除限制。
對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供的線上交流軟件相關字眼諸如“刷單”等進行屏蔽。對于交易雙方當出現相應敏感詞匯諸如“虛假交易”等彈出相應法律法規和處罰條款進行警示。
四、通過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來規制“刷單”行為
電子商務的流動性和隱蔽性、稅務部門獲取信息不足以及與傳統征稅方式不適應的特征使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不完善,這也是導致電商因可以逃避交稅而進行虛假交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試圖通過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制度進而從源頭上消除“刷單“行為。
(一)修改和完善現行法律,明確電商的交稅的義務
在電子商務稅收立法中,要根據稅收法律制度受到電子交易沖擊的不同情況,具體考慮他們的修訂、補充和完善。目前國際國內并沒有提出真正可行的新稅方案,現行各稅種均未包括電子商務條件下的交易行為與收入。因此要對現有法律補充有關電子商務的條款,將不同性質的交易行為與收入納入現行規定。同時要采取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通過電子發票的方式來消除刷單
紙質發票是國家納稅的憑證,然而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買家需要主動向店家索要發票,而消費者一般不會索要,這就造成了大量的偷稅漏稅,也助長了“刷單”的行為。我國《網絡發票管理辦法》規定了稅務機關對網絡發票的管理,但是仍對發票的申領、開具、納稅等事項的規定存在缺陷。
為解決該問題,首先,應建立電子發票制度,在相關法律、法規中確立電子發票的法律地位,明確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其次應制定電子發票管理辦法,對電子發票的申領、開具、傳遞等做出嚴格規定。從而使每一筆交易都對應電子發票,既方便稅務機關的管理、國家稅收的全面化,也可以讓賣家通過利益衡量從而杜絕“刷單”行為。
(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監管義務
第三方交易平臺作為廣大商家的經營平臺,具有管理、規范電商的義務。因此,第三方交易平臺有義務監督第三方交易平臺對每一筆交易開具電子發票,并按時納稅。從而讓每一筆交易都有據可循,讓消費者有途徑可維權,給電商一個公平良好的交易平臺,給消費者一個安全、自由的交易環境。
[參考文獻]
[1]嚴梓丹.淘寶網刷單現象調查報告——網絡購物中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J].法制與經濟,2015(11).
中圖分類號:D922.2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219-02
作者簡介:楊佳麗(1994-),女,漢族,河北秦皇島人,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