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妍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大學生網絡購物及權益保護現狀、問題對策研究
韓佳妍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本項目將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網絡購物情況進行調查,總結出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特點,影響網絡購物行為的主要因素,網絡購物主要存在的問題、網絡購物遭遇的維權困境、網絡購物缺少的法律保障等主要問題。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發(fā)現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建議。旨在通過本次調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網絡購物情況,進一步了解當代大學生網購中所體現的消費態(tài)度及消費心理,從而正確指導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為,總結出大學生在網絡維權上的薄弱之處,有針對性地提出針對大學生權益維護的可行建議,進而提出對法律法規(guī)完善的部分現實性建議。
關鍵詞:網絡購物;大學生;權益保護
近年來,網絡購物以其省錢、省力、省時、商品種類齊全及購物方式不受限制等優(yōu)點成為了當下非常普遍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對電腦和互聯(lián)網情有獨鐘、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已成為網絡購物主力軍,大學生引領著社會消費的趨勢及潮流。但是在大學生享受網絡購物種種優(yōu)勢的同時,也不得不面臨著一些風險。在目前尚不完善的網絡交易法制環(huán)境下,買方的權益不可避免地受較多侵害,更別說尚顯稚嫩的大學生,付款安全問題、售后服務及網絡維權等種種問題不斷呈現。
在購買原因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是因為節(jié)省時間、價錢便宜等原因進行網購,這樣的購物原因并不是十分妥當。大多數人的網購頻率集中在1-2個月一次,這與大學生特定的生活規(guī)律有著相當的關系。在付款方式的問題上,我們了解到,大部分人使用的是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第三方的平臺,也不鮮有人使用貨到付款的這種付款方式。然而,在對證據保留方式的調查中我們得知大部分人沒有保存證據這一習慣,這樣的事實反映出了現在大學生的維權意識不夠完善,網上防范意識缺失等問題。除此以外,在面對在網上遭遇騙局這種問題上,48%的人選擇了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然而對于去網絡平臺的投訴機構進行投訴這一做法反而少有人問津。網購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成為主流的購物形式,其中卻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而在我們提及對網絡購物機制的建議時,大家普遍認為提高商品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在線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下要緊的問題。
(一)大部分人網購的原因缺乏理智
在對網購原因的選擇中,方便、快捷的確是網購優(yōu)于去實體店進行商品挑選的一種方式,但是選擇過于盲目,迷信價格便宜、節(jié)省時間的想法也不可取,這會極大的損害我們作為消費者的權益,進而助長虛假網站、虛假商家的不良之風。
(二)對于支付信息的安全無法得到有利的保障
在支付安全方面,一直是網購的人群非常擔心的問題,因為觸及的是客戶的直接利益,在支付寶等軟件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后,這類問題仿似得到了解決,但是付款安全一直存在著種種問題,付款后商家不發(fā)貨的退款問題,在第三方軟件上泄露個人銀行卡密碼,伴隨著更多的是很多虛假商家借此騙取個人信息,意圖進行欺詐、詐騙等。
(三)對個人購物證據保存不足
在調查中我們能明顯的發(fā)現大部分人沒有保存證據這一習慣,然而,當我們真的遇上維權困境,需要借助投訴平臺進行維權的時候,沒有證據,會使我們陷入非常困窘的地步。
(四)遭遇欺騙,解決方式不理性
根據調查的顯示,當網購遇到欺詐的陷阱時,大部分同學會選擇通過自己與商家直接進行理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然而這一方法并不是十分理智,當遇上虛假商家時,一方面,可能我們想要找人已經找不到,另一方面,既然這樣的商家存在,肯定是做好了與我們理論的準備,我們沒有后臺機構的力量去解決爭端卻已經付款完畢,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五)物流配送過程存在瑕疵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在網購著整個過程中,雖然,風險的高發(fā)時段是在網絡平臺運作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但是物流配送也是網購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的問題同樣不可小覷,調查中發(fā)現,物流配送中,多出現的問題是商品的損壞情況,這樣的故障,物流公司推脫是商家發(fā)貨問題,商家推脫是物流問題,也是因為沒有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使得夾在中間的消費者白白蒙受著損失。
(一)了解需求,謹慎購買
在網上購物同現實中進行購物相同,只不過我們了解商品信息的途徑不同而已,對于商品的選擇要慎重,我們要結合自身的需求和需要,去購買滿足自己真正需要的產品,要確保是出于自身需要而不是盲目跟從、盲目消費的心理促使我們去消費,在購買之中也要慎重的去選擇信譽度高,評價好的店鋪進行消費。
(二)關于支付安全的問題
我們盡量去選擇貨到付款的方式,但是現實原因,很多情況下會對付款方式有制約,這時,我們在選擇了正確的、可靠的、信譽度高的商家的基礎上,要去選擇大眾的支付第三方的平臺,像支付寶、財付通這樣具有影響力和大眾選擇性的第三方付款平臺,相對來講,其內部機制比較完善,由于使用人群較廣,根據大眾的選擇性可以確認其安全系數也是比較高的,而且因為是知名、專業(yè)的平臺,一旦出現權益爭端也不會發(fā)生找不到控訴對象這種情況。
(三)遇到爭端,利用正確有效的方法解決
在網絡購物過程中,我們一旦遇到爭端,建議大家采取最正確、有效的方式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自己去與商家理論,不能說這是一個不理智的辦法,但是事實證明并不是十分有效,一旦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損害,如果遇到明事守法的商家可以進行協(xié)商解決是最好的,但是不乏會有無良商家對所作所為推卸責任至使消費者權益受損,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能一味的靠協(xié)商去解決問題,而應該去網站專門的投訴機構投訴,一方面,投訴機構是專門的管理機構,對于打擊網絡非法運營有著權威性和良好的經驗,另一方面,投訴機構更是具備著后臺操作這樣我們普通人所不具備的資源的條件,便于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網絡交易的安全。
(四)保存相關消費證據
在我們要樹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同時,事實中,更是要注意對消費證據的留存,在我們要去投訴機構進行投訴的時候,勢必要提交相關證據,以便為有關部門解決爭端提供依據,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收集、保留對自己維權有利的證據和信息,那么不僅會給有關部門為消費者維權帶來困難,更是難以達到維權目的。在網購的過程中,訂單號要注意保存,這樣就可以了解商品來源,物流單號要保存,這樣就可以時時了解商品的配送情況,在購買的時候,去店面記錄下商家的詳細信息,以便了解店鋪的相關信息,如果與商家在購買商品之前進行過協(xié)商,那么要保存好與商家的交談記錄。這樣就可以為我們進行維權提供有力的證據。
(五)完善網上法律法規(guī)
網絡是一個與現實同步的虛擬平臺,因為其特有的優(yōu)勢,現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所以網絡安全不可忽視,在2016年的3.15打假日中,發(fā)現了很多網上的虛假店鋪,這給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極大的侵害。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也向相關的部門提出建議,完善網上的法律法規(guī),希望可以構建一個網絡購物的監(jiān)督機制,在店鋪的注冊和經營過程中起到決定性的監(jiān)督作用,使每一家店鋪的透明度和真實度得到保障,對有違反網絡安全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店鋪在經營和發(fā)展的領域中要給予限制以做懲戒。
[參考文獻]
[1]杜和平.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09(8).
[2]呂婕.大學生網絡購物的新變化及營銷策略[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9(8).
中圖分類號:D9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4-0172-02
作者簡介:韓佳妍(1994-),女,漢族,遼寧朝陽人,大學學歷,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團學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