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莘縣縣委黨校,山東 莘縣 252400
?
創業要實: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根本要求
張麗
莘縣縣委黨校,山東莘縣252400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边@句話既是對歷史的總結,又是對現實的警示,更是對全黨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要求。毛澤東曾說過:“政策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备骷夘I導干部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變革社會,創造歷史的關鍵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古人云:“道雖彌,不行不至?!眲摌I不實,再美好的藍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關鍵詞:創業要實;新常態;深化改革
一、創業要實的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一)創業要實是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新常態”是2014年的一個熱詞,它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重要的論斷。新常態就是已發生或者預計要發生的、注定要成為比較清晰、穩定的新形態,這樣的新形態可以說是一套新理念、新秩序、新規模結構、新體制機制。習近平提出的“新常態”,主要是對經濟領域而闡述的,但又絕不限于經濟方面。經濟新常態是當今中國最鮮明的特征,適應經濟新常態,既要擔起責任,解決迎面而來的各種問題,又要抓住機遇,順勢而為,以實干促轉型。
(二)創業要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打開了新局面,也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問題、阻礙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阻礙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都更加迫切的倒逼我們進行著更加徹底的改革。改革的時間表卡的越來越緊,改革的攻堅難度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經進入深水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泵茉酱?,問題越多,越需要各級領導敢于擔當,勇于自我革新,敢于打破部門利益的阻撓,勇于打破現有體制機制的條條框框。各級領導干部要做改革的實踐者、推動者,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逢開山路、遇水搭橋”的闖勁,“啃硬骨頭、涉深水灘”的干勁,大力推進既定改革舉措的實施,開創改革新局面。
(三)創業要實是提振精神狀態的有效手段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狀態好,容易調動人的全部潛能,激發人的全部動力,更有成效的工作和創造。同樣,強大政黨需要強勁精神的支撐。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現實考驗,全黨必須時刻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昂揚向上的創業斗志。
二、創業要實的基本內涵
(一)務求實效,創造實績
創業要實的目標是求得實效,做出實績。實效實績是創業行動的客觀結果,也是檢驗創業成效的客觀標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是目的和結果相統一的。實踐目的是人們從事活動所追求的目標,它作為主觀的理想性存在。實踐結果是外部世界中以客觀形式實現了的主觀目的,它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在對象世界中的現實統一,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存在物。
(二)重在落實,貴在實干
創業要實的關鍵是投身社會實踐,重落實,重實干。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中這樣寫道:“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于認識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動?!睂嵺`是最硬的標準,我們的社會主義道路走的怎樣,我們的事業發展的怎么樣,最重要靠事實來說話。習近平強調落實是“執政為民”的責任、目標、基石、關鍵、保障、考驗。落實應當成為廣大黨政領導干部不可推卸的責任,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創業要實的前提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性是其物質性,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它的存在和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世界的物質性原理是正確的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的理論基礎。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人們要想做到認識正確,就必須堅持在一切活動中做到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認識和改造事物。
三、踐行創業要實的基本要求
(一)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
習近平強調:“做好為民辦實事工作,關鍵在于用好的作風來辦好事,用實在的項目來辦實事?!鼻笳鎰諏嵤寝q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好共產黨人應具備的政治品質。什么時候求真務實堅持的好,黨的組織和干部隊伍就充滿朝氣和活力,黨和人民的事業就能順利發展。求真務實是貫徹落實各項舉措、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強化敢于擔當的責任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為政之道,貴在實干,其中“勤政務實”和“敢于擔當”就是領導干部真抓實干、善抓落實的高度概括。習近平指出:“決策部署作出以后,對廣大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來說最重要的莫過于求真務實、狠抓落實?!鳖I導干部只有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抓出實效,才能善作善成,不辱使命。
(三)保持敢闖敢試的精神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當今中國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然而,改革是一場革命,我們必須以敢闖敢試的精神,沖破思想禁錮,打破條條框框,不斷探索試錯,始終走在中國前列,走在時代前列。
作者簡介:張麗(1983-),女,漢族,山東莘縣人,本科學歷,畢業于中共中央黨校,莘縣縣委黨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黨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