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周 淼
小兒不合理用藥剖析
張晶周淼
文章介紹小兒用藥中的不合理現象、原因及改善對策。
不合理用藥;小兒;現象;原因;對策
當今亂用藥的現象司空見慣,影響百姓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就是不合理用藥[1]。不合理用藥導致我國每年大約有3萬名<14歲兒童受到不同程度的藥物損害[2]。由于小兒血腦屏障及器官發育不健全,肝腎解毒、排毒功能及肝藥酶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因此不合理用藥可能會致病、致畸,甚至導致死亡。現將小兒不合理用藥現象歸納如下。
1.1 抗生素的濫用
1.1.1給藥劑量不準確 目前,兒童專用藥品數量少,兒童用藥規格單一,藥物劑型欠豐富,使得我國兒童用藥安全成了問題[3]。此外,藥品說明書上兒童用法用量常常會標明“小兒慎用”或“小兒酌減”字樣,臨床上多憑借醫生臨床經驗或體重、體表面積推算小兒服用劑量都是不科學的,容易引起毒性反應。
1.1.2給藥頻次不合理 注射用頭孢呋辛鈉,一般都需要給藥>3次/d。但是目前部分兒科醫生更趨向于給藥1次/d。主要原因是家長不愿意讓兒童一日多次來門診輸液。
1.1.3給藥途徑不合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藥物會損害皮膚周圍組織,甚至中毒。新生兒肌內注射量過大或反復注射,易造成注射部位硬結,影響下肢功能。
1.1.4用藥療程不合理 家長在給抗生素過程中,往往看到兒童癥狀消失即停藥。其實這時候病原體只是被抑制住了,沒有被完全殺死,停藥可能導致病原體復發,需再次給藥。這樣容易導致細菌對藥物耐的受性增加,只能加大藥物劑量治療,而加大劑量又會引起小兒藥物毒性反應,導致惡性循環。
1.1.5聯合用藥不合理 聯合應用阿米卡星和阿奇霉素毒性增強,導致兒童聽力更易受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腸溶膠囊與抗生素合用,可減弱前者對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1.1.6發病原因不明使用抗生素 小兒感染性腹瀉多為輪狀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反而會導致二重感染。
1.2退熱藥的濫用 小兒感冒發燒,家長為了孩子好得快,常給小兒服用兩三種藥物(如泰諾林、白加黑、速效傷風膠囊),但這些藥物都含有同一種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導致服藥過量,造成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傷。其主要原因是家長更多關注藥品的商品名,并未注意到幾種藥都含有相同成分,導致重復用藥。
1.3激素類藥物的濫用 兒童疾病較重,有時候需要口服激素類藥物。家人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如親戚、朋友、網絡等,這些來源缺乏專業背景,家長還特別信賴,不遵從醫生的意見,擅自停用激素,導致小兒體內激素水平極速下降,細胞快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1.4營養保健品的濫用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持小兒生長及調節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質,但家長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因為長期擅自盲目服用也會影響機體平衡,造成維生素在體內蓄積過多而中毒[4]。例如引起惡心、嘔吐等毒性反應可能是由于過量補充微量元素鋅造成的;也有報導補碘引起碘中毒事件[5];預防佝僂病時,小兒服用過多維生素D滴劑,致使血鈣濃度增高。
1.5藥物與糖同吃 大多數口服藥物都有強烈的苦味,因此家長給小兒服藥時常吃糖來減輕苦味,其實不然。健胃藥小兒散的苦味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如果同時服糖,會影響藥效作用,達不到治療作用;糖中鈣、鐵元素易與藥液中的蛋白質和鞣酸結合,藥物有效成分沉淀、變性,不僅影響小兒藥物吸收,還會威脅小兒健康。
1.6小兒使用成人藥品 目前我國兒童藥品緊缺,我國藥品中>98%無兒童劑型[6]。臨床醫生在選擇藥品進行治療時,多通過問診了解患兒年齡、體重、癥狀輕重程度,憑借臨床經驗將成人劑量調整成小兒劑量后給兒童使用,不僅容易造成兒童服藥劑量不準確,誘發藥物不良反應,還容易造成藥品的大量浪費[7]。例如洋地黃類藥物地高辛,小兒服用時最小劑量可以為1/20片,這時家長很難正確分割,服用劑量難以保證。如果服用劑量不夠,起不到治療作用,而超量則產生毒性反應。
1.7頻繁換藥 少數小兒癲癇持續狀態的發生是由患兒家長在治療過程中隨意更換抗癲癇藥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患兒家長害怕長期服藥有副作用而隨意更換藥物,還有就是患兒家長心情急迫,恨不得馬上藥到病除,吃了一兩天不見效就自行換藥。這些都是由于患兒家長對癲癇病因、病程、癥狀及抗癲癇作用一知半解造成的,沒有遵從醫囑用藥。
1.8中成藥的不合理應用 中成藥優勢在于良好的安全性,但是兒科臨床應用上藥物過量、用藥配伍不當等現象仍較常見。很多家長喜歡用板藍根顆粒預防小兒感冒,但過量使用會傷及小兒脾胃,及引起皮疹、四肢麻木等過敏反應。
當今小兒不合理用藥現象仍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1醫生方面 兒童用藥規格不全、劑型少,多數兒科醫生只能憑借臨床經驗用藥,劑量掌握不準,影響藥物的合理應用;兒科醫生每天接診患兒多,工作重,不能詳細詢問患者病史,而且小兒不會訴說自己的病情,檢查不配合,這些都給對疾病診斷增加難度,也會造成不合理用藥;部分醫師受利益驅動,便宜藥就能解決的疾病卻使用進口藥、貴重藥進行治療。
2.2患兒家長方面 家長愛子心切,希望快速治愈孩子的病,不遵從醫囑,擅自加大劑量,導致小兒毒性反應;對醫生不信任,盲目迷信偏方、進口藥、廣告,并不了解患兒疾病病因、病程、藥物的藥理作用導致不合理用藥。
兒童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兒童的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幫助,如何才能杜絕或減少小兒不合理用藥呢?
3.1國家方面 增加兒童藥品生產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加大對兒童藥品生產企業的財政資金及臨床科研支持,真正研發出適合我國兒童服用的具有多劑型、多規格的各類新藥;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生待遇,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醫生的行列中,增加每名患兒診查時間,醫生有更充足的時間詢問病史及查體,診斷也會更加明確,也能減少不合理用藥。
3.2醫生方面 臨床醫生要不斷學習國外最新臨床指南,深入研究藥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禁忌證等,積極參加醫學學術會議,增加知識的廣度及深度,減少不合理用藥。
3.3藥師方面 藥師要加強處方審核,及時和醫師溝通,對不合理用藥拒絕調配,避免造成不合理用藥;每周開設合理用藥講座,讓更多家長了解藥物的作用機制、適應證、服用方法、不良反應等常識,減少不合理用藥。
3.4醫院方面 醫院可以通過走廊宣傳板、微信、專家講座、答疑解惑等講解醫學知識,使患兒家長掌握如何合理用藥,降低濫用藥物的危害。
醫務工作者應該重視小兒不合理用藥情況,盡量提高自身認識,將不合理用藥降到最低,最大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
[1] 邱繼紅.小兒不合理用藥現狀分析及對策[J].兒科藥學雜志,2007,13(6):28.
[2] 胡忠金,向四國,陳木揚,等.左氧氟沙星治療AECOPD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亞太傳統醫藥,2012,8(4):89-90.
[3] 馬立新,劉霞,謝峰,等.目前兒童用藥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醫院藥事,2012,16(2):45-46.
[4] 陳金花.合理選擇藥物及時用藥停藥[J].浙江臨床醫學,2003,5(4):320.
[5] 何金生.兒童嚴重碘中毒1例[J].中華兒科雜志,2001,34(4):255.
[6] Wang L. The safety in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for children[J]. J Pediatr Pharm, 2009, 15(5): 1-4.
[7] Yan SZ, Shi WZ, Zhao ZG. Review of hospital pharmacy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Drug Evaluation, 2010, 7(8): 53-56.
R17
A
1672-7185(2016)09-0044-03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9.017
2016-05-23)
110032 沈陽,沈陽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