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水 袁 芳
江西省贛州市委黨校,江西 贛州 341000
?
試論法治中國建設視域下農民法治意識的培育
于水袁芳
江西省贛州市委黨校,江西贛州341000
培育農民法治意識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農民的法治意識的強弱決定著中國的法治能走多遠,為此要從多視角推進農民法治意識的培育,助推法治中國建設。
培育;農民;法治意識
法治中國建設是當前中國社會的重大目標任務之一,占有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能否樹立堅實的法治意識,直接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穩定及國家法治化建設的進程,對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現實意義。
(一)不太懂法
首先,農民對法律知識了解不夠,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大事是對物質層面的基本需求,對政治層面的國家法律缺乏興趣。盡管有普法教育,但多數農民只對與自身有關的涉農法律法規保持認知的主動性,對其他法律卻較冷漠。其次,農民的權利義務觀念不清,對法律的認知僅停留在義務層面,對權利及保障知之甚少。
(二)不夠守法
在一些農村,農民不清楚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言行游離于法律的邊界,沒有法律概念,有利就堅持,無利則反對,甚至走極端。近年來,因矛盾糾紛等引起的農民違法犯罪案件率呈上升態勢,這嚴重威脅農村社會和諧,阻礙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三)不會用法
第一,長期以來,農村處理矛盾糾紛深受“人情文化”的傳統影響,而法律起的作用很小;第二,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農民不愿用法,情愿采取“私了”來處理,加之部分執法者有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現象,這極大降低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弱化其用法信心;第三,事實上尋求法律途徑需耗費的高訴訟成本也極大稀釋其用法意識。
(一)主觀因素
1.存在“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一些人抱著“法律不會處罰多數人”的錯誤想法,放縱自己參與違法活動,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2.存在“信官不信法”的偏激心態。一旦糾紛產生,一些人會竭盡全力尋求“官員”出面解決,對法律表現出疏遠排斥,從而阻礙內心法律意識的形成。
3.存在“避免訴訟”的阻礙觀念。當出現矛盾沖突時,一些人會寄希望于“人情關系”求得和解,盡量避免訴訟,因此也阻礙其內心法律意識的形成。
(二)客觀因素
1.重實體宣傳輕程序教育。以往的普法教育側重對實體法的宣傳,忽視對程序法的教育,導致當農民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懂如何通過法律途徑實現自身合法權利,這導致農民只重結果是否正義,而不懂“正義要實現,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的實質所在。
2.重義務教育輕權利宣傳。一直以來,普法教育更多是把防范違法犯罪放在首位,在宣傳內容和對象上多以刑法教育為主,強調守法義務,缺乏如何運用法律捍衛自身權利。這種宣傳內容灌輸下的農民法律意識沒有真正培養起來,沒能達到法律宣傳的根本目的。
3.重宣傳教育輕實踐體會。目前為普法而普法的現象較為普遍,只求形式效果不佳,農民很難參與到法律程序中去,普遍缺乏法律實踐。由于在一些重大事項中,農民沒有用心參與或親身參與,不能理解法律的內容和精神,也達不到普法目的。
(一)進一步加快農村市場經濟發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大力發展農村市場經濟是農民法治意識提高的必要前提。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助推農民解放思想,幫助其深化對市場運行的規則和國有法律的認識。其次,市場經濟中的利益驅動和競爭機制使廣大行為主體對象的活力增強,使其充分參與政治經濟生活,增強法律意識。再次,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促使其更有底氣訴諸法律解決問題。
(二)進一步推進農村民主政治進步
第一,各地農村要根據地域文化、歷史傳統等,按照法定程序制定適合本村村規民約,并嚴格執行。第二,必須保障農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村民自治過程中,農民參與民主選舉的過程,也是村民實現自身權益、深化法治信仰的過程。第三,必須有效地實現農民的政治參與和拓寬農民政治參與的渠道,不斷鼓勵引導其參加村民會議,加強村務監督管理,選舉人大代表等,增強農民民主法治意識,推進農村民主進程。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法治機制體系
要健全農業和農村方面的立法,使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保護農民的基本權益。要嚴格規范農村依法行政,最大程度減少損害法律公正和農民利益的現象。要完善農村法律服務體系,建立法律服務站和咨詢點,為農民提供法律咨詢與法律援助。
(四)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教育事業
要不斷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多建圖書館、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保障農民的文化活動。要進一步提高農民法治意識,從思想、內容、手段等方面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其實效性,使法治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把法治精神、法治觀念傳遞給每一位村民。要積極組織開展廣場舞、秧歌隊等豐富多彩的農民文化活動,通過提高農民文化素質進而帶動農村文化發展,促進農民法治意識提高。
D920.0
A
2095-4379-(2016)27-0100-01
于水(1987-),女,漢族,吉林永吉人,江西省贛州市委黨校信息網絡處,助教,研究方向:政治理論;袁芳(1972-),女,漢族,江西南康人,江西省贛州市委黨校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