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杰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
論清真食品立法
——建立體系化的清真食品法律規范
徐杰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西安710063
隨著清真食品在全國普及,清真食品行業監管日益嚴重。清真食品涉及民族問題,處理不好會引發民族矛盾。我國現在并沒有統一的《清真食品管理法》,各地方立法也各自為政,相互矛盾。考慮到清真食品行業現狀,我國急需建立一套由中央到地方,體系完善,協調配合的清真食品法律規范。
清真食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立法法
(一)清真食品概念
清真食品,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規定所稱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生活習慣生產、加工、儲運、銷售(以下簡稱生產、經營)的食品。”①
(二)清真食品發展
清真食品最早是隨伊斯蘭教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傳入中國,那時大食國“始遣使朝貢”,中西兩大國開始了正式政治性往來②。伊斯蘭教將飲食提高為教義律條。所以清真食品是伊斯蘭教的顯著特征。有史料記載——“不食豬狗驢馬等肉,不拜國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③
清真食品傳入中國后,不斷與中國本土飲食相融合,形成了新特色。改革開放后,我國人口流動加速,少數民族人口的散居化分布趨勢日漸加劇。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人口也在全國范圍內流動。帶動了清真食品的傳播和發展。
(三)清真不真
在清真食品發展的同時,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由于清真食品獨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制作方法和食材選用也要求特殊。但隨著清真食品遍布全國,這樣的要求就不能得到滿足。非穆斯林對于伊斯蘭教的宗教傳統和飲食習慣缺乏內心認同。而這些非穆斯林在從事清真食品行業時,不會按照清真食品制作的要求去執行,由此產生“清真不真”。我國各地已經出現多起清真食品衛生安全事件。不僅然亂了食品市場的穩定秩序,形成食品安全威脅。更是成為影響民族團結和穩定的X因素。
行業想要得到長足發展,必須要有與之相配對的行業標準和法律制度。清真食品行業也不例外。以下將對我國清真食品行業的立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以期對完善我國清真食品行業法律體系有所幫助。
通過從中央到地方,從上位法到下位法的結構層次來梳理我國在清真食品行業的立法,分析其法律體系是否完備,發現問題,并提出完善意見。
在國家法律層面,從效力最高的《憲法》到《民族區域自治法》,僅有原則性規定,只具有指導性意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只寬泛的規定了維護消費者權益,不能妥當的適用于清真食品行業。④《食品安全法》對食品行業做了總括的規定,也當然適用清真食品行業,但《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無法細致的規制清真食品行業,我國所欠缺的是一部單行的清真食品行業管理法。在法律之下,國務院也未制定類似《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的行政法規。這使得清真食品行業在國家立法層面存在著缺漏。
在地方,各省市區出臺了有關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的條例規范。如《甘肅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青海省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條例》、《蘭州市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等⑤。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制定了本地方的清真食品管理法規。基本實現對于本地清真食品行業的規范管理。
但因為缺乏全國統一的清真食品管理規范,各地在清真食品立法過程中,對清真食品的界定、執法監管方式等方面規定不統一,甚至矛盾對立。同時,地方性法規、規章效力較低,缺乏法律強制保障,執法效果必然有折扣。
缺乏國家立法,各地方法規之間缺乏協調,未能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這也是清真食品監管制度化、規范化一直未能實現的根本原因⑥。
毫無疑問,對清真食品體系化立法勢在必行,此處所講的立法指的是一套體系完整,層次有序,從中央到地方不同位階和效力等級的立法。
《立法法》中規定了各級立法機關的立法權限以及法律法規的位階和效力。其中第七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第六十五條規定國務院有權制定行政規范,其范圍“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同時,對于地方立法權限,《立法法》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情況下,制定地方性法規”。
在法律層面,《食品安全法》對我國的食品行業做
了總括的規定,已沒有必要再制定單獨的《清真食品法》。且考察清真食品行業實際現狀和未來發展之后,也未到制定單行法律的程度。
按照《憲法》及《立法法》所規定的法律效力體系和清真食品行業地位,清真食品立法最高的效力等級該是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事項包括“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還有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名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清真食品監管涉及經濟、衛生和少數民族事務方面。《立法法》第六十五條賦予了國務院在自己行政管理職權事項內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在清真食品法律體系中,國務院行政法規處于核心地位。其作用不僅在于制定最高效力的清真食品立法,更在于統一指導和規范各地方的清真食品立法。因此,應當首先讓國務院制定出效力及于全國的《清真食品管理條例》。
鑒于清真食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各地在清真食品立法中也存在差異。清真食品雖然遍布全國,但在各地區分布存在明顯差別。西北五省是中國清真食品發源地,也是回族等伊斯蘭民族聚居地。這一地區清真食品分布廣泛且最正宗,是本地人的日常飲食。這一地區清真食品立法尤為重要。應當在不違背國務院《清真食品管理條例》前提下,結合當地的風俗、飲食習慣和民族特性。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清真食品地方法規。北方地區以及少數南方省份清真食品流傳較廣,但并未像西北五省那樣成為民眾的日常飲食。這些地方在制定本地清真食品管理法規的時候,更多地考量加強行業監管和地方管理,在《清真食品管理條例》之下進行細化,加強法律規范的可操作性;最后,大部門南方地區,由于環境和飲食習慣差異,清真食品并不流行。并沒有清真食品立法的迫切性和現實需求。在國務院出臺《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的前提下,沒有必要再單獨制定本地的清真食品管理法規。
希望通過以上分析和建議,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法律體系,有效地規制我國清真食品行業,促進清真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這也不僅關乎清真行業本身,更是涉及到整個食品行業的規范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
[注釋]
①<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第二條.
②<舊唐書·高宗本記>、<舊唐書西戎傳>及<冊府元龜>卷970.
③杜佑<通典·邊防九>.
④李自然.試論我國清真食品管理立法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思考[J].寧夏社會科學,2010(5).
⑤喇延真.全國清真食品管理法規制定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2008(4).
⑥侯斌.清真食品管理制度探索[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09(1).
[1]阿依加瑪麗·吐遜.我國清真食品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馬建勛,洪生偉.我國清真食品法規與標準研究[J].STANDARD SCIENCE,2010(5).
[3]李自然.試論我國清真食品管理立法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思考[J].寧夏社會科學,2010(6).
[4]趙忠龍.論清真食品的法律保護[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0(3).
[5]侯斌.清真食品管理制度探索[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09(1).
[6]陳燕玲.論穆斯林特色食品中的“清真”與“特色”——兼論清真食品立法的必要性[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09(2).
D922.16
A
2095-4379-(2016)27-0187-02
徐杰(1991-),男,四川人,西北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