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希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200237
?
我國公務員財產公示的現實問題與對策建議
周希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200237
本文將詳細分析我國公務員財產公示的現實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進我國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相關法律的建設,以防止腐敗行為。
公務員;財產公示;現實問題
隨著人民參政意識提高,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時常受到廣大民眾的重視,就目前而言,許多國家均已穩定實施財產申報公示制度,但我國的財產申報制度受到多方面現實問題的限制,以致一直無法真正將制度落實。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相關配套設施
面對廣大公務員群眾的改革壓力,若缺少合法的制度,在實施財產公示制度時將受到極大的阻力。國家曾提出“裸官”,控制其配偶子女財產情況,并明確規定黨員的個人事項中應包含配偶子女的投資、住房等財產情況的政策,但這些政策終究沒有配套的法律,所以缺少強制性作用。而且我國也缺少相應的財產公示理論,并受到憲法提出的公民隱私權的限制,對于公務員的財產是否在隱私權范圍內,也尚未有明確的規定。可見,我國的行政法治監督體制存在缺陷,缺少系統化的法律制度。
(二)民主憲政理念薄弱
主權在民理論是建立在社會契約論的基礎上。而政府是人民為保障自身財產、生命安全而建立的,政府的權力是人民的賦予的,其只擁有部分權力,并不具備絕對的權威。簡單來說,政府的權力服務于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因此,公共意志雖然體現出公務員的權力,但相對應的,人民必須掌握自身的權力,這樣才能對政府公務員的權力進行監督和限制,才能避免發生職權濫用、腐敗現象,以確保人民主權的地位。
(三)既得利益群體的抵觸
任何法律制度的誕生,都不會使所有人均獲得利益,有時還會導致部分人群的利益受損。我國公務員的權力分布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體系,整個官員系統具有高度集中的權力,作為國家政策的制定方,官員的財產公示制度的實施遇到極大的阻力。我國人民對富人普遍帶有一種另類的仇視情結,有時仇視程度過高,甚至會使人民做出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而這在一定程度阻礙財產公示工作的展開[1]。
(一)建立健全財產公示制度的相關法律
其一,官員灰色收入的界定。公務員的灰色收入是屬于其權力伴生的不正當收入,對此,國家應有針對性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用于界定官員收入的合法性,而在界定過程中,可以根據官員對不符合實際收入的財產解釋的合理性,以此判斷其是否存在違法行為。無法合理解釋高于收入的生活水平,都必須進行檢控[2]。
其二,建立相對獨立的受理機關。我國尚未有健全、完善的財產公示制度體系,一般都是由申報人所屬的人事部門、組織部門負責受理財產的申報公示,監督方面缺少權威性和獨立性,監督效果較低,因此我國在制定相關法律制度的同時,還應建立獨立的受理機關,保證財產公示過程的高效性、有序性。
(二)健全、完善現有公務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的環節
申報、審核、公示、責任追究四個環節構成完整的財產申報公示制度。首先,監督、督促公務員開展財產公示工作。其次,審核過程中,相關審核機關應加強審核力度,通過自查、單位民主審查、社會監督審查、職員投票審查等多方面審查公務員公示的財產。再次,公示環節的做法,常見的主要有同級公示、領導班公示、干部公示等,同級公務員的收入差距較小,再加上彼此之間存在競爭關系,可以達到相互監督的目的;另外,通過多方渠道,對官員的不實信息進行舉報,如網絡、電話等。最后,追究其責任,嚴格懲治瞞報、漏報、謊報等行為,加強財產公示制度相關法律的威懾力。此外,建立誠信檔案,詳細記錄及登記每位官員的申報公示環節,從而為國家日后選拔優秀的官員做準備。
(三)發揮部門聯動作用,健全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的配套措施
加強各部門的聯動及合作關系,完善申報制度的配套措施,使財產申報公示政策具有法律的威懾力,以提供申報公示工作的公信度。對此,必須聯合銀行方面加強監督力度,通過由紀檢部門提供的名單資料,促使銀行重點監控官員的資金流狀態,而銀行和紀檢部門需要形成良好的合作及匯報關系。此外,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應予以配合,對官員及其家屬的出入境情況進行監控,防止官員財產轉移、潛逃等。防腐工程較為復雜、龐大,單一部門無法有效地完成,因此,需要與多個部門聯動配合,這樣才能監控和懲治腐敗行為[3]。
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對于防腐敗現象有巨大的意義,是杜絕、防止我國官員腐敗的重要手段。雖然我國對于該項制度的建立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在人民主權的引導下,相信財產申報制度將逐步完善成型,從而協助我國監督各種腐敗行為。
[1]何家弘.反腐敗的戰略重心與官員財產公示[J].法學,2014,10:3-12.
[2]陳嬰虹.論我國公務員財產申報配套制度[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2,02:34-39.
[3]黃佳宇.公務員財產信息公開的法治維度[J].學術探索,2013,07:51-55.
D630.9
A
2095-4379-(2016)27-0215-01
周希(1994-),女,江蘇南通人,華東理工大學,法學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