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巧玲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
商標侵權及其民事責任探討
閆巧玲
中原工學院,河南鄭州450007
摘要:商標侵權行為在市場經濟體制運行中始終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制止,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還會繼續演變存在。我們必須對這種現象予以重視,觀察它、研究它才能及時控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將其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小。
關鍵詞:商標侵權;民事責任;市場經濟
商標是商品生產者為商品選取的標志,它由“文字、圖形、數字、字母、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等幾個要素構成,是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商標的各個構成要素均可申請專利,商標權是傳統三大知識產權之一,其地位不容小視。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標侵權現象也在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獲得利益觸犯商標專利法。本文針對商標侵權的類型以及商標侵權的民事歸責為基本立論點,對當下商標侵權現象做以簡單討論。
一、商標侵權的類型概述
(一)商標的使用侵權
商標的使用侵權是指在商標的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侵權行為。商品的實用價值是商品的最基本屬性,因此商標的使用侵權也是商標侵權行為中最為多見的一種。例如,無錫市服裝公司侵犯英國登希爾公司的合法持有商標“登喜路”的案件就屬于商標的使用侵權。該服裝公司將“登喜路”商標直接用于注冊使用,結果被原持有公司告上法庭,經法院調查確有其事,服裝公司存在盜用他人合法商標的不法行為,經法院最終判決,該公司構成商標侵犯罪,必須立刻停止對“登喜路”商標的一切使用行為,并賠償原告25萬元人民幣[2]。
(二)商標的銷售侵權
銷售侵權是指在銷售過程中,利用他人已經申請專利的合法商標進行宣傳行為,對他人商標權利構成侵犯,給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商標侵犯者在已知該商標被其他人合法持有情況下仍然用于為自身謀取利益的經濟流通領域行為都屬于商標的銷售侵犯,無論手段直接間接,都構成商標侵犯罪責。例如,重慶市某公司利用“丹工”商標進行假冒商品銷售,嚴重侵犯了原商標持有人三和公司的合法權益。三和公司上訴后,重慶市法院做出了某公司必須立刻停止盜用“丹工”商標的一切銷售行為,向三和公司賠禮道歉的判決,原商標持有人在此次控訴中獲勝,并得到賠款5萬元人民幣[1]。
(三)商標的標識侵權
商標的標識侵權范圍很大,概念比較難以把握,凡是對商標標識進行偽造或者擅自制造改動商標標識的行為都屬于商標的標識侵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標侵權的種類也在增多,很多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不經他人許可,對原商標持有者的商標標識進行擅自制造、變造,嚴重侵犯了原商標持有者的合法權益,給原商標持有者造成了一定損失。這種行為一經發現,無論處在何種環節,出于何種目的,都將被認定為商標標識侵權。例如,無錫公司委托永定公司生產“RBI”商標標識,給原受讓商標持有人瑞寶公司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瑞寶公司以永定公司侵犯本公司合法商標標識的罪名將后者告上法庭,并取得了勝訴,法院判決永定公司必須立刻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原告公司的一系列經濟損失[4]。
二、商標侵犯的民事責任承擔
(一)停止侵犯
我國民事法規中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停止侵犯。商標侵權行為同樣要首先以停止侵犯為承擔責任,明確權利的基礎。停止侵犯是為了將已經造成的侵害程度降到最低,對尚未發生有可能發生的侵害行為及時制止,使其不再發生或不可能發生的一種挽救措施。在商標侵權行為中,從行為開始發生到行為被迫停止必然經歷一個時段的侵害,給受害方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因此,停止侵犯有效制止了商標侵權行為的繼續,明確商標歸屬權利,使不法分子失去對商標的支配權,使合法持有者重獲商標的唯一使用權。繼而才能衡量此次商標侵權案件造成的損失和需要承擔的下一步責任,即停止侵犯是一個法律上的完成語境。
(二)恢復名譽
商標侵權與其它侵權多有不同,這是由商標的特殊屬性決定的。商標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標志著一個企業的誠實信譽,因而,商標侵權不僅僅會為原商標合法持有者造成經濟損失,還會使該公司的形象受損,信譽受損。企業的有形資產損失可以得到定量賠償,但無形資產的損失根本無法計算,所以,在商標侵權行為被認定以后,僅賠償款項是無法彌補該企業的實際損失的,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消除此次侵權為原告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原告企業原來名譽的措施。例如通過不法行為人對原告的賠禮道歉等形式向消費市場昭示商標侵權過程中一切對消費者的失當行為均與原告無關,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制止,已經受到了應有制裁,使消費者重新樹立對原告方的信任[3]。
(三)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商標侵權案件中不法分子最終承擔的有形責任,它與物質切實相關,不同于上面兩種承擔方式。知識產權法規定,賠償損失的基本原則是全部賠償原則,平衡原則和損益抵消原則。賠償損失是建立在對損失的衡量基礎之上,通過法律上標準科學客觀的考量才能最終決定,法院在判處賠償損失的具體數字時,會根據被告方在此次侵權活動中所獲得非法利益數額,原告方在此次侵權行為中蒙受的損失數額來綜合確定,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仍然不能使法院作出明確合理的判定,將采取其它方面的證據輔助裁定。
三、結語
商標侵權行為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出現并不斷演變的,對商標侵權的考察應具有歷史視角和未來視角兩種方式,在發展中把握對商標侵權的科學研究。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會日益激烈,不法分子的侵權行為還會隨著時間出現新的形式,必須具備法律維權意識,做到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參考文獻]
[1]儲育明,金寧.商標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J].政治與法律,2011,04:16-18.
[2]趙宏彬.也論商標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J].政治與法律,2012,04:55-57.
[3]陳榮飛.淺析商標侵權的民事責任[J].法制與經濟,2015,01:87-89.
[4]王艷芳.論新商標法的民事適用[J].知識產權,2013,11:33-39.
中圖分類號:D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3-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