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妍 杜青芬(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2500)
新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究
彭明妍 杜青芬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濰坊 262500)
目前,我國大力開展在學前的基礎教育工作,在教學上的質量上已達到進一步提升。現通過針對現在高職在學前教育有關音樂專業的課程實施分析,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定位、課程結構的優化、教育模式的改革,強化實踐演練等辦法探索我國高職在學前教育的音樂專業方面課程的實際改革提供更有效的路徑。
新形勢;高職教育;學前教育;音樂
(一)教學針對目標不明確,學生沒有興趣
我國的許多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方面,絕大大多數都是由相關中專院校升級以及合并而形成的,在實際擔任音樂課程方面的教師,在其師資上,大多數都是相關音樂院校畢業的專學生,只針對于我國在學前教育的實際了解不夠全面,針對于當前的教學實際研究的不深入、不透徹,從而導致其實際培養出來的人員無法符合其實際需要,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也無法激發起興趣,學習內容索然無味,自然會令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學單一,方法呆板,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不明顯
就現在我國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方面的教學方法上來講,普遍還是利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來實施教學,主要體現的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關于在學生們學習學前專業這方面的原因也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造成學生對于這個專業一知半解,絕大多數基本上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這方面的知識。針對于一些在理解上不是很容易的問題,通常都采取的是死記硬背的辦法,這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不起來,學習的熱情也不高,整個課堂都由老師來把持。只有學生真正地把課堂教學的目的與意義掌握清楚,教師在教學的方法上實施改革才能夠真正讓學前專業教學落到實處。
(三)高職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課上與課下嚴重脫節
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是將重點放在學習上,我們還要注重練習的加強。就目前來說,現在我國的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在學習意識上較弱,其自學方面的能力也是較差的,就算在課堂上全都聽明白了,但是不進行實際課后鞏固,就會導致所學的知識很快就會忘記,那么這樣的教學也就無法達到其目的。在我國高職學生在對其自身的學習、管理、以及自學方面的能力,決定了其實際取得的成績。
(一)定準教學的目標,創新內容,改良教學結構
在幼兒的學前教育嚴格按照“教學指南”上的相關規定去執行,我們教學必須要充分地尊重與理解在幼兒方面的藝術思想,以及其實際的表現力與創造力,不能利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衡量幼兒,同時也更加不能過度地追求在實際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在幼兒園的教師資格考證方面,在技能方面考試只占實際比重的百分之十,我們高職的學前教育專業,其實際教學的群體,不是演唱家與音樂家,也不同于現在我國中學校的音樂教學,在教學的實際方面掌握的那么深入。但是在學前的教育素質以及質量上,要做到最好,以達到滿足其幼兒園的實際需要。
(二)增加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強化學生音樂綜合素質
1.專業引領,激活社團作用,強化綜合素質
通常院校社團都是院校在文化建設方面的一部分,能夠起到增添文化活動氛圍的作用。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梳理正確的取向與理想。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習慣以及在自我發展商的能力,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引領,以達到提升其社團的專業水平的能力,達到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目的。音樂社團的成立,以導師來引導,針對學前專業成立專項社團,是近提高藏羌學生在音樂方面綜合能力素質提升的良好途徑。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在課堂上有主體意識方面起到輔助作用。
2.開展比賽活動,教、學互動,努力營造文化氛圍
按照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進度組織專業技能比賽。如舉辦大合唱類比賽,音樂相關知識比拼等,每個學期都盡可能的舉辦一次。比賽評委會可以由幼兒園人員與專業教師擔任,觀眾為全體參與學生,通過技能比賽提升學習的自信心,改善教風與學風,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
(二)做好實踐練習,真正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素質
1.重視教學手段,強化職業意識
在理論課堂的基礎上,增大在外實習、以及畢業后工作環節方面的課程時間比例,做好在專業上的指導。校外的實習是現在學生在教學實踐方面的主要途徑與重要環節,是由學生向教師轉變的一個中轉站。利用實踐,學生可以進一步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相結合,明白其中的原理及其結構以及相對應的特點等。同時利用實踐,可以真正的提升高職學生在這方面的綜合能力素質。同時利用實習這個環節,也可以進一步的增強在崗位上的適應能力。
2.加強頂崗實習在實戰環節上的指導
適當延長頂崗實習在實戰環節上的課程時間,做好專業性的指導。實習是學生進行實戰練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利用實踐,可以更加直觀把握住幼兒園在教學活動上的特點。學生在幼兒園擔任實習教師時,需要經教師與幼兒園教師攜手指導學生在音樂教學上的實施與設計等,將知識變成幼兒能夠接受的形式。利用實習環節的學習于觀察對于在年齡方面的表現有一個充足的認識,也就是每一個年齡段的幼兒需要知道什么、具體做什么、以及能夠達到什么發展水平,以此為實施音樂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必須要加強學前音樂課程教育的實踐研究,提升高職院校在學前教育的音樂專業課程方面的步伐,為進一步培養高素質的幼教人才貢獻力量。
[1]柳瀟.新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大眾文藝,2012(21):286-287.
彭明妍(1979.1—),女,山東省青州市黃樓鎮人,碩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講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研究方向:音樂課程論與教學法。
杜青芬(1985.2—),女,山東省萊蕪市人,博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講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