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藝暢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民族歌劇中演唱技巧與形象塑造的關系探析
徐藝暢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歌劇是一種多樣化的舞臺藝術樣式,包含了戲劇、舞蹈、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魅力,深受大眾喜愛。而在歌劇中歌唱是最為重要的表現方式,是表現情感、凸顯人物、完成劇情的重要手段,這也決定了演唱技巧和形象塑造有著非常直接、緊密的關系,而民族歌劇更是如此,其與美聲、漢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民族歌劇中演唱技巧可以塑造更具體的角色形象、表達角色的感情,甚至能帶給角色新的涵義,可以說演唱技巧決定了歌劇中的形象塑造。
民族歌劇;演唱技巧;形象塑造
歌劇是一種多樣化的舞臺藝術樣式,具有獨特的魅力,深受大眾喜愛。400年前,意大利佛羅倫薩歌劇出現在世人眼中,無數經典歌劇被創造出來,風靡一時。而中國有著幾千年音樂戲劇傳統,流傳下來的也有幾百種民間戲曲種類,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歌劇卻是在“五四”運動后才慢慢出現,在不斷的發展中和我國的民族特點相結合,發展為特有的民族歌劇。
1945年歌劇《白毛女》的出現是中國歌劇界的一場地動山搖,其帶著濃郁的民族個性、深刻的社會內容影響了廣泛的人民群眾,大眾開始真正的注意、喜愛、參與到這種藝術形式中。在這之后,更是涌現了《草原之歌》、《傷逝》、《洪湖赤衛隊》等一系列優秀的民族歌劇作品,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歌劇演員,代表著歌劇不再是外來物,而是真正的結合民族特色在中國的藝術土地中生根發芽。時至今日,歌劇表演不再成為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欣賞、接觸到的表演藝術,許多大學開始成立歌劇社,邀請越來越多的校內、校外認識觀看,有的甚至參與其中,這些歌劇表演往往帶著濃郁的民族特征,所有的表演人員也都經過長時間系統的訓練,可以說,民族歌劇已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藝術形式。
歌劇是綜合性的戲劇方式,需要多種藝術手段共同配合完成,角色的特點和形象都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形式進行塑造,而演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方式。因此,歌劇演員需要具備多彩的音色,極強的音調變換能力以及豐富的聲音表現力,要充分理解角色的特點和感情發展,對此采用不同的聲音幅度和強度特點,以不同的感情和語調進行演唱,以不同的音色塑造形象,而這些都和演員的演唱技巧密切相關。
演唱技巧有哪些呢?一些傳統的藝術比如:戲曲、民歌、曲藝等都擁有特定的規律和特點,一般是從文字入手,清晰的吐字發音,要求字正腔圓,以字行腔,以情帶聲;一些現代的美聲的特點是:需要渾厚的聲音,飽滿的氣息以及連續演唱的一些方法;而中國歌劇呢,則是民族傳統和美聲唱法相結合的演唱技巧,將美聲的科學發聲原理以及傳統藝術的民族發聲特點相結合,不斷加入民族特點和時代精神,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歌劇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和人物形象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不同的人物其唱腔特點、聲音情感、音調高低都是不盡相同的,可以說,好的演唱技巧可以更好的幫我們認識一個角色,更好的帶入到歌劇情景中去。
還是以著名的歌劇《白毛女》為例,其中的主角喜兒是有老藝術家郭蘭英扮演,觀看表演中我們發現,這位老藝術家非常注意唱詞的語言色彩與吐詞方法,除了表演和演唱的無縫貼合外,部分曲段將旋律改變成口語化的說唱,加入了哭泣的唱腔,非常符合人物特點和語言環境,極容易勾起觀眾的共鳴。隨著情節的遞進,演員的演唱也有明顯的變化,比如在其被奸污時,前面是強烈的語氣,高呼的唱腔,到了后面轉化為拖腔,從輕音到強音,把一眾仇恨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演唱處理的層次分明,音色的強弱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聲音非常具有穿透性,表演技巧、演唱技巧以及投入的感情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再以歌劇《黨的女兒》為例,這是一部革命題材的作品,演唱人員從不同側面、不同階段塑造角色形象,此次演唱不僅運用了傳統演唱特色以及行腔技巧,更多的是利用美聲唱法,使得在演唱高難度詠嘆調時更為自然、大氣,用這樣具有厚度的演唱表現人物堅實、剛健的個性特點,使其共產黨員的形象更為豐滿,表現出性格本身的自信、樂觀,以及在面對日軍時憤慨激昂、誓死如歸的態度,這也是形象塑造中一個極為成功的案例。
歌劇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是一門年輕的藝術,其唱法和表演藝術都還在發展摸索階段,體系還不成熟,怎樣將民族特色和歌劇相結合,創造符合中國審美的民族歌劇是每一個歌劇演員和歌劇愛好者關注的重點。本文中介紹了民族歌劇的發展歷史,演唱技巧和演唱技巧對于形象塑造之間的關系,由于篇幅的限制,文中的舉例局限于片段式的,沒有對整篇歌劇進行詳細描述,實以為憾。到今天,隨著越來越的中國人關注、喜愛歌劇藝術,隨著大學生歌劇社的不斷建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歌劇表演中,這項表演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創造更多的自己的風格和演唱技巧,并將其一代代發展、傳承下去。■
[1] 楊立軍.略論20世紀中國民族歌劇女性藝術形象塑造的主要特征[J].音樂創作,2014,21(51):536-537.
[2] 白茜.民族歌劇《山村女教師》中楊彩虹的藝術形象塑造與演唱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2014,29(12):126-128.
[3] 邊疆.中國民族歌劇女性形象塑造之唱腔演進探析[J].內蒙古大學,2015,62(23):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