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珍
(武漢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
卡巴耶和卡巴耶美聲唱法——以卡巴耶國際聲樂大賽與卡巴耶大師班為視角
溫建珍
(武漢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摘要】卡巴耶國際聲樂大賽和卡巴耶大師班在為聲樂藝術學習者提供了國際間高水平的聲樂藝術交流平臺的同時,展現了卡巴耶作為傳統美聲的完美繼承者的國際影響力,并通過直接體驗向聲樂藝術學習者傳遞了卡巴耶美聲唱法的精髓。
【關鍵字】卡巴耶;聲樂;呼吸;橫膈膜
如果說帕瓦羅蒂是男高音中閃耀的黃金,那么卡巴耶就是女高音中璀璨的鉆石。在上個世紀那個歌劇藝術輝煌的時代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聲樂大師,可是現如今能讓我們觸碰到那個時代的歌劇藝術巔峰的大概只有卡巴耶了。
筆者于2015年9月獲邀參加了西班牙卡巴耶國際聲樂比賽,并獲得了參加卡巴耶大師班培訓的資格。在邀請函中,卡巴耶寫了這么一段話:“歡迎參加卡巴耶國際聲樂比賽,我衷心的希望,這個比賽可以成為你專業生涯的起點。獲得比賽的勝利是重要的,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在世界知名的評委面前展現你自己,對于你未來的國際職業生涯是最重要的。我邀請你來參加比賽,希望你能在音樂的領域夢想成真。”在這場國際比賽中,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非常優秀的歌者,包括挪威宋雅皇后國際聲樂比賽獲獎選手,多明戈聲樂比賽獲獎選手,德國新聲音聲樂比賽獲獎選手等等。筆者懷著無比崇敬和忐忑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西班牙的旅程。
該比賽在西班牙薩拉戈薩舉辦,比賽分為三輪。第一輪于至10日由選手演唱一首自選詠嘆調,半決賽由評委選出一首規定曲目演唱,決賽是在9月12日由評委從六首詠嘆調曲目中選擇一首演唱。該比賽不收取任何費用,同時還安排專門的琴房與伴奏供選手練習與彩排。筆者準備了六首詠嘆調曲目,在比賽中選取了其中三首。
整個比賽過程讓筆者不禁感慨天外有天人外,此外,它還讓筆者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于古典美聲的熱愛與敬意。
在為期6天的比賽中,筆者發現很多選手都特別了解自己的聲音,所選曲目均非常適合自己。很多人所選曲目并不是很大的歌,但是不管從音色還是技術等方面來說都演繹的十分出色,仿佛這些歌曲就是為了他們而創作,他們與歌曲融合近乎毫無瑕疵,他們中很多人從小開始接觸聲樂之后便一直活躍在舞臺上,在具有一定的聲樂基礎后,從舞臺上得到的實踐經驗要比課堂上獲得的更多。而且在國外的比賽中,只有從發聲開始就抓住評委的耳朵才會有獲得獎項的可能性,任何原因導致的發揮失常,都會使選手與獎項失之交臂。比賽的評委都是國際知名的歌唱家,且大都為男性。
卡巴耶國際聲樂比賽結束后,筆者整理了參賽時的緊張,便開始了為期三天由蒙茨克特拉·卡巴耶主講以聲樂體系結構為主題的大師班學習。筆者的內心充滿期待與激動,更多的則是渴望。筆者渴望得到卡巴耶的親自指導,渴望能和這個來自上個世紀的老太太更多的接觸,渴望著她能帶著這群熱愛聲樂的人們觸摸那個歌劇藝術的黃金時代。
蒙茨克特拉·卡巴耶于1933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羅納,九歲入音樂學院學習。音樂會首演是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擔任女高音領唱。此后她在聲樂舞臺表演上獲得了一些了殊榮,其中1954年榮獲里西奧金質獎章。1956年她加入巴塞爾歌劇團。卡巴耶是花腔唱到戲劇的女高音,她的演唱具有自如的氣息控制、純美自然的音色和音樂線條,并因而在聲樂舞臺上獨步天下,被稱為傳統美聲完美繼承者。卡巴耶一生演唱了一百多部歌劇,她不僅在演唱威爾第、普契尼等人的作品方面造詣極深,同時也演唱了很多并不為聽眾所熟知的劇目,她是二十世紀演唱歌劇最多的女高音。擁有西班牙的最高公民榮譽,她演唱了1987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主題曲。作為西班牙最杰出的世界級女高音歌唱家,她也是繼卡拉斯和薩瑟蘭之后最享有盛譽的古典美聲學派的女聲樂大師。
卡巴耶國際聲樂大賽和卡巴耶大師班向學習者傳遞了卡巴耶美聲唱法的精髓。
在學習唱歌之前,一定要十分了解自己的聲音結構特點,它的結構和房屋的建造是相似的。聲音是建立在良好控制腹部肌肉的基礎之上,美聲唱法屬于混合聲區唱法,真假聲根據音高的比例需要混合使用。要做到能正確、 科學地發聲并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了解嗓音生理結構和發聲原理是前提。音質、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有良好的控制與配合得出的不同結果。一首歌曲的完成與人的情緒、心理和部分肌肉、器官的配合、協調有極大的關系,人的嗓音雖然在發聲原理和生理結構上具有共性但每個人的聲音特性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建立正確科學的符合自己聲音特點的發聲體系是關鍵。
(一)呼吸
學會正確的呼吸對聲樂演唱也是極其重要的。古人有云“故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也”。歌唱的聲音取決于呼吸的深淺與開闊以及腹部和橫膈膜的配合,為了獲得最小的聲音,必須全力控制氣息經過喉頭,較低的聲音需要較高的震動,為了達成想要的聲音,氣息必須具有完整性以及延續性,靠著蠻橫的沖勁以及聲帶的撕扯并不能獲得正確悅耳的聲音。一個正確的呼吸離開不了一個強大而有力的腹部以及對于橫膈膜的熟練控制運用,使得呼與吸形成對抗,這種對抗伴隨著一個樂句的演唱始終保持著,直至樂句結束。克拉克在《論呼吸》中也主張:“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學習適當的呼吸”,普利斯曼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響的生命力”,在我國傳統聲樂論著中說:“氣者,音之師也。氣弱則音薄,氣濁則音滯,氣散則音竭。”因此史實證明歌唱者都非常注重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每個人都可以建構好自己的聲音,從自己的理解方式理解深度還有所獲得的技巧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二)喉位
喉位于頸前部 ,上接咽部 ,下連氣管,由軟骨、韌帶、喉肌和粘膜等構成。喉軟骨是喉部結構的支架。各軟骨連接一起組成喉腔外壁。喉頭是歌唱的發聲器官之一,也是構成歌唱的核心部位之一,更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聲帶在氣息作用下產生的振動波動,喉腔是振動波動的第一個共鳴腔。根據音響學的原理,在發音體所在的通道內,只要有空間就可以產生共鳴,因此打開喉嚨和放下喉頭的目的就是要打開這個通道,為了使振動后所產生的波動在通道內暢通無阻,因此歌唱時喉頭的穩定性對于聲音中音高、音色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共鳴的產生也會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想要使喉位保持一個穩定的形狀和狀態,必須通過刻意的訓練找到歌唱時的喉頭穩定的狀態并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動力定型。
(三)橫膈膜與胸腔
在歌唱中所需要的力量都是在橫膈膜的支持下呼氣與吸氣肌肉的對抗在身體內部所產生的壓力來支持歌唱,因此在橫膈膜支持下的胸腹式呼吸也是決定喉頭穩定與否的內部條件。由于喉頭的震動和脊骨發生了聯系,這種聯系使得喉頭的震動傳入胸腔,形成了胸腔共鳴。胸腔前部中央是胸骨,后部是脊的胸椎段,兩側則由十二對肋骨圍成,肋骨之間有內和外肋間肌附著。胸廓的下口被由肌肉和腱組成的膈分隔;上為胸腔,下為腹腔。從腹腔方面來看,膈呈兩圓頂狀凸入胸腔。
(四)歌唱中的呼吸技巧
卡巴耶最為得意的弱高音唱法實則是高音弱唱,這種高音弱唱應該是建立在呼吸的控制的處理上,而不能只是為了單純的追求弱的音色而丟掉了原本純凈的音色和正確的呼吸狀態。
很多極具有天賦的新歌手在聲樂演唱中同樣擁有各式各樣的呼吸技巧,這是因為無論他多有才華,他都需要技術去使他的天賦得到有效的實用與表現。因此在進行發聲和練聲之前一定要致力于理解和控制肌肉,需要練習一個正確的生理呼吸,以及提供一個更大的胸腔和更高的肺活量的歌唱,產生一個更好的血液的氧合,這樣有利于整體身體健康。有了腹部的基礎,呼吸運動變得充足,控制自如和深沉。直覺性地唱歌通常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從長遠看會導致咽喉的疾病。通過學習的歌唱是成為一個好歌手的唯一手段,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理解、采取并使用授教者的技巧使之適用于自己的教育和生理需求,成為屬于自己獨特的技巧。
就像卡巴耶自己所說的,一個歌手的聲帶和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音樂不可能只靠那里就產生,它必定來自于內在的另外的別的地方。
在大師班中與卡巴耶大師的接觸中,卡巴耶是一個特別感性的老太太,也許是因為上了年紀的緣故,有時候的心性就像一個小孩子。她在聽到動人的演唱時,常常會落淚。她有次很感慨的對一個男高音問他,“你以后會忘了我嗎?”現年已經80多歲的卡巴耶,與她同時代的那些歌唱大師大多已隕落于茫茫人海中,她或許會覺得孤獨,或許是對時間的無奈。她也曾和我們低聲說過:“去年這個時候是我的丈夫陪我一起來的”。
筆者很愛這位老太太,不僅僅因為她在聲樂界里的輝煌,還有與她短暫的相處。當演唱得到她的肯定時,筆者竟然有種回到兒時答對了問題媽媽給我一顆糖的那種甜蜜感、滿足感和自豪感。
學無止境,好的老師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來自自己的努力。筆者愿意以此次相遇卡巴耶大師的西班牙之行為新的起點,繼續在聲樂演唱和聲樂育人的道路勇往直前。
參考文獻
[1]馬薇.談聲樂教學理念革新[J].藝術教育,2005(1).
[2]刑茜,史維生.意大利語言和聲樂作品中各要素的規范結合[J].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2009(1).
[3]虞賽嬌.音樂教學中的歌唱訓練[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09(1).
[4]周亨芳.歌曲風格及其潤強技巧[J].音樂探索,1985(3).
[5]張宇.談美聲唱法聲樂教學中的幾個基本點[J].河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作者介紹:溫建珍,武漢音樂學院,助教,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