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瀾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
淺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舞蹈藝術的教育功能
羅 瀾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摘 要:舞蹈藝術對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闡述了舞蹈藝術教育對于提升大學生素質所具有的四方面的作用,并對所采取的措施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舞蹈藝術;措施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今后我們國家民族復興大業的實現與否,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采取多項措施綜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而舞蹈藝術教育作為當前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課程的設置和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活的審美體驗和感知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感性思維和發散性能力,同時對于提升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適應素質教育的綜合發展,當前高校普遍開設了舞蹈藝術課程,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當前大學生的一項重要能力。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因為只有具備美的眼光,才能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發現美、創造美。而舞蹈藝術教育則從塑造學生美感入手,主動去挖掘培育學生的內在美,因而,經常接受舞蹈藝術教育的大學生,其個性、氣質、舉止、形體都得到不斷的錘煉,進而使學生自內到外的氣質得以不斷升華。
(二)有利于學生心理調節能力的提升
當前社會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都越來越快,個人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生活重壓而導致的疾病也越來越多,甚至每年因不堪重壓而自殺的例子也舉不勝舉。對于當前的大學生來說,由于要面對學業、生活乃至今后的就業壓力,所以心理普遍承壓較大。根據北京大學所做的一項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心理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當前大學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67%,其中有23%的學生曾經考慮過自殺,54%的學生則表示不知道該如何調節心理,以利于壓力的釋放。由于舞蹈是一項集聚了力與美的較強的體力活動,因而當人心理產生壓力的時候,可以借助舞蹈時的高頻、大幅動作轉移注意力,同時,舞蹈時需要身體動作和音樂的協調配合也會使學生將注意力完全轉移到舞蹈動作中來,通過實現注意力轉移,使心理壓力得以釋放。
(三)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舞蹈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極高,學生不僅要聽著不同的舞蹈音樂節奏做出各種伸展,跳躍,旋轉,肌肉松弛,緊張的動作,而且還要考慮和團隊或者其他舞伴的配合,因此,對于學生身體協調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一個舞蹈從頭跳到尾短則幾分鐘,長的甚至要幾十分鐘,所以一個舞蹈下來,身體的消耗是比較劇烈的,因此,對于學生身體的耐力及其他機能要求極高,所以,開展舞蹈藝術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身體機能的持久性,有利于增強學生心肺的擴張力,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具有明顯作用。
(四)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動力”,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社會最大的人才需求。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當前,就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來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不成功,偏重智育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如果大學階段這一狀況仍不加以改變的話,則“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就將淪為一句空話。那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靠什么,不是靠書本的知識理論,不是靠教師的說教,而是靠藝術教育的潛力激發,是靠藝術教育時學生的靈感頓悟。而學生在表演舞蹈藝術的時候,通過一系列動作激發其聽覺,動感,同時通過舞蹈時的情感自由宣泄,可以使學生完全突破舊有思想的束縛,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從而為創造性思維的激發提供可能。
(一)以機制為抓手,綜合構建大學校園舞蹈藝術教育的長效驅動機制
當前,大學生舞蹈藝術教育已經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為此,高校一定要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以綜合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為指針,綜合構建大學校園舞蹈藝術教育長效驅動機制。首先高校的領導要高度重視。高校領導要改變過去偏重智育的傳統教學思維,向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協同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觀念轉變。要從高校發展的高度,為各院系的學生謀劃一個合乎各自實際的專業設置和開展辦法。其次要加強師資力量培養。充裕的師資力量是高校舞蹈藝術教育課程綜合開展的保障,當前不少高校舞蹈藝術教師匱乏,現有的師資力量完全無法滿足正常的授課需要,從而使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淪為空話。高校一方面應加大舞蹈藝術教育教師的引入,通過注入“活水”,擴充師資力量;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訓,使其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
(二)以教學質量提升為切入點,綜合豐富教學手段
舞蹈藝術課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課,課程首先在設置上應以趣味性、科學性為主,要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狠抓教學質量的提升,不能使授課流于形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除了可以采用傳統的“言傳身教”,“教師示范”的形式外,還可以考慮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通過提供畫面、聲音相配合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對舞蹈動作的領會。
(三)以提升審美能力為著眼點,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為綜合增進大學生素質,在正常授課之外,教師可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適當增加一些舞蹈鑒賞知識的學習,通過幫助大學生對古今中外、傳統現代舞蹈的鑒賞,加深學生對舞蹈所內蘊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傳統習俗等知識的更深地理解,從而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厚學生的知識積淀,嘗試舞蹈帶來的心身愉悅的感受,進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獻群.我國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3,02.
[2] 聞慧蓮.我國普通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09.
[3] 聞慧蓮.我國普通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以江西普通高校為例[J].美與時代,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