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延(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流行音樂和聲技法與曲式結構芻議
趙康延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摘要】流行音樂又稱通俗音樂,泛指從19世紀在西方各國發展起來,爾后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的一種大眾化的音樂。通俗易懂、易記、易掌握、便于表演,也便于自娛。
【關鍵詞】流行音樂;和聲技法;曲式結構
流行音樂又稱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是當今世界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音樂文化潮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體現著世界文化領域的多元化,展現著獨具一格的音樂形式、風格和流派,它的產生背后也凝聚著復雜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流行音樂起源于歐洲,后流傳于美國。在流行音樂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大量汲取和融合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的精髓,同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與技巧,美國流行音樂的不斷發展,使其成為了世界流行音樂的中心。流行音樂同一切流行事物一樣,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人們審美情趣的改變,其表演風格和流派也在不斷地隨之改變,更換潮流和樣式。
音樂是流動的建筑,音的縱向,即通常所說的和弦;音的橫向,即通常所說的旋律。在音樂中二者的縱橫結構可以相互轉換。和弦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按照三度音程關系疊置而成,種類繁多。
流行音樂常用的音階材料有自然、和聲和旋律大小調音階、中國民族調式音階以及日本民族調式音階。在這些流行音樂常用的音階材料基礎上,流行音樂中使用的其他類型音階有藍調音階(C-Blues Scale、C-Mixo-Lydian Blues、C-Dorian Blues)、里底亞屬七音階、全音階、半音階以及變屬七音階等等。
流行音樂九種基本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加六度大三和弦、屬七和弦、大七和弦、小三和弦、加大六度小三和弦、小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和減七和弦。其他和弦有改變三度音的和弦和改變五度音的和弦。
流行音樂和弦進行主要有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主和弦作為調性的穩定中心,由主和弦可以進行到其他各級不穩定和弦,而各級不穩定和弦需按照Ⅶm→Ⅲm→Ⅵm→Ⅱm→Ⅴ→Ⅰ←→Ⅳ這樣一種方式逐級進行到穩定的主和弦,這一種類型常見的和弦進行有:Ⅴ→Ⅰ;Ⅱm→Ⅴ→Ⅰ;Ⅵm→Ⅱm→Ⅴ→Ⅰ;Ⅲm→Ⅵm→Ⅱm→Ⅴ→Ⅰ;Ⅶm→Ⅲm→Ⅵm→Ⅱm→Ⅴ→Ⅰ;Ⅳ→Ⅰ。第二種類型,以Ⅳ下屬和弦為橋梁構成。使得Ⅲm、Ⅵm和弦能通過下屬和弦中轉,進而進行到主和弦,常見的和弦進行有,Ⅳ→Ⅴ→Ⅰ;Ⅳ→Ⅱm→Ⅴ;Ⅱm→Ⅳ→Ⅰ;Ⅱm→Ⅳ→Ⅱm;Ⅵm→Ⅳ→Ⅰ;Ⅵm→Ⅳ→Ⅴ;Ⅵm→Ⅳ→Ⅱm;Ⅲm→Ⅳ→Ⅰ;Ⅲm→Ⅳ→Ⅴ;Ⅲm→Ⅳ→Ⅱm。第三種類型,以bⅦ級重下屬和弦為橋梁構成,常見和弦進行有,Ⅰ→bⅦ→Ⅰ;Ⅳm→bⅦ→Ⅰ;Ⅴ→bⅦ→Ⅰ;Ⅱm→bⅦ→Ⅰ;Ⅰ→bⅦ→Ⅴ;Ⅴ→bⅦ→Ⅴ;Ⅵm→bⅦ→Ⅴ;Ⅴ→bⅦ→Ⅳ;Ⅰ→bⅦ→Ⅳ;Ⅳ→bⅦ→Ⅳ。第四種類型就是上述三種類型混合構成。以上四種類型周而復始,直至樂曲結束終止,尤其以第四種混合類型的和弦進行樣式多姿多彩,極大地豐富了和聲的語匯。
從流行音樂歷史的發展來看,流行音樂的和聲技法包含多種多樣的形式,既有傳統的調性和聲手法,也有各類自然調式以及特殊調式的處理。從流行音樂的繁多的種類和體裁視角來看,其概念包含甚廣,絕不僅限于時下的流行歌曲。流行音樂常用樂曲結構形式由樂匯、樂節、樂句、樂段、單二段體、單三段體以及復三段體構成。
流行音樂常見的樂段類型:1)樂段,①雙句體樂段,其中雙句體樂段又細分為a+a1和a+b兩種,前者兩句基本相似,后者兩句音調和節奏都變化較大。②三句體樂段,由兩句體樂段擴展所得。結構類型有a+b+b、a+a+b以及a+b+c。③四句體樂段,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結構,a+b+c+d(起承轉合四句體)。④五句體樂段和六句體樂段,都是由四句體樂段加上末尾樂句的模仿句構成,結構類型分別是a+b+c+d+d(五句體樂段)和a+b+c+d+c+d(六句體樂段)。2)單二段體,流行音樂中的單二段體是由存在對比與聯系的兩個樂段構成,其結構為A(a+ a1)+B(b+a1)。3)單三段體,單三段體又包含了兩種,帶再現的單三段體和對比式單三段體,結構圖式A(a+a1)+B(b+ c)+C(a+a1)和A(a+a)+B(b+b1)+C(c+d)。4)復三段體,由再現的簡單三段體發展而成,樂段的結構復雜,其中第1部分通常是一個單二段體或單三段體結構;第2部分是一個對比段落,體現在旋律的對比、調性的對比和節奏力度的對比;第3部分是一個第1部分的再現或是在第1部分基礎上的一個變化再現。復三段體是中型曲式,流行音樂中使用較為普遍。
流行音樂的和聲技法和曲式結構因其存在的客觀性和時代性,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手法。既需要在原有理論方面進行探討,還需要在不同時代、不同作曲家、不同創作的和聲風格等視角下進行探析,本文從流行音樂和聲技法、曲式結構的教學和應用實用性方面入手,總結和歸納當代流行音樂的普遍性的和弦進行模式與曲式結構。
參考文獻
[1]任達敏.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和聲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2]蔡松琦.流行音樂和聲技法[M].上海音樂學院,1997.
[3]陳波.試論爵士和聲與傳統和聲的聯系與區別[D].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趙康延(1992—),男,遼寧大連市人,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技術理論與視唱練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