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
讓童心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自由地飛翔
李 菁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摘要】目前,我國音樂基礎教育發展很快,在課程管理、課堂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的教育走進了最大的誤區,就是太急功近利。怎樣改變這種現狀,還孩子一個真實、快樂的童年,文章進行了積極探討,為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目標,提供簡單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音樂課堂;童心;小學
明朝李贄說:“童心,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童心之寶貴可見一斑,可是我們目前的教育,就是太過功利,對孩子生長的規律、價值規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反而適得其反。還給孩子一個真實的童年,音樂老師應該從現在、從課堂開始,進行一些切實可行的嘗試,找出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教育才能成功。
樂于保持一顆童心,對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正處于童年時代,他們的認知規律,他們的思維發展,身體心理,都與我們是不同的。如果老師從成人的角度,站在老師的立場去對待孩子去教育孩子,很多時候都顯得蒼白無力。老師只有用兒童的眼睛,用兒童的耳朵,用兒童的興趣,用兒童的情感去發現、去傾聽、去探索、去關愛,教育才能成功。
比如在教三年級第三單元的歌表演《游子吟》的時候:
老師:同學們,我們知道《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曲嗎。
學生:知道。
老師:那么我們一起 唱好嗎。
學生:好。
此時的老師和小朋友一樣,都是媽咪的小寶寶,搖著頭,打著節拍,臉上的幸福自然流露。這樣,老師以自己的童心召喚孩子們的童心,引領孩子們進進情境,提高了課堂了效率。三年級的小朋友對于《游子吟》的詩意理解不會太透徹,
必須需要老師講解一下。游子,離鄉的孩子。慈母臨行前為什么要縫好衣服呢,擔心孩子回家遲了衣服會破。寸草心,是比喻,比喻孩子的孝心。三春暉形容母愛像春天的陽光那樣和煦。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春天陽光一樣慈母的恩情呢。這樣在充分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孩子們就能用自己獨特的情感動作,表演自己理解的母愛。
人總要走過童年,但不可失去童心。尤其是作為小學的老師,因為我們面對的就是兒童,只有融入他們的世界,才能使我們的課堂靈動起來,才能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形成健康的人格,讓他們飛翔。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好奇、好動、模仿和接受能力強?!兑魳氛n程標準》要求小學音樂老師結合他們的特點,對音樂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從而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老師要讓他們自主學習,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音樂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們在認知、理解世界中才,能構建符合自己的兒童的知識體系。
比如《天鵝湖組曲》《跳蚤之歌》的教學,《跳蚤之歌》是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經典作品,全曲共分三個部分。在教學之前就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讓學生們了解跳蚤的習性。課堂上,學生們表現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國王、裁縫、跳蚤、農民,齊齊上場,老師鋼琴伴奏剛剛響起,同學們低沉地演唱,夸張的表情,惟妙惟肖的模仿,把整個曲子旋律的特點,伴奏等引人發笑的內容及歌曲中包含的哲理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這樣經歷的人,無法想象我們的孩子竟有如此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課堂上孩子們唱著、演著,用他們儲備的音樂知識和技巧,通過孩子們的視角以及獨特的感受,理解作品、表現作品,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自己心中的音樂表現出來。
孩子們的世界是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舞臺,設計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教學內容,符合他們心理特點的教學形式,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保護他們的創造力。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也全面推進。面對當前教育發展的形勢,老師必須具有開放的視野,保持開放的心態,要有開放的教育理念,開放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尤其重要的是要有開放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形成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課堂的前提,只有寬松的課堂氛圍,孩子們才敢想、敢說、敢做。音樂是創造性的藝術,課堂不因被壓抑被禁錮,只有放開孩子的手腳,孩子們才能打開心窗。
在教唱丹麥歌曲《豐收之歌》時,我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中老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的模式,而是利用多媒體畫面,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豐收的喜悅。然后在音樂的旋律中讓學生們用舞蹈表現豐收圖景下自己的喜悅之情。老師也即興編舞,孩子們在教師的帶動下,在這種民主的氛圍中,學生們歡快地跳動著,枯燥的曲調學習,因為老師的課堂開放變成了有趣而主動地感受歌曲旋律。
我曾懷疑過這樣是不是與新課改背道而馳,但是,通過教學實踐,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非但沒有游離教學之外,而且思維變得也越發的活躍,性格也變得越發的開朗,真正達到了音樂的教學目的,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
總之,童年是塑造人格品質的關鍵時期,所以童心是不應被提前結束的,反而應該貫穿整個人生。童心,它激發人類的想象力,它是詩,是愛,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元素。讓音樂課堂,有情有趣,洋溢著濃濃的童心氛圍。走進孩子的世界,讀懂孩子的心靈,讓童心引領課堂,讓課堂充滿童心。為孩子們插上童心的翅膀,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崔艷.淺談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音樂教學[J].通俗歌曲.2015(12).
[2]樊文仙.讓音樂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J].新課程(上).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