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泉
(江蘇省東臺市五烈鎮廉貽小學,江蘇 東臺 224200)
?
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周 泉
(江蘇省東臺市五烈鎮廉貽小學,江蘇 東臺 224200)
【摘要】兒童音樂劇即是以歌唱為表現方式,以故事為背景,音樂為陪襯,通過學生的演唱、肢體語言、音樂的烘托來闡述故事內容,用一種綜合性的方式表達故事的寓意。學生在親身參與演出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了整體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音樂劇;表演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而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的教學方式不僅約束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而且嚴重磨滅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問世,給基礎音樂教育添加了活力。兒童音樂劇作為全新的音樂教學載體,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提供了更寬闊的空間,備受廣大師生的追捧。研究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什么是兒童音樂劇
兒童音樂劇即是以歌唱為表現方式,以故事為背景,音樂為陪襯,通過學生的演唱、肢體語言、音樂的烘托來闡述故事內容。在表演的過程里,有人以歌唱為主,將舞蹈作為輔助;有的歌舞同步,載歌載舞;有的匹配詩歌朗誦及旁白。兒童音樂劇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但主要方式是采用“童話”的模式。
(二)兒童音樂劇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積極影響
演繹兒童音樂劇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及學習特點,激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兒童音樂劇來自音樂劇,從廣義上看,兒童音樂劇包括了兒童舞劇、兒童歌劇、和兒童歌舞劇。兒童舞劇是將音樂、舞蹈、戲劇互相結合的戲劇藝術。其中,劇情的進展、人物形象的刻畫,主要依靠舞蹈動作及音樂語言來體現,例如音樂劇的原始劇本創作可以開發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音樂劇的演練中,學生通過劇中的臺詞學習語言表達智慧,通過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合作交流開拓人際交往智力,通過自己設計舞臺著裝及舞臺背景布置開拓視覺空間智力;音樂劇里面的歌唱和舞蹈表演可以開拓學生的音樂節奏智力以及身體運動智力;音樂劇演繹結束后學生可利用自評和互評的形式開拓自我反省智力等。音樂劇對于小學生合作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合作學習指的是小學生在小組團隊中為了共同完成任務,將責任分工明確的實現大家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和同學互相交流及合作中不但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討論和考慮問題,提高了積極參與的意識、創作意識,而且開闊了學生的學習眼界,培育了團隊合作的意識。
目前,我國諸多小學的音樂教學還是延續著老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領唱,學生跟著唱,中間可能插入一些音樂知識和技巧 ;但探究其實質,仍然是以領唱和跟唱的形式,老師教的毫無創新,學生也覺得毫無樂趣可言;在過去的教學中,通常都以書本為藍本,教學內容固定且死板,嚴重限制了學生對音樂的領悟,學生靈活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無法體現出來。過去的小學音樂教育,基于學生年齡尚小,課程多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 ;老師無奈課程內容局限和小學音樂僅作為輔助課程的課時限制,無法在教學上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用照本宣科的模式教學,不利于學生提升音樂素養,不利于提升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
(一)必要性
音樂教育有別于其他學科課程教育,它在學習過程中不需要有確切的對與錯之分 ;以往的教學模式,局限于課本的內容,主要以課本為準,學生很難從中跳出來發揮自己的理解,發散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自主的去體會音樂,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 ;然而兒童音樂劇應用于小學音樂教育能夠改良這一現狀。
(二)特點
與過去小學音樂傳教方法相比,引進兒童音樂劇將其作為小學音樂教育方式具有一些特征。兒童音樂劇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音樂素養,利用兒童音樂劇的故事描述,音樂表演,學生深陷其中,得到豐富的情感感受的同時,提高了對于音樂的理解和素養。教師在對于兒童音樂劇的策劃過程中,可以鼓勵小學生參與其中,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體現,同時學生參與到表演中,不再是被迫地接受新知識,這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兒童音樂劇的演繹結合了肢體語言、舞蹈、唱歌等多種表現方法,全面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過去的教學方式不同,兒童音樂劇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在不斷提升老師的教學指導能力;音樂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靈活調整,區別于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生,使用不同的兒童音樂故事作背景,讓教學更符合學生實際狀況,在學生參加到音樂劇中吸收音樂知識的同時,教師也因此獲得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兒童音樂劇在小學教學初期應用
對幼齡兒童來說,最初接觸音樂時,仍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夯實其基礎知識的學習對第一步;一方面幫助學生培養音樂相關的基礎概念;另一方面帶領學生賞析一些有趣的兒童音樂劇,賞析音樂劇時增加音樂知識,拓展視野,讓小學生對音樂劇建立初步的認識了解,提高其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給后期的音樂劇教學打好基礎。
(二)兒童音樂劇在小學教學中期的應用
通過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音樂劇的賞析,小學生對音樂劇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并且儲備了一些音樂知識。此時,教師從生動的音樂劇中,挑選適合的音樂劇讓學生進行模仿和表達,應注意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角色身份;音樂劇在選擇上應該挑選符合小學生年齡層次所能理解的內容的音樂劇,寓意明確、積極上進、意味深長 ;其次音樂劇不需要太長,多個簡短的音樂劇可以讓所有學生在限定課時里都能有機會表現,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部分學生表演時,讓其余學生當作觀眾,適當調節課堂氛圍,使學生能不知不覺從中汲取音樂知識,且通過表演及觀看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三)兒童音樂劇在小學教學后期的應用
小學音樂教育后期,小學生對于音樂知識有了更多的積累,并且對音樂有了基本的認識。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行創作,以一些優秀的兒童故事為題材,讓學生自行創作劇本,設置臺詞,編輯角色的形態、音樂表現加以肢體動作,甚至可以輔以舞蹈,然后引導學生排練和演出,提高小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對于音樂的想象力,舞臺表現力。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中,老師應組織學生參加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在興趣小組中也可以充分的表現自己的音樂愛好展現學習成果。與此同時,在學校組織的節日慶典、六一兒童節、元旦文藝會演的活動中,亦可采用兒童音樂劇的表演,來展現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可邀請學生家長觀看,建立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推動小學生素質、才能向全方面積極發展。
將兒童音樂劇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相對于傳統音樂教學方式有諸多優點,它完美解決了傳統教育方式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限制,提高了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對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對小學音樂教育方式進行改善時,應當采取適當措施,對兒童音樂劇予以高度重視,使兒童音樂劇真正融入小學音樂教育中,幫助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于惠.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 2014,24:65.
[2]韓甜甜.兒童音樂劇引進中小學音樂課堂的可行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 2014,16:36.
[3]張玲玲.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7:125+143.
[4]賈暉.兒童音樂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普童話, 201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