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玲
(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
談高校二胡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張智玲
(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摘要】新課改以后,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二胡作為我國的傳統樂器也逐漸受到學生和老師的青睞。在二胡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技巧技能外,更要注重對學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會二胡音樂的內涵和魅力。當前,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二胡教學過于注重技巧的培養,忽視了審美教育,使得學生的表演缺乏一定的感染力,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審美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校;二胡教學;審美教育
二胡是我們常見的傳統樂器,在我國民間樂器演奏及歌唱演繹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就我們目前的高校二胡教學來說,學校的教育注重的是技巧和技術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情感審美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創造美的能力,雖然許多學生技藝成熟但是演奏的作品卻缺乏情感和美感,沒有感染力,內容空洞。因此,在進行二胡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注意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培養審美能力,學會創造美,表現美。
感受美的能力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基礎和開始,是享受音樂的必要條件,要使學生能夠理解二胡音樂的美感就必須要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是創造意境,用意境來表現音樂。通過聲音、節奏、旋律等因素,再加上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背景,把學生帶入到二胡作品中去,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二胡的美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特點,創造生動美好的意境,拉進學生去二胡作品的距離,感受音樂。例如《江南春色》,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秀美風光的二胡曲。老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音樂,把他們帶入到這樣的情景中去,并且加以引導,對音樂作品中的一些音樂表現手法進行講解。這部作品運用了多種方式如節奏對比、曲調擴充等表現江南水鄉的美。作品總共包括引子和尾聲五個部分,其中引子是散板,它的節奏和速度都比較自由,并且帶有顫音以及花指等優美的節奏,把人們帶入到春天的氣息中,第一部分是主題音樂,旋律優美,通過加花變奏,體現了人們內心的美好情感;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奏,相比之下更加的活潑、輕快,展示了一幅春天到來、百花盛開的畫面;第三部分是廣板,它的節奏較寬,音域相對提高,顯得更加的熱情,給人一種激情昂揚的感覺,最后的尾聲是慢板,比較自由,好像是在向人們展示天色漸晚,人們的耳邊好像還在回蕩著漸行漸遠的笛聲。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和表現方式的變化,給學生展示了一幅動人的江南水鄉意境圖,讓學生在這樣的意境中慢慢感受二胡的音樂美,培養自己感受美的能力。
高校教師在進行二胡教學的時候,除了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以外,還要讓學生學會鑒賞音樂,在藝術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深刻的評價和欣賞,認識音樂的本質。學生在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本身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體驗和審美興趣就是對音樂作品情感上和審美上的一種鑒別和評價。比如有的人喜歡節奏歡快的音樂,有的人喜歡抒情緩慢的音樂,有的人喜歡流行音樂,有的人喜歡民族音樂,這就是對于音樂的不同的鑒賞。高校老師在進行二胡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給學生傳授技巧和技能,還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情感引導和啟示,讓他們體會作品的真是情感,提高自己鑒賞音樂的能力。例如我們熟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老師在講解的時候應該先介紹一下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這首二胡曲是在作者不斷地流浪賣藝的過程中,經過反復的加工和演奏最后形成的,通過深情、含蓄的旋律,抒發了作者內心的郁悶和悲痛,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學習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深刻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和蘊含的情感,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欣賞作品。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本領,在音樂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學會感受美,鑒賞美,更重要的是學會創造美。在二胡教學中,老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個性,激發學生創造美的精神,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二胡音樂是一種藝術,對于藝術作品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音樂演奏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心情感的表現過程,所以,學生不能只是簡單機械的去模仿和重復,而是要通過表演表達自己的情感,體現自己的個性和特點。老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鼓勵他們進行創新表演,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老師也要進行科學正確的引導,培養和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例如以《戰馬奔騰》為例,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這樣一幅動態視頻場景,在一片空曠無邊的戈壁灘上,一群邊防戰士騎著戰馬,揮著戰刀,風馳電掣,從遠處奔騰而來,戰馬嘶吼,地上卷起滾滾灰塵,這個時候音樂繼續。但是畫面暫時停止,老師可以讓學生想想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場景,學生在老師營造的這樣的一個情景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展開思維,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面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然后老師再開始播放視頻,就會看到戍邊戰士們為了保衛國土沖鋒陷陣、英勇殺敵,最后隨著音樂的逐漸緩慢,人們仿佛看到了戰士們勝利回歸的場景。其實在這個時候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自己想象的一個場景,然后然他們用二胡把自己想表現的場面演奏出來,學生就會把自己情感和態度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去,表現出對邊防戰士英勇殺敵的敬佩之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不斷提高自己創造美的能力。
總而言之,二胡教學是高校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技巧和技能的同時,形成和樹立正確和良好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表演中更具有優勢。
參考文獻
[1]林東坡.二胡演奏風格與審美心理原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2,02:105-109+173.
[2]林東坡.審美心理學視野下的二胡演奏與原型表現[J].藝術百家,2012,05:237-238.
[3]王靜,潘瀟璇.二胡演奏的審美心理探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05:95-98.
[4]張昭.對二胡教學的思考之——從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入手[J].樂器,2014,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