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星麟
(湘南學院音樂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高校音樂學專業(yè)以學科競賽促教學改革模式探究
廖星麟
(湘南學院音樂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類,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欣賞能力,而通過學科競賽的方式對高校音樂學專業(yè)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不僅能提高教學的實踐性,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大的幫助。文章將對學科競賽所所包含的三種不同方式加以闡述,就現階段高校音樂學專業(yè)學科競賽建設促教學改革所面臨的困難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
音樂學專業(yè);音樂教學;學科競賽
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能力、音樂欣賞能力等等,而其做為藝術教育中的一類,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的音樂學專業(yè)要使音樂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可以對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采用學科競賽的方式來提高教學的實踐性以及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
(一)實踐與學科競賽之間相結合
實踐與學科競賽相結合的模式往往由音樂教師所制定,而實踐的內容則要根據學科競賽參與的要求來設計,要保證教學時間的集中,注意其在教學中的針對性,并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問題的討論。這種模式要求對學生的數量進行控制,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選出組長,而教師則要根據教學要求和組長之間構建良好的交流關系。
(二)第二堂課以學科競賽相結合的模式
對于音樂知識而言,第二堂課可用作對知識和內容的拓展,而第二堂課與學科競賽相結合的模式則是一種更具靈活性的方式,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及參與的積極性。但這種模式實施的時間比較分散,在短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但要保證效果的持久性則需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
(三)學生主動參與的模式
學生主動參與的模式大多由班級不同、主修內容不同的學生自行組織,這部分學生不僅對學科競賽有著充分的關注,并且各成員所具備的知識內容德國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這部分學生相較于其他學生而言往往更具主見。這就要求教師能給予他們配合和指導。
首先,相關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就學科競賽在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而言,學校已然逐漸加強對其的重視,然而,就相關的政策制度而言卻仍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比如,隸屬于同一級別的學科競賽學生所獲得的競賽獎勵卻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易使學生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其次,在學科競賽的經費給付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有的學校在經費方面僅僅在賽前支付賽事組織的相關費用,學生參賽的花銷則由教師或學生先行墊付,在賽后再進行報銷,而部分學校則由教師負擔所有的費用,這給教師和學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最后,學科競賽場地的缺乏。高校音樂學專業(yè)的學科競賽學校仍無法給予足夠的場地,有部分院校所提供的學科競賽的場地是學生的教室,且要求學科競賽與同學科的課時相重合,也就是在課堂上實施學科競賽,也有一部分院校,針對學科競賽所提供的場地是院校中該時間內不被使用的空閑教室。
(一)符合學科競賽模式的制度構建
一方面,要根據音樂學專業(yè)學科內容的不同而對學科競賽進行歸類,并設定與學科相對應的學科競賽方式;另一方面,學校要根據學科競賽內容的不同來組織成立專門對學科競賽進行指導的教師小組,并根據定期開展相應的討論會。同時,學校還要更具學科競賽所代表的級別以及困難程度而基于相應的經費支持,以保證學科競賽各項工作能得到順利的開展。而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也應當設計相應的激勵制度,對學科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生可以給予獎金或者是學分作為激勵,而對于優(yōu)秀的指導教師則可以給予獎金或將成績計入到考核中,以此來對教師進行激勵。
(二)音樂學專業(yè)各學科的教學要與學科競賽相符合
以學生音樂素養(yǎng)、音樂欣賞能力、以及藝術審美能力提高為目標的利用學科競賽對音樂教學模式所進行的改革,要聘請相關的教育專家進行指導并以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增加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因此,對學生學科競賽所做的要求就可以以學生參與競賽所提交的音樂作品為基礎,轉變其形式而對學生學科作業(yè)提出相應的要求,而教師也可在學科競賽中利用真實的案例來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實踐應用能力。這種方式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種突破,也是在新課改要求下所做的有效教學改革,使高校音樂學專業(yè)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以學科競賽為基礎對教學的理念進行轉變
時代科技的發(fā)展也要求我國的教學不斷改革其教學理念來適應不斷更新的時代觀念,而作為藝術類教學的高校音樂學專業(yè),其本身具備一定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則更應當以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進行來轉變教學的理念。因此,利用學科競賽對音樂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應當轉變其教學的理念,在教學中給予這一教學方式足夠的重視,并且在學科競賽的組織中不能局限于本院校音樂學專業(yè)內學生之間的學科競賽,而應當拓寬其競賽的氛圍,除了本院校音樂學專業(yè)的學生之外,還應當和其他院校的音樂學專業(yè)共同組織創(chuàng)設學科競賽,在提高學生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通過不同院校之間的對比來發(fā)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以學科競賽提高校音樂學專業(yè)教學改革的模式,是與時代的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特點相適應的改革方式,這種方式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欣賞能力,也能通過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以學生自我展現的成果為導向對教師教學的成果進行檢驗。
[1]馮曉敏.淺談音樂教學——江西省第二屆“贛教杯”音樂學科“教學能手”競賽現場課評比觀摩感想[J].音樂天地,2012(01).
[2]任廣明,張英莉.新辦本科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學科建設——以大慶師范學院為例[J].藝術百家,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