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雅 羅 釗 張淑清
廣西警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8
?
《公安信息系統應用》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陳雅羅釗張淑清
廣西警察學院,廣西南寧530028
摘要:我國中央政委,組織部等的十一個部門提出了科技強警,培養新一代具有高素質,實戰能力強,適應現代化生活的復合型人才。《公安信息系統應用》是培養職業警察的一項基礎課程,在課程實踐過程中,更加注重實踐與理論相互聯系教學。著重培養學生具備信息化設備的基礎知識理論,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做到信息收取,信息處理和分析等的技能熟練運用。《公安信息系統應用》作為培養公安民警的基礎課程之一,我國各地公安院校積極的做出改革實踐,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化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改革教學;課程建設;信息安全
“三項建設”是“三基”工程建設的深化和延伸,重點解決軟件建設問題。為此,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深化“三基”工程建設,全力推進警務信息化、執法規范化、警民關系和諧等三項建設,進一步夯實公安工作根基,推動地縣級公安機關工作又好又快發展。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在這個爆炸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更是一種資源一種強有力的手段。誰能更快的掌握信息就能更快的占據主導地位左右著事件的發生,因此公安信息化是對現代刑警的一項重大考驗。公安信息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公安民警全體戰斗力的體現,也是提高公安民警的基礎能力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案,更是打擊犯罪偵破案件的重要手段。為了向社會地區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公安院校如何進行公安信息系統應用的課程改革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一、公安信息系統的課程規劃
公安信息系統應用的課程是公安部所下發的公安信息化應用大綱的培養要求。這是為了滿足新的時代新任務的需要,更是為了與時俱進將科技信息作為打擊犯罪者的強有力手段的需要。[1]面向本科生,專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性的基礎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系統知識并能自己動手實踐將信息系統應用到實際案例中。
二、課程建設的基本構思
(一)課程基本定位
過去公安院校也一直在開設關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礎課程,但是開設的基礎課程體系不夠健全,實踐課程開設不多。新時代新時期需要更多的信息化人才,開設公安信息系統應用課程培養高素質的公安警察,國家對公安專業的學生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培養要求[1-3]。公安院校應該盡力把公安信息系統課程建設成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的基礎課程。并且慢慢取代以往的計算機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和評估等的工作,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綜合能力[2]。
(二)對師資力量的建設
大多數的專職教師畢業后進入公安院校教學,這些教師實踐能力差,對專業技術能力方面并沒有很多的經驗。教育部沒有對這方面足夠重視,造成學生整體素質能力提不上去,資源浪費。教育的本身就是對學生加以引導,傳授經驗和知識,然而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經驗,因此公安院校更需要的是具有足夠豐富的實踐經驗知識和專業職業素養的教師。退役的一線公安民警,公安信息系統維護的人員等都是具備實戰經驗的人員,擴大師資力量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3]。因此,信息系統安全課程,應該有周期性的培養目標組織教師去實戰一線感受體驗,在訓練中應用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此外,也可以增設交流協會跟公安民警互相交流豐富課程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感同身受體驗課程教學內容,滿足公安教學內容要求。
三、改革教學方法突出特色
(一)實現教學的實踐能力培養
改變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實現多元化教學模式并進的方法。從培養目標上來說,綜合教、練、學合并的模式教育。信息系統安全需要的是能在網上追蹤信息漏洞足跡,動態ip地址追蹤等,能夠處理大量的信息對不同種類的不同網絡信息進行篩選集中整合。因此,教學模式中可以加入虛擬作戰,網絡追蹤等的實踐應用課程,以服務民眾為宗旨,以打擊犯罪為目標強化教學。
(二)將公安實踐案例加入課程模式中
為了能夠實現實踐教學,公安院校可以組織人員去公安一線調查,收集公安案例和實踐資料加入到課堂課件中。
四、改革考核方法
在現有的教務管理平臺和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教學信息應用系統建設,將教學信息化應用中的網絡輔助教學、圖書館借閱、教學管理系統、成績查詢、學分制選課等系統結合教學門戶和資源管理統一起來,推行教學信息統一認證,逐步實現學員(學生)上課考勤、實訓設施使用、教師教學檢查、教學評價、實訓室開放工作量統計、信息化教學設備儀器報修等通過教學信息卡獲取相關數據,實現使用教學信息卡完成教學全過程[4]。
根據公安部的要求對民警信息化的要求,信息系統應用的考核方式應該加入實際取得的成果考核方式。考核系統應該對學生公平公開使用虛擬實戰情況進行考核[3]。實現用考試的方式來鍛煉實踐任務,促進教學體系完善,讓學生知道基礎公安民警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和新時代的需要。力求考核方式能夠體現出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對技能的掌握為主。應該根據具體的實訓內容進行設計考核場景、實景等。
五、教材改革建設
公安信息課程是新時代的新開的課程,因此很多體系不夠完善,缺少應有的相關課程資料。根據教育部頒發大綱,課程資料應該具有公安信息應用基礎知識部分、網絡安全部分和公安信息管理部分。完善教材的內容和排版,突出教材特色和實訓內容。
教材內容應該根據實際應用的需求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而定,包含基礎知識和實訓內容。部分民警的信息系統也可以邀請一些專家進行演講增強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考慮到學生畢業后要進入公安系統工作,針對性極強的工作,排查能力不能落后,適應工作信息化等的培養要求,教材內容要豐富理論性強。
全面建設提升公安機關信息化,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公眾安全能力的必然要求。公安信息系統應用課程是公安院校建設應用發展需要、公安相關部門人才培養計劃需要加入的課程,課程建設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公安院校必須在今后的教學中,完成與公民大眾的交流,提高教學內容的正確性,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和變革教學模式,突出實戰性,為公安機關培養復合型信息化的人才。適應公安警務信息化工作需要的高級應用型,才能切實地為公安院校人才培養的職業化進程服務。
[參考文獻]
[1]靳慧云,任文華,丁偉杰.公安信息系統應用課程建設的設想與實踐[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6):114-117.
[2]侯金旻.公安信息系統應用課程逆向循環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楊明,王任華.公安信息系統應用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7(2):94-97.
[4]楊明,王任華,顧益軍.模擬公安信息應用系統在線考核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47-51.
中圖分類號:D63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292-02
作者簡介:陳雅,女,廣西警察學院信息與技術系,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羅釗,男,廣西警察學院信息與技術系,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安全;張淑清,女,廣西警察學院信息與技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