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臨
(耶魯音樂學院)
?
如何用音樂來增強詩歌的表現力
——舒伯特藝術歌曲《秋》D.954
王知臨
(耶魯音樂學院)
摘 要:詩歌的聲和音的本體是文字里內含的質素,這個質素發之于詩歌藝術,則為節奏、平仄、韻、雙聲、疊韻等表象。尋常的言語差不多沒有表現這種潛伏的可能性底力量,厚載情感的語言才有這種力量。詩是被熱烈的情感蒸發了的水氣之凝結,所以能將這種潛伏的美十足地充分地表現出來。能夠理解藝術歌曲作品是音樂與姊妹藝術(詩歌)的密不可分的關系。能結合作品表現的歷史背景與事件,完整欣賞《秋》,能感受到藝術歌曲作品的豐富表現力和強烈的震撼力;能簡述大合唱的含義。
關鍵詞:音樂;詩歌;表現力;舒伯特;藝術歌曲
中國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句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從Ludwig Rellstab的這首Autumn看來,這悲秋情節原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首短詩共分為三節。首節描繪出一副秋籠大地,萬物蕭索的頹然景象,是一段秋景的描寫。第二節雖也是在寫寂寥之景,卻已漸漸脫離了花凋葉落的秋景特殊性。愈發沉重的陰云聚集,群星遠離夜空并漸漸消失,它更突出的是一種陰冷抑郁的詩人情懷,可以看作是這首詩承上啟下的連接段,上承景物描寫,下啟情感抒意。這種悲寂的心情究竟從何而來呢?難道只是徒然生出的為賦新詞強說愁?必然不是。詩的末節給出了我們答案。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之所以滿目蕭索,一心凄涼,正是痛失所愛的悲哀心境使然。在玫瑰點綴的春日里,他曾將真心示與愛人。然而如今一切都隨風去了,在這凜風低吼的冷漠秋日里,他的玫瑰與愛都隨風去了。整首詩通過慨嘆秋日寂寥,懷念春日愛戀,使得詩人悲秋傷逝的情懷躍然紙上。
舒伯特以這首詩為歌詞創作的藝術歌曲同樣表達了一種哀傷悲寂的情緒,與原詩的精神氣質極為相似。然而詩歌以節為單位,每一節的意境及情感表達不同。藝術歌曲則以樂句為單位,它放大了每個詩句,甚至是每個詞語的細微的情感變化,通過頻繁變化的和聲色彩與調性更替賦予了文字所難言的細微情緒起伏。以此重塑原詩的意境,甚至再度表達出原詩所不曾達到的情感深度。
這首藝術歌曲以分節歌的結構寫成,整首樂曲建立在e小調的基礎上,鋼琴伴奏織體以流動的十六分音符貫穿整曲,仿佛流淌的秋水,涓涓逝去永不再回,更顯凄清。除去鋼琴前奏與尾奏可分為五句。前兩句中后句是對前句的模進。第三句可分為兩小句,后半句是對前半句的重復,音樂上樂句的重復往往具有強調的作用。
歌曲的戲劇性出現在第14小節,剛剛穩定的e小調調性中出現了一個的降低根音的II級六和弦(那不勒斯和弦),它帶入了大調明亮的色彩。而后緊接的K46和弦及屬7和弦迫切地渴望終止,然而本該出現的e小調主和弦卻戲劇性地被導七和弦代替。出人意料的減7和弦使得樂曲的緊張感猛增,極具張力。隨后樂曲轉入f小調,直到第19小節才重新回到e小調。
原詩每節只有四句,舒伯特卻為唱詞寫了五個樂句。這也正是如上所述的戲劇性的調性與和聲安排的目的——即將每節詩的末句重復一遍。這使得歌曲具備了原詩所無法到達的一詠三嘆的藝術效果。這也無形中強調了詩中每節的最后一句,回頭品讀,確乎發現這三句以相同句式表達的詩句具有了更強的藝術感染力?;ǘ滹h零,希望遠離,愛情消逝,這是何其悲哀!下面附中英文歌詞。
歌詞:
Herbst
Es rauschen die Winde so herbstlich und kalt;
Ver?det die Fluren, entbl?ttert der Wald.
Ihr blumigen Auen! du sonniges Gru?n!
So welken die Blu?then des Lebens dahin.
Es ziehen die Wolken so finster und grau; Verschwunden die Sterne am himmlischen blau!
Ach, wie die Gestirne am Himmel entfliehn, So sinket die Hoffnung des Lebens dahin!
Ihr Tage des Lenzes mit Rosen geschmu?ckt, Wo ich die Geliebte ans Herze gedru?ckt!
Kalt u?ber den Hu?gel rauscht, Winde, dahin!
So sterben die Rosen der Liebe dahin.
— Ludwig Rellstab
該音樂作品充分表現了歌詞的重要性,尤其表現了詞意、鋼琴伴奏和樂曲之間的相互協調,營造出了獨特的“舒伯特藝術歌曲”。舒伯特在創作上的創新對德奧藝術歌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所代表的德奧浪漫主義的歌曲從此在世界音樂中獨樹一幟、經久不衰?!?/p>
[參考文獻]
[1] 胡澍,谷穗.透過聲樂套曲《冬之旅》淺談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演唱[J].科教文匯,2007,01:182.
[2] 劉妹.論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與藝術表現[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105-106.
[3] 吳兆嬡.浪漫主義時期的詩歌與激情——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及伴奏特[J].藝術教育(學術論壇),2005,0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