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光
(合肥市演藝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
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對聲樂訓練的意義研究
閆曉光
(合肥市演藝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人類聲樂藝術寶庫中的經典之作莫過于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其備受大眾喜愛且是中外歌唱家最喜愛演唱的曲目之一,更重要的是其引起了世界各國音樂學院的重視,成為了聲樂專業的必修課,是美聲唱法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聲樂訓練;美聲唱法
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是誕生于17世紀到18世紀意大利作曲家創作的聲樂作品。幾乎每位系統學習美聲唱法的人都要進行大量的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的特點為:聲色純正優美、合理把握聲音的連貫性、對統一聲區的“過度音”能有效的解決、注重聲音的靈活性、控制聲音力度的變化。美聲唱法的所有技巧都涵蓋于其中,是演唱者發展音質與學習美聲的通用教材,其功效是其它時期聲樂作品都不可比擬的。
意大利語被稱作最適合唱歌的語言,由于意大利語言重開口的母音,主要由五個原音組成,閱讀起來吐字輕柔,正確的發音使聲音一直處在飽滿的美聲狀態之下。幾乎所有的意大利詞匯都以原因結尾,加強對意大利詞匯的練習,能夠增強意大利語元音發音的記憶。其次,清濁輔音的區別、二合音,三和音、雙輔音的讀法的問題都是意大利語十分注重的,原汁原味的美聲歌唱正是來自對這些細節的重視,初學者所面對的這些問題都可通過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來解決。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為視頻音響的共享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途徑,規整的結構和短小的篇幅是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的特點之一,對于每個作品,我們都有較充裕的時間與精力去練習讀音,必須保證閱讀時能保持純正的意大利語發音,只有在自然而然的朗誦狀態下,才能將自然的歌唱藝術展現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美聲發揮到極致,這就是所謂的先學會朗誦再歌唱,使藝術與自然在最理想的平衡狀態下。
(一)把握聲音的連貫性
巴洛克時期線條清晰、準確的旋律的特征同樣蘊含于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之中。所以,美聲學派的歌唱的基本技能與藝術標準是聲音具有圓滑旋律線條和連貫性。英國聲樂教育家凱薩利曾說:“要像一個偉大的提琴家演奏美妙的連音那樣,唱歌要像用弓弦撫弄琴弦——樣用母音—樂音撫弄旋律并讓母音—樂音沿著氣息的溪流流出來”,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正是訓練了音符與音符間的連貫性。
(二)打造出優美純正的音色
美聲學派始創于17世紀,其最大的追求體現在音質的抒情與優美,這也是美聲學派的藝術思想與美學原則之所在。古典意大利歌曲曲調抒情、自然、飄逸,典雅與純凈的音色是其對音色的要求,這些聲樂作品的節奏十分平穩、速度和緩、旋律行進在音色的中聲區(中聲區的音色最自然、飽滿、松弛),如《雖然你冷酷無情》等代表作。通過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有利于幫助初學者對氣息和聲音搭配的掌握,能將自我最優美的音色發揮到淋漓盡致。
(三)對聲音的靈活性十分重視
對聲音靈活性的重視和強調訓練嗓音的靈活性是17、18世紀美聲學派的突出特點之一。彼德·托西歌唱家認為美聲因其勻稱、音準、流暢等而備受喜愛,一個歌唱家的演唱才能多半源于其嗓音的靈活性。花腔女高音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唱好裝飾音和跳音,這也是其他聲部所必需的基本功訓練。就聲樂技術發展層面來講,其有利于加強與鞏固頭腔共鳴,擴展音域,使聲音的轉化明亮集中。特別是對于那些歌唱者的嗓音負擔過重,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對喉部肌肉緊張的問題能夠有效的解決,得到的聲音靈活自如。
(四)解決統一聲區的“過度音”
美聲技術的進一步升華體現在一首聲樂作品無論音階如何變化而音色始終保持完美性與一致性,其前提條件必須把過渡音的發聲技巧解決好。聲區與聲區間的一個或幾個銜接音就是過渡音。一般來講,若想學會歌唱必須先學會如何掌握換聲過渡音的轉換。一首歌曲的旋律逐漸向上到換聲區時,其代表了由中聲區的混聲過渡到高聲區的假聲。初學者要運用好混聲的真假聲,掌握好呼吸的力道,將聲音在不同的聲區中發揮到十分統一的音色之中。古典意大利聲樂作品中音階或半音階的旋律有很多,能有效的解決統一聲區的“過渡音”。
(五)對聲音力度的變化進行有效的控制
展現歌唱旋律優美動聽的主要依賴于聲音力度的強弱變化,也是美聲備受重視的訓練內容之一。氣息沖擊力的增減決定了弱音、強音和漸強、漸弱的控制,就是說其控制源于腹部肌和橫膈膜所產生的氣息。意大利古典聲樂歌曲《阿瑪麗莉》,尤其是這首歌曲的最后幾小節,可謂是聲音與氣息力度控制的代表作。
十四、十五世紀時期的意大利,是歐洲最先進的國家,且同時是歐洲的文化中心,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遠早于其他歐洲國家,這就意味著資產階級和思想的產生。幾乎每一個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的背后,都蘊含著一個故事,歌唱出不同的情感,作品中正面的主人公人物,勇于挑戰封建的枷鎖,脫離了視財如命的資產階級,大膽的追求戀愛自由。如:選自《戀歌》的《阿媽麗莉》,其歌詞內容簡單直白,將音樂與詩歌完美融合在一起,表現出了真摯的情感,充滿了魅力的人文主義。
總之,對意大利語準確發音的學習與掌握,是聲樂訓練不容小覷的重要內容。古典意大利聲樂作品,大多屬于短篇幅,且速度平穩,字與旋律的配搭相對平整,多數屬于一音一字的搭配結構,對發聲、咬字、語感及吐字的正確掌握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初學歌唱者來講,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歌唱問題,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十分符合美聲初級訓練的要求與內容。因此,演唱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對聲樂訓練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娜.意大利古典聲樂作品演繹之研究.山東師范大學,2012.
[2] 張露.芻議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的藝術特征——以歌曲《我親愛的》為例.黃河之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