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玲
(江蘇省儀征市月塘中心小學,江蘇 揚州 211412)
音樂課堂 神采飛揚
周曉玲
(江蘇省儀征市月塘中心小學,江蘇 揚州 211412)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互動是教學靈魂。怎樣才能讓你的課堂散發出活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你的課堂上盡情展現自己的能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消化吸收知識呢?這是一個需要好好動腦筋去思考的問題。
音樂課堂;課堂互動;教學
(一)合理安排課堂引導
“引導”是一種藝術,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一些好的課堂組織引導能夠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于參與課堂的各項活動,只有擁有這門藝術,學生的興奮點才能被調動起來,課堂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音樂《金孔雀輕輕跳》一歌,課堂引導時,我安排欣賞西雙版納民俗風情圖片,將學生帶入傣族人們的生活中,接著我唱了一首謎語童謠:“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像把扇,展開人人愛。”讓學生猜一猜這個謎語,引入孔雀,出示今天所學習的歌曲名《金孔雀輕輕跳》。這樣的一步一步引導,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將傣族、孔雀等關鍵詞帶進課堂,為學習歌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創設課堂情境
掌握情景教學藝術的教師是極具教學智慧的,他們懂得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懂得如何感染學生的情緒,懂得如何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最大的特色就是鉆研出一套適合學生呢的新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這種教學法能讓學生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并受到情緒感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以情入境、情境交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音樂《村居》一歌時,我帶領學生坐上音樂的小火車出發郊游,結合柳樹、黃鶯、風箏等景色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畫面感,引導學生說出旅途中的一路風景,展開聯想說一段話,很多學生均能說出“小草、小鳥、柳樹、孩子、風箏……”等等詞語,在這樣的情境中,我又激發學生用你所看到的風景關鍵詞,聯想一首古詩《村居》,結合歌曲播放,給學生一個合適的情境,激發興趣,不僅有效實現了課堂互動,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善于提問是教師教學藝術的主要表現之一,善于啟發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主要組成因素。課堂上常有這樣的情形,教師發問后,學生無動于衷,或者答者寥寥。面對這種情況,如果善于導答,學生就會排除障礙,提問便會成功;否則就會歸于失敗。
根據學生以上不同的表現,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選擇運用以下方法。
(一)激將法
常言說:請將不如激將。有時教師苦口婆心地勸導,學生可能無動于衷,而一句激將,卻歪打正著,激起一些爭強好勝心較強的學生發言。如:“我們班50多位同學,平時個個聰明伶俐,思維敏捷,今天這個簡單的問題還能難得住嗎?×××,你來試試?”通過激將,把學生推向答問的前臺。
(二)鼓勵法
在答問出現冷場后,用激情的話語直接鼓勵學生回答。如:“我知道大家都在認真思考,已經有好幾位同學躍躍欲試了,看誰先舉手?很好,×××,你來說。”既充分發動積極性,又指名預先設計提問的同學回答,點、面都照顧到了。
(三)定向法
有時教師提出的問題較大,與學生的年齡和知識不太相符,學生想答又答不得當,或一時卡殼,這時教師可及時調節、縮小或限制范圍,或指明思考方向,以便幫助學生排除障礙,確定思維方向,迅速而準確地達到思維目標,完成答題。
一切知識的獲得離不開興趣,學習也是如此,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經歷引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互動,以情感打動學生、啟發學生、教育學生。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音樂《游子吟》一歌,老師在引導時這樣說:“同學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你影響最深的人是誰?”說一說你與父母之間深深的親情,尤其說一說母親與孩子之間發生的一些感人事例,通過回憶、講述,讓孩子們回想自己與母親一起的點點滴滴,濃濃的親情彌漫在整個教室,其實如此平凡的小事,都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里,結合古詩《游子吟》的朗誦,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親情之花在學生的心頭綻放,整節課其樂融融,教學效果甚好。
表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恰當的運用表演,不僅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感悟和內化,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習成為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常見的課堂表演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故事式表演(表演小角色)
例如教學二年級音樂《兩只懶烏鴉》一歌,開頭就講了烏鴉兄弟的故事,兩個懶烏鴉,哥倆互推脫,兩個不筑窩,凍得打哆嗦。歌曲一學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通過合作創編動作與臺詞,與同伴表演,既培養的合作意識,又鍛煉了學生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二)創編式表演(創編小歌詞)
例如教學二年級音樂《夏日的雷雨》一歌,學習歌曲結合猜謎語的形式,進行歌詞創編。天空中一閃閃,什么光發亮,天空中轟隆隆,什么聲音響,天空中嘩啦啦,什么落下來。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喜歡猜謎語,通過游戲表演,達到創編歌詞的目的。
喜歡表演是學生的天性,主體教育論認為:好表現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點。從課堂實踐看,學生的表演欲特別強,他們喜歡表演、渴望表演,把表演當作一種游戲。表演讓課堂形式多樣,氣氛活躍,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更輕松掌握了教學內容。
周曉玲(1981—),女,江蘇儀征人,漢,本科,一級教師,江蘇省儀征市月塘中心小學,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