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仁其木格(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
論述蒙古舞地域特征與藝術表現
那仁其木格
(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內蒙古烏蘭察布012000)
【摘要】蒙古舞是我國民族舞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舞以其獨特的民族特征和風格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蒙古舞的形成離不開地域決定的原因,地域性使民族舞蹈的理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傳統民族舞蹈增添了別樣的風采。目前,全球一體化發展迅猛,高度的信息化為民族舞蹈的發展創造了很多機遇,但同時民族舞蹈的發展趨勢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例如民族舞蹈的個性風格的發揚等。本文以蒙古舞蹈民族文化為背景分析蒙古舞的地域特征和藝術表現手法,以求對蒙古舞的創新性發展提供現實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蒙古舞;地域特征;藝術表現;研究分析
地域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它對于人類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蒙古族常年居住在草原上,他們常看到雄鷹翱翔、大雁南飛、駿馬飛馳,由于蒙古族人民生活地域的特殊性,他們的生產生活多以上身和手部的動作為主,地域性對蒙古舞風格的影響十分明顯:
(一)地域性對于蒙古舞體態的影響
蒙古族人生活的地域決定了他們民間舞蹈的風格,蒙古民族舞蹈的舞姿給人很粗獷豪邁的感覺,動作主要以肩部、臂部等基本動律為主,蒙古舞的動作類型多,動律韻味突出。肩部動作是蒙古舞的基礎,也是蒙古舞的重要標志。從整體來看,蒙古族舞蹈用頭、軀干、下肢構成梯形傾斜狀態是蒙古舞的主要形態。蒙古舞注重通過呼吸帶動步伐,充分表現出蒙古族舞蹈豪邁、端莊的藝術特征。蒙古舞充分記錄民族特性,以舞蹈作為標識強化與其他民族的區別,通過舞蹈強化本民族的凝聚力,傳承了本民族的文化。蒙古舞蹈充分體現出人們對勞動經驗的傳承,舞蹈是從日常勞作和生活中總結的表現形式,地域因素造就了蒙古舞蹈體態動律與其他民族的區別。
(二)地域性因素對舞蹈動作的影響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他們起初的活動范圍很小,人的力量與大自然相比很渺小,馬匹使用擴大了他們的活動范圍。蒙古人民的日常行動離不開馬,馬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大變化,日常生活、打獵戰斗都離不開馬。因此,蒙古舞中有很多與馬相關的動作。“馬步”就是形象地模擬馬的姿態和動作,馬步可分為五類:輕騎馬步、輕跑馬步、奔馳馬步、刨吸馬步、技巧馬步。這些馬步動作節奏快、變化多。蒙古廣闊的草原,形成了人們粗獷豪邁的性格,蒙古人民喜歡摔跤,所以在舞蹈中有很多與摔跤有關的動作,摔跤的情節被人們創造性地藝術化。由此可見,地域特點對舞蹈動作的影響很大。
(三)地域因素對舞蹈道具使用的影響
隨著蒙古舞蹈的發展,舞蹈表演道具也發生很大的變化,節日時,人們熱情奔放、隨性地唱歌跳舞,通過敲碟、碗、盅、筷子等形式來表達情感和打響節奏,自然流露出節日的歡悅情緒,后來就出現了很多把碗、碟、盅、筷子都當作道具的舞蹈形式,“盅碗舞”和“筷子舞”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舞蹈,動作隨性,舞者現場即可即興發揮表達情感。
(四)地域性對蒙古民族舞發展的影響
蒙古族人民長期居住草上,地域性特征賦予了蒙古舞藝術創作的靈感,也對蒙古舞的題材選擇、音樂配合、風格等形成產生重要影響。蒙古男性豪放、粗獷,女性形象溫雅、健美、端莊,二者對比鮮明。蒙古舞將男女性格融合成為蒙古舞藝術表現的主流,形成了蒙古族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其次,當代對傳統蒙古舞的發揚有許多閃光點,有很多創新性的發展,隨著時代變化,蒙古族現在大多定居生活,由畜牧業向農牧業轉型,人口激增,人們為了解決發展問題,開始墾林開荒,引起了土地沙化,影響了蒙古舞其原生態保持,所以發揚傳統舞蹈文化十分必要。
(一)舞蹈表現的情感質樸,內容積極向上
藍天、牛羊、馬群,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是蒙古的獨有標志,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蒙古民眾擁有源于自然的生活狀態,這為蒙古舞帶來深刻的影響。蒙古族以游牧生活為主,他們對大自然的供養非常感恩,他們將對自然的感恩和領悟融入到舞蹈創作中,使蒙古舞的主題、動作、情感和內涵都與自然產生聯系,所以,蒙古舞離不開草原生活,開闊自然的草原環境使蒙古族人形成了開朗質樸、熱情奔放的性格。從蒙古舞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然天成、積極向上的思想特征,蒙古舞以牧民日常生活為主題,所有的動作都是從牧民生活場景提煉出來的,動作形象、經典,能夠充分體現蒙古民眾粗獷英武、激昂向上的精神氣質,通過舞蹈動作,觀眾可以體會到大草原的壯美場景。
(二)蒙古舞動作多種多樣,充分展現舞者體態美
蒙古舞以造型豐富、體態多樣而著稱,與其他舞蹈形式一樣,蒙古舞造型和動作技巧都是以表現舞蹈精神為主,蒙古族素來有“舞蹈民族”的美稱,蒙古族人放牧時的拍手、頓足等基本動作,騎馬時的馬步和姿勢,宴席時敲碗、載歌載舞的動作等,都可以作為舞蹈的動作,構成蒙古舞最基本的造型與姿態。作為草原文化的重要內容,蒙古舞的許多動作都帶有鮮明的草原特征,例如,蒙古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馬步,具有較強的模仿性,這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表現出舞者的體態美,在不同的舞蹈中,舞者通過動作變化表達出不同的情感。
(三)蒙古舞節奏鮮明,獨具韻律
舞蹈是舞者表達情感和內心體驗的一種方式,人們會利用動作力度的輕重、動作幅度的強弱來體現動作。例如蒙古祝酒舞中有趟步和拖步的動作,在趟步時,舞者要用呼吸引領手部動作,并在拖步時,控制好身體的協調性,強化舞蹈動作的節奏感,增強舞蹈的立體化效果。
(四)蒙古舞意境悠遠,獨具內涵
舞蹈是用身體語言來進行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蒙古舞也是如此,蒙古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賦予了蒙古舞更豐富的情感內涵。蒙古舞的動作和造型帶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性質,例如,蒙古族對鷹的崇拜思想導致他們在舞蹈中有許多模仿雄鷹的動作。蒙古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開大合、舒緩大方,這與蒙古族圖騰文化和地域影響是分不開的。
綜上所述,蒙古舞蹈有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們是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蒙古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研究為基礎,加強與異域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與溝通,走民族舞蹈文化創新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李霄凡.試論蒙古族舞蹈之韻味及其體現[J].北方音樂,2015(21).
[2]劉成菊.蒙古族舞蹈審美特征探究[J].大舞臺,2014(12).
[3]李會子.談民族舞蹈藝術形式與民族文化之間的聯系——以蒙古族舞蹈為例[J].音樂生活,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