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華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淺談鋼琴演奏中的音樂處理
——以肖邦《d小調波蘭舞曲》為例
劉天華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演奏鋼琴需要將技巧與音樂表現完美結合,技巧只有在為音樂服務的時候,才顯示出它的意義和價值。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豐富的音樂表現力來自你的積淀、你的靈感等方方面面。有了它,你的演奏便不在單調。對于肖邦的音樂更是如此。本文以肖邦為例,通過李云迪的客觀評價、自我親身實踐的感悟,帶領大家了解肖邦音樂的真諦。
音樂處理;內心情感;表現;肖邦音樂
鋼琴作為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技巧固然重要。但光有技巧上的高超是不足以感染別人的,還應該有流淌于內心的音樂。技巧只有在為實現崇高的、為音樂的藝術表演的目標服務的時候,才顯示出它的意義和價值。如果你只會機械地彈音符,那么你永遠都是一個琴匠;一名真正的鋼琴演奏家,需要有技巧做支撐,在此基礎上,更多的是一種豐富的音樂表現力。這種表現力源于我們對曲子內涵的理解,對作曲風格的深入挖掘。當然,它還離不開一種音樂靈感。這種靈感來自于方方面面。一次旅行、一部經典、一回美食,都有助于擴展我們想象的空間。當你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你的演奏風格便是有個性色彩的。鋼琴的魅力在于,你想要什么樣的音樂,它都可以滿足你,關鍵是我們要懂得如何把演奏、內心與音樂聯系在一起。
表現音樂最基本的要素有四個方面:特性、力度、對比和樂句。首先,抓住音樂特性是表現音樂的關鍵。特性大致分為抒情類、活潑類、精神類、激情類四部分。對于抒情類的音樂,表現上要抓住其歌唱性特征,使聲音柔和優美。如圣桑的《天鵝》,旋律極其優美,描繪出天鵝在湖面上高貴的姿態;活潑類音樂節奏較快,聲音上應明亮輕巧;精神類音樂表現人的精神氣質和風貌,聲音應渾厚;激情類音樂是最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高潮部分應表現出一種燦爛輝煌和磅礴氣勢。其次,力度處理是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一首曲子的彈奏應強弱分明,不能沒有層次感。例如,音的上行模進一般是漸強的上升趨勢,反之則是收縮的減弱趨勢;音樂向高潮推動,往往伴以漸強,高潮處力度強,展現激情與寬廣,高潮之后減弱恢復平靜等等。我們還可以根據對音樂特性的理解來運用力度的處理。如進行曲一般是堅定有力的,搖籃曲是輕盈優美的,夢幻曲是虛幻朦朧的等,這里面都包含著力度的內涵。再者,運用對比是一項重要原則。例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用低沉柔和的三連音開頭,整個樂章籠罩在一個充滿夢幻的意境里,淡淡的,又有一點哀傷。第三樂章則似暴風雨來臨之勢,強而有力,與一樂章風格形成明顯對比,力度上對比也更為鮮明??傊?,沒有對比的變化,音樂會變得平庸無味、毫無生氣。最后一點,表現音樂要從樂句做起。我們必須學會以音樂的走向與和聲結構劃分樂句,表現音樂要把音樂的結構講清楚,如起承轉合;同時,要有音樂語氣,就像說話一樣,有停頓、有呼吸。
肖邦的音樂處理尤其凸顯了以上方面。之所以提到肖邦,是因為相對于輝煌的演奏技巧,他的作品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肖邦是19世紀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被譽為“鋼琴詩人”。他的作品感情樸實,和聲豐富多彩,結構靈活自如,有飄若游絲的夢幻詩意,也有富裕激情的愛國熱忱。舒曼曾評價他的作品為“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的確,肖邦的音樂風格是獨樹一幟的,即便你有著精湛的演奏技巧,但如果你誤解了肖邦,把他彈成了李斯特,那也與他的本意背道而馳。
我認為演奏肖邦音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音樂的橫縱向處理。對于作品中緩慢的、充滿幻想的抒情部分,要橫向做拉長線條的處理,多用指面觸鍵,使聲音柔和寬廣;反之,一些歡快的部分,要彈的俏皮一些,感覺聲音向上走,多用指尖觸鍵,使聲音清晰明亮,有顆粒性。
2.踏板的使用。肖邦作品中踏板的使用也是十分講究的。隨著音樂逐漸進入高潮,踏板踩的程度也可以由淺入深。適當的烘托會渲染一些氣氛,但過多使用也會破壞作品的美感。
3.器樂性與聲樂性相結合。郎朗曾說,演奏肖邦音樂時要將聲帶附于手上。這是說,肖邦的音樂是具有歌唱性的,我們應像唱歌一樣去詮釋他的作品,激發內心深處的共鳴。
4.強弱對比要鮮明。要用意念去控制自己手指觸鍵的力度。要做到“強而不僵,弱而不懈”。即使是弱的地方,指尖也要始終是積極的。
5.要有呼吸、有停頓。彈琴就和唱歌一樣,要有呼吸。這樣吸足一口氣后,才有力氣彈好下一個樂句。
6.豐富的想象力。肖邦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音樂評論家希普曼說:“肖邦的作品,無論從整個基調,還是從引人入勝的音色,以及充滿激情的表現力來說,都是浪漫主義音樂的最好代表?!彼囊魳肥呛畹?,感性重于理性,這就需要我們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去多了解他的背景、個人風格、人生經歷,并將這種感悟與自身理解結合起來,為更好表現他的音樂鋪墊。
通過演奏肖邦《d小調波蘭舞曲》,讓我加深了對其音樂的理解。這部作品是肖邦少年時代的作品,作品為宮廷而作,風格精美華麗,有貴族氣息。剛開始彈奏時,我為了追求表面的效果,彈奏的過于自由浪漫,而忽略了節奏節拍的嚴謹性,老師就告訴我音樂是嚴肅的,不能太過于感性;有一些雙音屬于技巧性部分,我的手指顆粒性不強,老師便讓我用四音一組或五音一組、先斷后連的方法來練習。在音樂處理上,因為這是一首有變化的中段的回旋曲式,所以前后兩段一樣,老師告訴我風格是莊重肅穆的,連線部分要彈得連貫,有歌唱性,但不能彈散。中間部分強弱對比要明顯,好像左右手在對話,音樂銜接要自然,不能突然有重音。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現在我對這首曲子能夠較完整的把握,演奏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肖邦作品的精髓也不斷感染著我。
相對于別的鋼琴演奏家,我更欣賞鋼琴王子李云迪對于肖邦音樂的詮釋。李云迪在18歲時就獲得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再加上他與生俱來的古典浪漫氣質,他因此被稱為“中國的肖邦”。在他的指尖下,一個個優美的音符如水般流淌。他將鋼琴的魅力完美地展現出來。在一次采訪中,他談到他眼中的肖邦,他說,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肖邦的音樂是憂郁的,但其實他的音樂是富有激情的,只不過他是以一種委婉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源于他強烈的愛國熱情。中國的傳統思想是儒家思想,強調柔中帶剛、剛中帶柔,這種思想很適合演以肖邦詩意的音樂。我能感受到李云迪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也許正是因為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對肖邦的深入研究,才使他擁有了個性化的演奏風格,更加接近肖邦創作的本真。
以上是筆者對于肖邦音樂的一些看法。每個作曲家的創作手法都不盡相同,我們應該在學習中不斷去探索、去嘗試。如果你只是單純地敲擊鍵盤,那么鋼琴對于你來說永遠只是一個機器;而如果你用心靈去感受它,你會發現,它就像是我們靈魂的伴侶,語言窮盡之處便是音樂開啟之時,你彈的每一個音符,里面都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做過的夢、愛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