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旭(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韓 旭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摘要】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也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面對這些變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時代的發展以及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音樂教育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我國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還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比如,對于音樂教育的不重視,音樂教師的嚴重缺編,學生對于音樂課不感興趣等等,這些因素大都對農村小學音樂小學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桎梏。如果這種現狀不能得到最根本的改變,那么農村小學音樂教育肯定不能夠得到其應有的發展,這樣只能使得城鄉之間在音樂教育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對于提高整個國家的音樂教育是十分不利的。本文首先對目前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剖析了農村小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課;興趣
在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小學是教育的起始階段,音樂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年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以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音樂教育對于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念、培養高尚的情操意義重大。而要使音樂教育能夠落到實處,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從目前農村小學實際來看,學生之所以對音樂課不感興趣,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客觀原因
1、學校的實際情況所導致
在廣大農村小學,由于地處偏遠,學校在音樂教學的設施配備上還相對不夠齊全,在師資方面也是比較薄弱的,尤其是一些特別偏遠的學校,只有幾名教師,而且這些教師中根本沒有任何人懂音樂,更不用說教音樂了。音樂課不能開展在這些學校是一種常態,更不用談教學效果了。另外,通過相關的調查顯示,在很多農村的小學之中根本沒有專用音樂教室,即便有也是破舊不堪,在音樂教學設施以及樂器方面也不齊備,學生沒有相應的樂器使用。
在廣大農村小學, 音樂教師的整體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所謂一名專業音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各種經驗教訓進行全面地總結,同時對于自己的專業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深入到音樂作品中去,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與創作此首作品的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將樂曲中的旋律通過自己的情感在具體的教學中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聲情并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這種感染下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全身心地來感受音樂所帶給自己的那種魅力。但是從目前農村教學的情況來看,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鳳毛麟角。教師在課堂上無法讓學生對作品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那種大一統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音樂的不同需求,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不能夠被調動。
2、教育理念尚未轉化
雖然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的時間,在教改的推動下,廣大農村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但是由于培訓力度依然跟不上,所以有一部分教師在教育觀念上依然處于原始的定格,認為只有語文、數學這才是學生學習重要的學科,而音樂學習則可有可無。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們便會搶占音樂課的時間來上成語文或者數學。這樣一來,原本應該開心、快樂、欣賞美的學科便被所謂的主學科所占據,音樂慢慢從孩子們的腦海中淡忘,直至完全忘記。
3、家長思想因循守舊
作為每一個家長而言,他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將孩子送進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女子能夠出人頭地,農村的家長則更甚之。他們的傳統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村走向城市去工作、生活,所以學習成績成了他們唯一的目標。至于音樂等一些課程,他們認為根本不重要,上音樂還不如上成語文、數學,這樣孩子還能夠提高成績。
4、學生的認識尚有偏差
在廣大農村地區,學生的家長接受教育程度不高,整體素質也不高,所以受到教師以及家長傳統思想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也感覺音樂課不過是學校在課表上安排上的一節課而已,至于上與不上根本無所謂。尤其是他們認為音樂課在期末以及升學考試中又不考,所以還不如上成語文、數學。因此就出現了在有的學校的音樂課上,學生不管老師講什么,自顧自地寫語文或者數學作業。當老師詢問其原因的時候,一部分同學便給自己的找借口,比如自己缺少音樂細胞,不是學音樂材料,對于音樂根本不感興趣等等。
4、學校的評價體系相對單一
在小學階段,音樂并不是應試科目,因此很多學校對于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學習情況根本沒有采取任何評價方式,一般都是讓教師自行來進行評價。而且對于音樂課學習效果也為采取任何監測措施,這就導致了教師、學生對于評價的不重視。
(二)主觀原因
1、音樂教師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導致學生不感興趣
在很多農村的音樂學校,我們發現在音樂課上,對于新歌的學習,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是教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的傳統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呆板,沒有絲毫的趣味性,學生長時間地處于這種學習情境中,自然很難興趣高漲。另外,在樂理的講解方面,老師講得比較深奧,不利于小學生的理解,有的學生根本一點都聽不懂,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所以學生自然不感興趣。
2、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枯燥
目前農村小學音樂教材大部分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對于教材的編寫,我國傳統的民族的涉獵并不是太多,那些比較高大上的國外作品又不容易理解,而其他的一些歌曲學生又覺得離自己太遠,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很多音樂欣賞,大部分都是國外作品,比如一些歌劇、藝術歌曲之類,有一些連教師自己都不感興趣,更何況學生。筆者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到,學生大部分都對課本外的流行歌曲感興趣,但是老師卻根本不教,老師讓他們學習的歌曲以及一些賞析的曲目學生也知道都是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品,有的甚至已經流傳了上百年,但是他們表示這些自己根本聽不懂,也不能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因而不能夠與作品產生共鳴,興趣就更談不上了。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得學生慢慢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在音樂課上得不到快樂,倒不如寫寫作業更加實惠,這是大多數學生的真實想法,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
3、授課重技能輕素養
在廣大農村地區,相當一部分音樂教師對于音樂教學在理解上尚有偏差,他們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音樂技能以及技巧的培養過分看重,因而對于學生在音樂學習能力、人文素養以及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培養忽略,這就導致了音樂教學陷入了誤區之中,因而學生自然不感興趣。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導致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作為音樂教師并不能解決,這需要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學校來進行操作,但是課堂作為主陣地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筆者就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來對如何提高學生音樂課的興趣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改變唱歌方式激趣
如前所述,現在在農村的音樂課上依然采用的是教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的教學方式,學生感覺枯燥無味,興趣索然。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現狀必須要改變。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參與者與指導者,因此師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與合作的關系。作為教師,一定要蹲下來與學生進行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夠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小雨》這首歌曲的時候,給學生創設了春姑娘來到人間的情境,教師來扮演春姑娘,學生們來扮演可愛的小雨。在學唱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唱“小雨小雨”,作為小雨的學生們則齊唱“沙沙沙,沙沙沙”,將小雨那種細密的感覺唱了起來。這樣一種唱歌方式,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教師不再高高在上,滿身光環,而是真正參與到了教學之后之中,學生的興趣點一下子便被激發了,教學效果自然也不一樣。
(二)更新教學方法激趣
對于農村的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在入學之前也對音高、節奏等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并未接受過聽辨等方面的訓練,因此在唱歌之時肯定會發生諸如節奏不穩、走音的情況,針對這些具體而現實的問題,作為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及時來培養他們對于音高、節奏等方面的概念,繼而為其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以,在我們平時的音樂教學中,一切音樂的教學任務都必須要依靠學生的挺舉能力。從這個角度來進行分析,聽覺訓練在學生的音樂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歌唱、欣賞亦或是在學習音樂知識以及技能的時候,都應該著力來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而在具體的教學中,采用游戲法是最能夠技法學生興趣的。例如,在高音區的演奏時,讓學生將自己的雙手用力向上舉;中音區則要求他們將自己的雙手放在腰部;低音區則讓他們將雙手自然下垂。這些在聽音訓練中的游戲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卻形象生動地讓學生進行了聽覺訓練,對于高音、中音、低音的把握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三)培養創新能力激趣
音樂是一門創造美的藝術,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給學生創造的時間以及空間,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與探究,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將音樂課的學習與游戲以及舞蹈進行密切結合,這樣就能夠讓那些原本枯燥的樂理、概念等變成孩子們喜聞樂見、感興趣的游戲、舞蹈,更加地具體形象,他們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以及理解。輕輕松松在音樂王國中漫步,感受音樂所具有的那種獨有的魅力,學生怎么能夠不感興趣?
當然,在表演的時候輔以一些小道具是必不可少的。道具的制作不必非得教師親自動手,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引導他們自己親手來制作與樂曲有關的道具,設計來設計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進行舞蹈創編,將樂曲與舞蹈進行有機融合,然后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生動地表現出來。這樣,原本枯燥的課堂由于有了孩子們的創造而變得熠熠生輝,孩子們在這樣的音樂課上使用保持著一種亢奮的狀態,興趣盎然,教學效果自然也是非常好的。
(四)更新評價方式激趣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任何一個賞識的眼神,任何一句鼓勵的話語,甚至是微微點點頭,給學生做一個熱情的手勢,都會讓學生充滿無限的驚喜,孩子們是非常容易滿足的。在音樂課上,教師的賞識以及鼓勵是學生學習興趣最大的支柱。但是,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一定要明確音樂并不是唱歌課,如果僅僅以一首歌曲來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判定,這勢必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作為教師通過更新評價方式就能夠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比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演唱,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各種打擊樂器來進行演奏,還可以讓學生盡情地表演。這樣,學生就不再僅僅局限在唱歌上,他們的參與熱情更高。
(五)多學科融合激趣
小學的音樂教育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動的,所以應該將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巧妙地融合,這樣就能夠在短時間內來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以及審美素養。可以將美術融合到音樂教學中,學完一首歌曲之后,可以讓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來,增強他們對于這首歌曲的理解;可以將故事融合在音樂教學中,故事是最吸引學生的方法之一,教師可以將歌詞的內容編成一個生動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然后再將故事的內容唱給他們,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作為音樂教師,一定要在課前認真備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帶給孩子們各種不同的音樂體驗,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杜偉祥.關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反思與對策[J].黃河之聲,201,03.
[2]楊瑜艷. 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之思考[J].才智,2014,15.
[3]田婧.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4,08.
[4]余錚.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調查分析與建議[J].藝術教育,2014,02.
[5]安潔.目前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J].大舞臺,2013,01.
[6]王艷.淺析農村小學音樂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3,09.
[7]陳然.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策略探析[J].新課程,2015,01.
[8]王明珠.新時期我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概況研究[J].高考,2013,05.
作者簡介:韓旭(1988.12—),女,工作單位:黑龍江省撫遠縣第一小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