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超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胡 超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在現代網絡信息時代,新媒體成為了應用范圍不斷寬泛的媒介手段,它在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功能和引領功能。我們也還應當看到,新媒體給大學生帶來的不僅是豐富的信息資源,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和干擾,為了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取向,需要采用科學適宜的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拓和創新。
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新媒體為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寬泛的教育平臺,它以交互式、實時性、跨時空性等優勢,而成為了一種新的交流傳播媒介形式。它可以根據人們的實際個性化需求,提供不同受眾之間的真正聯系,在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刻地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我們需要關注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影響
一是有助于學生自身知識架構的完善和系統化。大學生經過專業培訓之后,擁有一定的知識體系,然而,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容易形成單向、線型、低功能的知識架構。因而,可以借助于寬泛、無垠的新媒體網絡,增添新的知識內容,彌補自己知識體系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使自身的知識體系更為完善和系統化。
二是觸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學生在新媒體的發散式、立體而動態的網絡之下,表現出全新和寬泛的思維方式和信息狀態,通過與新媒體網絡的深入接觸,可以于潛移默化之中延伸自己的思路,生成創新型的虛擬創造,將僵化的思維模式轉換成虛擬的、可演示的創新思維方式,在網絡虛擬化交互的方式下,提升大學生的發散性創新思維。
三是引發大學生的深度交流。新媒體為大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無限制的平臺,可以在網絡平臺中實現人際交流和溝通,進行自由、平等而寬泛的對話,擴張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范圍,實現相互之間的深度交流。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極性影響
一是沉溺于網絡而荒棄了學業。新媒體網絡涵蓋大量信息,傳遞速度也是瞬間的,在這種快節奏的信息傳遞狀態下,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由于新媒體網絡的開放性特征,而使一些不法分子混入其中,散布一些不良信息,而使一些缺乏自制力和辨識能力的大學生荒廢學業,沉溺于其中而無法自拔。
二是弱化了大學生的現實人際交往能力。由于新媒體是一種虛擬的平臺,大學生可以在這個虛擬的環境中自由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而忽略了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人際交流,長期以往,導致部分大學生的現實人際交往弱化,與現實生活的融入性不足。
(一)正確認識新媒體手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用
在社會進入互聯網的高速、虛擬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新媒體網絡正在以迅捷的速度擴展,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對此,高校應當高度重視新媒體網絡對學生的影響,要把握新媒體網絡的特征與規律,意識到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網絡的契合點,進行全方位的政治教育覆蓋。
(二)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豐富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
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網站的建設,要跟隨大學生的心理和成長狀態,構建與大學生相適宜的主流文化網站,并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蓋面,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生活的引領者,并注重思想政治軟件的開發,推出各種功能的軟件,使大學生在這些app軟件應用中,感受到快樂和教育,從而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認同感,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要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具體可以應用如下幾種:
一是新媒體聊天法。在新媒體平臺之中,QQ聊天工具是一種良好而有效的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個工具,與學生構建平等、良好的關系。
二是新媒體辯論法。由于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觀點不明的問題,為此,有必要采用辯論的方式,使大學生的觀點逐漸明晰,立場逐漸堅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熱點事件為契機,讓學生自由在新媒體網絡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借助于典型的具體案例,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具體事件的分析,引導正確的政治方向。
三是新媒體咨詢法。在新媒體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可以添加新媒體的咨詢功能,如專業招收情況咨詢、課表咨詢、心理咨詢、就業咨詢等,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內心的疑惑,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
網絡新媒體這個全新的媒介平臺,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在充分利用新媒體打造網絡校園文化的氛圍之中,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也在不斷完善和普及,成為了聯系師生之間的良好紐帶和橋梁,較好地保持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更新和動態傳播,為學生的自由、平等對話和交流提供了平臺,展示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1]張瑞.新媒體環境下北京市大學生媒介依存的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陳義紅.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施歡歡.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復旦大學,2012.
G641;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