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麗娜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
我校三年制高中起點大學生思想特點簡析
司麗娜*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尤其是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歷程以及社會環境對思想產生的影響。本文立足于學前教育專業三年制大專生的成長環境,擬從五個方面分析特殊環境下高職學生的思想特點以及應對方法。
思想特點;自我中心;獨立意識
學校升專成功以后,正處于由中專序列向大專序列的轉型期,學生群體也逐漸由五年制大專生向三年制大專生過渡,學校教育的大環境賦予學生更多獨特的特點,在學校特殊培養模式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們有其自身的特點。通過認真梳理,筆者把學生的思想沖突導致的矛盾,概括為五種情況:一是關注社會主流思想,但價值觀更務實;二是思想趨于獨立,但自我中心意識強;三是渴望自由與學校嚴格的管理模式產生的思想沖突;四是高標準的技能課要求與身體狀態的不平衡;五是渴望豐富業余生活與自身能力欠缺導致的無力感。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價值觀積極向上,能夠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的解決,對自己的社會職業和生活充滿著向往;認同社會主義道德標準,肯定集體利益;注重生活質量,講究精神追求。但多種復雜的利益關系讓一部分學生的價值觀更加務實,表現出理想信念的低層次化、務實化、矛盾性等現象,而且有日趨明顯之趨勢。這部分學生重視物質生活質量,同時他們的目標定位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表現出功利性較強,更加重視與現實的結合,將個人的理想信念定位在對金錢、社會地位等方面。
在學生工作中,最典型的方面體現在每周末和寒暑假學生打工思想的泛濫。盡管利用集體教育和個別談話的方法給學生分析兼職工作的利弊,但是班內幾乎1/3的學生都會加入打工的行列。在普通大學兼職的現象很普遍,而且利用課余時間掙零花錢也無可厚非,但是學生的價值觀卻偏離主線,多數學生從農村來到城市,看到各種物質誘惑,渴望擁有這些光鮮亮麗的生活,而且內心的獨立意識比較強,非常理解家長所提供的學費和生活費來之不易,所以需要從兼職工作中找到緩解心理壓力的支撐點。
作為輔導員,需要走進學生心理,了解各層次學生所需,有針對性發現學生價值觀取向的初衷,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抹殺一部分困難學生的出路。尤其是假期打工,高工資極具誘惑力,非常吸引學生的眼球。在今年暑假,所帶班有個別學生去昆山、上海等南方工廠打工,這些學生的家庭也是極度貧困,雖然耐心幫助學生權衡利弊,但是繳納學費的需求,與學生的學業發生沖突,經過細致深入了解,最后只有幾個掙錢動機不是第一位的學生放棄機械勞動帶來的金錢誘惑,幾個貧困生仍然堅持選擇外出打工。在價值觀取向方面我們也許無力去阻擋,但是作為輔導員,唯一能做的是正向引導、合理分析,幫助學生準確定位。
三年制大專學生都已經成年,有獨立的思維能力,更強調主觀感受和個體意識,對生活的質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標準,表現出強烈的思想獨立意識。舉例來說:學生請假問題,學生會非常執著請假,她們一旦決定,扭轉思想的過程非常曲折,我帶的兩個班出現許多次這樣的情況,比如有一次當時是端午節,學校規定不能提前自習課回家,只能正式放假才可以走,但是那個學生說爺爺生日,非回家,講很多道理,但是什么都聽不進去,哭鬧非回家,開始講一堆理由:爺爺待她親,家里爸媽全在家里,姐姐也從北京專程趕來等等理由,好說歹說不請假了,當天晚上十點又給我發短信傾訴:說對學校絕望,學校控制失去自我。我耐心回復短信并表揚她懂事,識大局,通過這些交流,又說不回家了,可是第二天上班早上八點又來到辦公室哭訴請假。通過這些請假的事情以及學生事務處理,發現這些學生看似成熟獨立,其實情緒控制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感性多于理性,遇到問題缺失集體觀念和大局意識,發生這些問題的有些是學生干部,表現出對人和對己不一致,用集體主義價值標準要求別人,對自己采取利己主義標準;期待建立和諧規范的社會道德秩序,但又不愿受各項規章制度的約束等。對于自我意識強,個性鮮明的學生采取個別談心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談心話題可以涉及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情況、成長環境等方面,但要真誠、耐心,以關心者的姿態走進學生心中,這種方式針對性強、靈活性大,能起到疏通思想、解疑釋惑、聯絡感情的作用。
學生由此所產生的思想沖突是學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點。學生在高中時,夢幻般的大學生活是學生呼吸世界的窗口。進入大學之前,她們早已在腦海中描摹出一幅理想化的大學藍圖,學生向往大學自由的空間,期待無拘無束的生活。然而,事與愿違,我們的學校提供給學生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初入校的新生,感受到的是各種規章制度的束縛和一種被安排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思想的沖突極為明顯。在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認知,了解學生所想所需,在班里落實學校的規章制度時,不強制要求而要耐心講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解學生真實想法,因勢利導,不壓制學生思想,思想沖突的解決宜疏不宜堵,要逐漸教會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方式。作為輔導員,要給學生的成長留一個空間,牽著蝸牛散步的時候,要耐心陪伴欣賞路邊的風景。
學生管理是一門藝術,創造的藝術。作為一名普通的輔導員,我們要做一個思想者、行動者,而不是空想家。學生管理需要精雕細琢,需要擁有哲學智慧,需要有退一步的淡定,釋懷與淡然的心態。工作中與學生交,要分析學生所思所想,引領學生自我管理,需要多視角指導,這條路上需要辯證的思維,讓我們一起守候,靜心等待花開!
司麗娜(1985-),女,漢族,河南內黃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