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棟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
生活中的說謊者悖論
董 棟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悖論不僅作為邏輯學、數學、哲學、文學、信息技術等很多學科研究的課題,在日常對話中也常常見到它的存在。說謊者悖論是最具代表性的悖論,研究分析說謊者悖論的實質,通過悖論與現實生活的互相對應關系,不僅為人們的實踐認識提供了方法,也為人們提供了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
生活;說謊者悖論;實踐認識
“悖論”英文“paradox”,字面解釋是“令人難以相信”,而“悖論”的定義一直沒有統一的定論,比較好的一種說法是:“如果某一理論的公理和推理原則上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在這個理論中卻推出了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或者證明了這樣一個復合命題,它表現為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的等式,那么,我們說這個理論包含了一個悖論?!闭f得通俗一點,“悖論”就是自我矛盾的說法,即如果認為此命題為真,依此通過邏輯推理的結果卻為假;反之如果認為此命題為假,依此通過邏輯推理的結果卻為真。悖論是人類歷史上多個學科中令人困擾的難題。
悖論可能是和哲學一起誕生,而有記載的第一個悖論就是說謊者悖論。公元前六世紀,克里特哲學家埃庇米尼得斯說了一個命題:“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說謊者。”這句話有點難以理解,我們可以演變成這樣一個命題:“我正在說謊?!比绻}為真,而話語卻是“我在說謊”;如果此話為假,而“我正在說謊”就說明是真話。所以不論結論為真還是為假,都會產生矛盾,因此這句話是無解的。
說謊者悖論被公認是最難解釋的悖論,自古至今很多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潛心研究它,邏輯學家克呂西波甚至寫了六部說謊者悖論的相關論著。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語言學與悖論的研究關系非常密切。悖論常出現在日常語言中,韓非子“自相矛盾”的故事,莊周曉夢迷蝴蝶的典故從某個角度說,是中國最早的悖論,下面我們舉幾個生活中涉及到說謊者悖論的例子。
有一張明信片的正面寫著:“背面那句話是真話?!?,而明信片的反面寫著“背面那句話是假話?!边@就是明信片悖論的內容,很簡單的一句話。如果從明信片正面那句話出發,假設“背面那句話是真話”為真,那么說明明信片反面的話是真話,而反面寫的是“背面那句話是假話。”,明信片反面的反面就是正面,那么說明正面的話是假話,這與我們假設不符合;如果說明信片正面那句話“背面那句話是真話”為假,即反面“背面那句話是假話。”為假話,即明信片正面的話為真話,這與假設也不符合。所以我們既不能假設正面的話為真話,也不能假設正面的話為假話,這就是一種悖論性結果。(從反面出發的論證過程是一樣的,此處省略。)
匹諾曹是意大利童話中的一個木偶,它有一個特點,說謊的時候,它的鼻子會變長。下面問題來了,有一天匹諾曹說了一句話“我的鼻子馬上會變長?!?,那么它的鼻子會不會馬上變長呢?
匹諾曹悖論和其他類型的說謊者悖論不一樣,它并不完全是語義悖論,還和行為有了聯系。如果匹諾曹說:“我生病了?!边@句話是可以辨別真偽的,而匹諾曹說“我的鼻子馬上會變長?!蔽覀儫o法得知它的鼻子是不是真的變長了,就無法辨別真偽。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匹諾曹悖論,究竟匹諾曹的鼻子變長不變長,取決于他的話是真話還是假話。假設匹諾曹說的話“我的鼻子馬上會變長?!笔钦嬖?,那么按照童話的設定,說真話的時候它的鼻子不會變長,這與我們的假設不符;如果這句話為假話,那么它的鼻子就會變長,而“我的鼻子馬上會變長?!庇质钦嬖捔?,這與假設又不符合。這樣來分析,匹諾曹悖論也是一個典型的說謊者悖論。這與上帝悖論有類似之處,上帝悖論的內容是:“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
王爾德是19世紀愛爾蘭偉大的詩人,他很多詩句中都使用了悖論,使得詩句語言魅力和悖論神秘的魔力互相輝映,對廣大讀者有了更多的吸引力。例如“我的缺點就是我沒有缺點。”究竟他有沒有缺點呢,無法得知。又如“藝術是世界上唯一嚴肅的事物,而藝術家則是唯一永遠不嚴肅的人。”我們假設前半句話是正確的,即藝術是世界上唯一嚴肅的事物,而藝術家是藝術創作為職業的人,他必然具有藝術的特點,因此他一定是嚴肅的人,而這與后半句話相矛盾,因此假設不成立;如果假設后半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既然藝術家不嚴肅,因為藝術也不會是嚴肅的,這又與前半句話矛盾,因此假設又不成立,所以這句話也形成了說謊者悖論。又如“我能抵擋一切事物,就是不能抵擋誘惑?!?,在對這些悖論語言進行語義上的理解時,深入分析可發覺,這些悖論字里行間又隱含有生活中的道理和智慧,隱晦曲折地呈現了社會現實中的真實存在,直指社會現象和問題的本質,沖擊著觀眾和讀者的審美方式和思維定勢,使得王爾德戲劇作品的受眾在獲得愉悅之后陷入對社會以及人生真諦的思考。
印度預言家的女兒,在紙上寫了一件事(一句話),讓他父親預言這件事在下午三點鐘以前是否發生,并一個卡片上寫“是”或“不”。
此預言家,在卡片上寫了一個“是”字。
他女兒在紙上寫的一句話是:“在下午三點鐘之前,你將寫一個‘不’字在卡片上?!?/p>
我們假設預言家寫了一個“是”,而他女兒寫的是他寫了一個“不”,那么就說明他的預測是錯誤的;如果預言家寫了一個“不”,那么他女兒寫的內容發生了,他的預測又是錯誤的。
預言家發現,他被女兒捉弄了,無論他寫“是”或“不”都是錯的,他根本不可能預言對。
《少年包青天》里引用了這種悖論,一個斷案現場,一名嫌疑人挾持了一名小孩當人質,這名嫌疑人對包青天提出了如下問題:
“你知道我現在想什么呢?如果你猜對了,我就不殺這個小孩;如果你猜錯了,我就殺了這個小孩?!?/p>
然后陸毅飾演的包青天,來回踱了幾回步,說:“你想殺了這個小孩!”成功解救了這個小孩。
常見的煙盒上印著“吸煙有害健康”,煙草公司肯定是希望賣的煙越多越好的,然而煙盒上的標語卻是明顯起到反面的效果,這種自我矛盾式的語言也是說謊者悖論的一種變種。這種類似的語言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如:在課堂上,老師經常會對著嘰嘰喳喳說話的學生說:“做作業時誰都不許說話!”;開會時,主持人對著吵成一片的會場高喊:“請大家肅靜”;白墻上寫著“此處不準亂畫”等等。
從某種意義來講,悖論對于我們日常語言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戰。一方面,日常的語言是我們有效的交際工作,但是悖論的出現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思維在哪一環節出了問題既然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如果思維出現問題,那么語言也可能產生相應的問題,語言又是在哪一環節出了問題。當今眾多的語言學流派所提出的各種理論?為什么不能解釋悖論產生的原因?能否從悖論的研究開始,提出一種新的語言學理論我想,這些是語言學家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如果能找出悖論的真正根源,那么我們就可以相應地對我們所使用的語言進行反思,就可以完善我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1]陳波.邏輯哲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王軍風.對導致說謊者悖論的原因的邏輯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1989(2).
[3][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8.
[4]張家龍.論邏輯悖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