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5
歌德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心理描寫模式
朱嘯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5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用藝術手法揭露了社會的全部腐敗現象,指出了社會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應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模式,本文主要針對《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心理描寫模式進行分析。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心理描寫模式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法國著名作家歌德的代表作,該本小說主是以書信體的形式描述了少年維特的一生,書寫了維特一生的快樂、憂傷和情感經歷,文章樸實感人,充滿真情實感。《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出版之后,在整個歐洲都引起巨大的反響,震撼了歐洲的文壇,不僅給歌德本人帶來榮譽,也改善了當時德國的文學地位,《少年維特之煩惱》被評為“成為第一部產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德國文學作品”。
歌德在這本小說里面,應用了大量心理描寫的寫作手法,以此來反應“我”的內心活動以及內心情感。同時,作者也通過這些心理描寫來描寫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在文章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在小說中主要應用兩種心理描寫方法,第一種就是直接心理描寫法,如主人公維特直接傾述、夢境幻覺、“編者”的敘述等都屬于該種描述方法,第二種就是間接心理描寫,如神態描寫、細節表現、描寫景物等。作者通過這些心理描寫,表達出了維特的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更容易直擊讀者的內心。
(一)直接傾述法表達情感
在小說中,作者用直接傾述法來描寫維特的情感經歷,直接傾述法可以更好的表現出人物的真實情感,這種手法在小說中是十分常見的,采用這種手法的好處可以幫助讀者直接窺探出維特內心的情感和秘密,這樣就很好的與讀者建立起溝通的橋梁,閱讀這部作品,讀者可以直接與作品中的主人公溝通,了解他,感受他的世界。
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有這樣的描述“你可能想象不到,我現在有多幸福,這幸福緣自我結識的一位姑娘……”,就從這短短的幾十個字當中,就讓我們讀者深深的體會到主人公維特邂逅綠蒂這位美麗的姑娘時的幸福,這種感覺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出來的,但是這種幸福、快樂的感覺又必須找到人分享才可以,所以就與自己的知己傾述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像這樣的直接傾述,就直接將維特的內心曝露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直接感受到維特最真實、最本真的內心情感。因為維特是一個情感至上的人,當他有開心的事情時,他往往會第一時間與他人分享,他非常樂于直接傾述自己的情感。作者在生活中也是將“真實表現與真實感受”視為有生命的藝術,認為自然、真實的東西才是文學創作所需要的。
(二)“編者”的敘述方式
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作者從第三者的角度來描繪出主人公維特內心的痛苦。作者將“編者致讀者”穿插到小說當中,通過這種敘述方式用第三者的視角來寫主人公自殺前后的內心世界的變化以及生活的變化,尤其是他的掙扎與矛盾。作者在描寫維特內心活動時還加上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使得讀者在閱讀時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來深入、直接的感受到維特內心的痛苦與矛盾?!皯嵈扰c憂郁交織在維特的心中,他的精神幾乎被摧毀?!睆倪@段話當中可以看出給維特的一些心理改變,還能夠看到改變給他帶來的影響。失敗的愛情讓他失落、愧疚,他認為自己是個罪人,是破壞阿爾伯特與綠蒂關系的罪人。
(三)間接的心理描寫方式
利用細節描寫可以更好的表現出作品中主人翁的心理,歌德無疑深諳這一點,應用了大量的間接心理描寫法。在小說中有這樣的場景,綠蒂告訴維特禮拜四晚上是圣誕夜,想要邀請他來,但是在圣誕夜前的這段日子,她要安靜,希望不要來打擾她。在這個時候,“維特征了怔,面色變得蒼白,繼而煩躁地在房里來回疾走。”歌德在文章中用細節描寫深刻表現出維特內心的復雜。他是渴望見到綠蒂的,雖然他感到綠蒂是喜歡他的,但是話從綠蒂的口中說出,維特還是覺得有一點不敢相信,所以他先“怔怔”,接著,他感覺到非常的難過和氣憤,所以才會表現出臉色蒼白,并且在屋子里煩躁的走動著,像這種細節描寫,可以更加細致直白地表達出主人公維特在受到打擊時所無措的、悲憤的內心情感。
對于一般的讀者而言,小說僅僅是一種消遣,但是,《少年維特之煩惱》卻讓人有著連續再看的欲望,這部作品的主要媒體在于其強大的心理描寫,歌德用刻骨銘心的經歷來宣泄著內心的情感,結局看起了結,實際上卻并沒有結束。結束的是少年維特的煩惱,而沒有結束的是小說帶給讀者的心結。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應用了大量的獨白表達形式,拉近了主人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少年維特可以直接與讀者進行交流,傾訴自己的內心。少年維特將自己的快樂、憂傷寫入日記中,讀者可以通過閱讀作品與維特一起快樂,一起悲傷,一起絕望。作為讀者,一旦我們進入維特的感情世界,很容易與書中人物發生認同感,忘記自己,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主人公。
在《少年維特之煩惱》這篇小說中歌德使用大量的心理活動來描寫主人公維特的一生,采用這種寫作手法來推動故事的情節發展,通過這種心理描寫法,讀者可以直接與維特來交流,也使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意義重大,這種表達方式是值得我們進行學習和借鑒的。
[1]何湘君.從《哈姆雷特》看《少年維特之煩惱》——試解析維特之死[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2]黃明.《少年維特之煩惱》的魅力環[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3]歐蕾.從文學活動視角談《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審美意義[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03).
[4]何湘君.從《哈姆雷特》看《少年維特之煩惱》——試解析維特之死[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I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