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瑞 候嘉樂
西安思源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淺析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何 瑞 候嘉樂
西安思源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成,在語言教學的時候文化教學的融入是必須的。中日文化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在日語的教學中,文化的導入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在日語教學的過程中導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日語教學;文化;導入
文化的載體是語言,同時語言又被文化所影響。日語教學其實就是一門跨文化的語言教學,只有真正理解所學日語中所展現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日語,要想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的日語人才就需要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注重文化的導入。
社會的產物之一就是語言,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結晶,傳承了人類歷史上的種種經驗與文化,是眾多知識的來源,要想實現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知識功能,就要在掌握詞匯量及語法知識以外,還要注重語言的文化功能。文化是到處都存在的,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這是一個民族或者種族在自己的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傳統的總和。在傳統的日語教學方法中,我們比較注重語法、詞匯量、口語的嫻熟程度,認為掌握了這些的學生就能夠同日本人進行交流。但是在真實的生活中,如果我們的日語人才沒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來表達和理解日本人的日語表達,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來和日本人進行交流,經常會引起溝通雙方的誤會,而達不到使用日語進行交流的目的。
中國和日本一衣帶水,隔海相望。中國文化滋潤了日本文化,在日本的語言結構及文化中則融入了很多中國文化。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日語是很好學習的,因為看日語中的漢字就能大概知道其中蘊含的含義了。其實則不是這樣的,雖然日語受到了很大漢語的影響,日語中的假名就源于中國漢字的偏旁部首等其漢字也是從漢語傳入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時間的推移,日語已經區別于漢語,成為一門和漢語不同的語言。以打電話為例:中國人一般接起電話,首先說的是“喂,你哪位?”、“您找哪位?”,而日本人接電話的時候,一般都是先說自己的姓名或單位名稱,再進行交流;再以打招呼為例,中國人一般見面幾乎都是說“吃了嗎?”、“去哪里?”,這僅僅是一種打招呼的形式,并不是真正對對方是否吃飯或到哪里去感興趣,而日本人見面一般都是說你好!今天天氣不錯等,一般都是說天氣或者環境。由上可以看出,中國、日本的社會文化有著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但是在很多地方還是有著較大的差異的,所以說,在日語教學中文化闡述等的導入,對于學生在學習日語的時候是在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的,最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文化導入的方法非常的多,教師不要使用一成不變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講授,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日本文化的情趣,培養其文化的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的融入到文化學習的氛圍中,在課堂中將講解法融入教學。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其語言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點融入其中,對一些風俗、日語中所特有的語言現象及其所體現出來的文化特點進行詳盡的闡述。日本是一個島國,一直以來就自然災害頻發,這對人們的正常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抵御、戰勝自然災害,需要人們精誠合作,抵御天敵。這樣的自然生存環境也支撐了日本民眾的家族意識和團隊意識,在同一個團隊中,人們就會齊心協力共同進退,一起開心,一起悲傷。同時在日語教學匯總還要多運用對比分析法。中國和日本文化中相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有著相同的地方。教師需要在日語教學中要通過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比較來導入文化。中國有的日本沒有的、日本有的中國沒有的、中國日本都有但存在著差異的。以筷子文化為例,中國的筷子比日本的要略長一些,中國人是很多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日本的筷子夾菜那端比中國的要細,日本人民的習慣是將飯菜進行分開,每人一份。這個話題接近大家的生活,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此外,還可以利用展示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模擬。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實際交流的興趣,使用自己掌握的一些語言技巧進行交流,增強其對日本文化的理解。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源遠流長,但是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性的創傷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消失,中國和日本的關系忽冷忽熱。兩國之間雖然一衣帶水,但是兩國人民之間對其國情及文化都缺乏一定的了解。要想促進中日關系的一個長期的穩定發展,需要兩國人民之間相互了解,在日語教學中,即使對日本的社會、文化有些許的興趣,但是對中日關系的歷史及現狀還需要了解,中日間的交流比較單薄。在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要側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主體作用,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究其根本就是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培養。學生在日語學習過程中,對語言知識的學習主要是靠課堂教學、教材學習、教師講授。所以說在日語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日語教師既是日語知識的講授者,更是日本文化的傳播者、學生日本文化的啟蒙者。日語教師不僅僅要具有標準的日語發音,還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對日本的歷史文化知識、日本的社會文化、中日兩國歷史往事、中日兩國近期的動態都要有著較為深刻和明確的認識。日語教師要客觀、全面的評價日本的文化,把學生當成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不是被填鴨式教育的學習機器,讓學生學會有疑問,在學習中學會提問。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學會關注語言背后潛藏的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文化交流意識。
總而言之,文化存于語言,而語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要想真正的學習并掌握一門語言就一定要了解它的文化。所以在日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日本文化有所了解,才能使得學生在日語的表達能力上更加的完美,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王紀芹,孟祥梅.淺談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2]鄧仁有.淺談旅游日語教學中的日本文化導入問題.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3]關向娜.淺析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
[4]莫文沁.淺談基礎日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策略.現代企業教育,2010.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