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1100
論希特勒成敗的原因
彭曉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1100
阿道夫·希特勒,一個既沒有政治經驗,也沒有政治背景,甚至并非德國本土出生的人,卻被任命為德國總理,甚至德國元首,二戰期間作為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而在戰爭進行反攻之際,由他領導的德軍卻逐漸走了下坡路,并最終在二戰中失敗。在歷史的推動下,阿道夫·希特勒走向了權力的巔峰,但也是歷史的捉弄,讓他敗下陣來。
希特勒;德國;戰爭
1929年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德國魏瑪民主的脆弱,使當時的德國陷入內憂外患的局面,這為希特勒成功登上政治舞臺創造了機會。魏瑪共和國無力挽救德國在一戰戰敗后的重創,是促使希特勒成功上臺的直接推動力。一戰過后,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就國內環境而言,由于連年戰亂給國內經濟造成的重大創傷,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貨幣政策失當,國內通貨膨脹又一次給人們的生活火上澆油,在國內一片亂象的情況下極端武裝分子又頻繁發動武裝暴動,生存情況本身已經不容樂觀,加之魏瑪共和國面臨著戰勝國割地賠款等變本加厲的戰爭要求,強迫德國簽署《凡爾賽和約》,使德國的情況雪上加霜,在這種局勢的影響下,魏瑪政權岌岌可危。①雖然在此后魏瑪政權通過改變貨幣政策、加強軍事管理等措施使這種局面得到了緩解,但隨著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全面爆發,魏瑪政權也全面崩潰。魏瑪政權上臺初期,面臨著大量的經濟問題,通過“道威斯計劃”,德國獲得了美國大量的貸款援助,這些資金有力的推動了德國經濟的復蘇,但1929年的經濟危機從美國開始向世界逐漸蔓延,美國國內經濟形勢嚴峻,失業人口急劇上漲,經濟一片蕭條,此時美國自身難保,不得不從德國抽回短期貸款維持局面。這對德國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對于一個新建立的卻面臨嚴重經濟問題政權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經濟的崩潰使民眾對魏瑪民主失去信心,同時失業的壓力也使魏瑪政權的諸多政策無法維持,魏瑪共和國的防線漸漸被經濟危機沖垮。
此外,魏瑪共和國在制度設計上的諸多漏洞在執政過程中不斷暴露了各種弊端。魏瑪政權在國家政體設計上實行最高權力二元化處理,即總統和國會相互牽制,擁有同樣的政治權力??偨y在國家處于緊急狀態時可以發布緊急法令,而國會又有權取消緊急法令。和平時期這種制度的實行通常不需要太多其他因素作為保障,但當國會與總統發生沖突之時則不可避免會將國家帶入兩難境地。在魏瑪共和國成立之初,國會成員與總統艾伯特均屬同一政治陣營,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們能夠更加有效的集合自己手中的權力,為國家度過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國會與總統關系惡化,政治斗爭此起彼伏,雙方為了自己的利益陷入內斗的惡性循環,這在客觀上使魏瑪政權不堪一擊。
在魏瑪政權執政時期,為了創造喘息的機會,平復一戰帶來的創傷,接受了《凡爾賽和約》,但這對具有民族主義傳統的德國來說,他們認為這是德國的恥辱,他們無法面對魏瑪共和國在國家問題上的忍讓與恥辱。同時,在經濟危機之下,魏瑪政權過度的自由民主引發了政局混亂,每一股政治勢力都有自己的利益主張,導致生產效率低下,而專制制度則是解決這種局面最有效的途徑,以專政獨裁為執政理念的希特勒上臺成為民眾眼中的救命稻草,在這場危機中希特勒在選民當中的支持率不斷上升,選民之所以把票投給希特勒就是為了能夠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拯救全面崩潰的德國經濟。事實上,希特勒在上臺初期的改革努力滿足了選民的期許,但是這也造成了他們對希特勒以后政治決定的盲從。大資產階級作為經濟危機中的利益受損者,他們和德國民眾一樣,希望希特勒上臺后能力挽狂瀾,拯救經濟危機,同時相比于共產黨,大資產階級眼中的小混混希特勒是比較容易牽制的,所以大資產階級更愿意扶植希特勒上臺。
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最痛恨的共產黨也為希特勒的成功上臺創造了機會。當時的局勢下,只有社會民主黨對反對希特勒上臺做出了強烈抵抗,而共產黨卻將矛頭指向社會黨,同大資產階級的想法一致,共產黨認為比之社會黨,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威脅相對較小,他們希望納粹黨在上臺之后再倒臺,左翼之間的政治斗爭,反而給希特勒的上臺帶來了可乘之機。
希特勒的成功上臺,和他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希特勒與生俱來的堅毅和頑強,把他一步步推向權力的巔峰。尤其是希特勒在維也納的所學和所見所聞,為他成為納粹黨的領袖打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維也納期間,即使過著流浪漢的生活,希特勒大量涉獵了有關政治類的書籍,再通過對維也納及德國各個政治階級、各個政黨以及各種政治手腕的觀察和思考,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納粹理論,也使他明白了如何成功地組織一場群眾運動,如何利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價值來滿足民眾的需要。同時這種堅毅和頑強的品格,使他從一個小士兵開始并最終成為內閣總理,也支撐了他把納粹黨從一個巴伐利亞小政黨發展成為德國具有影響力的政黨之一,對之后納粹黨的成功上臺貢獻不小。②
其次,希特勒個人能力出眾也是他上臺的重要原因。他將如何組織群體運動的思考進行實踐,建立了希特勒青年團、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大學生聯盟、納粹少年團、民族社會主義教師聯盟、民族社會主義法律家協會、民族社會主義醫生協會、納粹黨婦女界協會等各行各業的納粹組織,從而使其成員變得無所不包,再通過他本人卓越的演說能力,利用“恐怖和謊言”,宣揚民主就是腐蝕民族的禍根,而普魯士軍隊才是理想的國家模式,使納粹黨的勢力和影響不斷擴大。在經濟上實行計劃經濟,帶領德國戰勝經濟危機,這場危機的大逆轉,使希特勒獲得了更多的支持,但這也造成了他們對希特勒以后政治決定的盲從。
[ 注 釋 ]
①路芳.經濟危機與希特勒上臺[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2).
②羅立東.希特勒上臺的原因:從個人品質視角的分析[J].2006,3(2).
K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