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子建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2
?
淺析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創新
郝子建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太原030002
高校教育中的藝術學科——舞蹈,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多數高校都開設有與舞蹈相關的課程,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據此對舞蹈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掌握專業的技能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舞蹈教師要在教學中掌握節奏,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創新型的教學措施,以提高學生的舞蹈素質。
高校;舞蹈教學;創新
舞蹈這門學科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能夠促進自身身體的協調性,進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的高校舞蹈教師,需要重視自己的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完成教學工作,還要在工作中大膽思考、努力創新和生活實際想結合來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提升,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人才,進而提升整體舞蹈水平。
延續過去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各個高校因為自身的一些原因無法按照人才培養方案來完成教學進度,如果高校教務處沒有合理的處理監督形式,教師自行減少教學內容。還有部分高校對舞蹈課程不夠重視僅僅將舞蹈課作為選修課程,作為選修課,很多時候舞蹈課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成教學。在高校學習中只有一個學期每周兩個課時來學習舞蹈,這樣的學習形式沒有能夠給學生創造出好的舞蹈學習的環境,進而使得學生也不重視舞蹈課程的學習,只是敷衍了事。還有在教學方面強調對基本動作的教學忽視了對音樂聆聽能力的培養。此外,舞蹈教學在高校中的開展起步較晚,從師資上看,教學模式以及課程設置都沿用中央民族大學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從生源結構上看,有不少學生文化成績偏低為了考入高校,選擇了舞蹈,但是這類學生本身沒有較好的舞蹈基礎,這就造就了高校的學生的舞蹈水平整體偏低。而高校舞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并沒有考慮這一因素,只是照搬中央民族大學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這樣就早就了實際教學和學生需求之間的較大差距,最終影響學生對舞蹈課程的興趣、教師教學進度的完成,、教師對課程推陳出新的節奏。這些都影響了舞蹈課程的教學。
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好知識的傳播,還要在授課過程中成為學生的朋友。要想做到這些,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融洽自身和學生的關系,重視師生間的合作,這樣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形式。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多和其溝通,了解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困難,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形式,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引導作用,既推動了學生自身潛力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誰是主體非常的重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將影響到教學的全過程。因此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確定了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的需求融入到教學內容的設置中。大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他們的主觀意識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把握好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思想,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舞蹈帶來的激情與思想。高校舞蹈教學中將學生作為主體,能夠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增長,確保教學活動更具吸引力。在強調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增強情感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的藝術領悟能力。舞蹈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肢體和情感相結合的課程。同學們只有將肢體的訓練和對音樂的領悟融為一體才能充分發揮出舞蹈的感染力。在適當的時候增加個人情感對舞蹈是非常重要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使得學生對學習保有激情、有著清晰的邏輯,從各個方面刺激學生心理上的潛力。任何對肢體語言、音樂節奏的感悟都離不開豐富的情感經歷。舞蹈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認知并通過舞蹈將領悟展現出來。增強情感教育,一方面增強了師生間的情感的交流,一方面也引導學生的情感方向往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舞蹈中的藝術元素能夠影響學生的性格,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的不斷進步,新時代的學生更具特色,為了教育好新的一代,高校的舞蹈教學要培養學生健康的生理和健康的心理。好的習慣、情緒等方面可以通過舞蹈的教學來實現。新時代的學生內心的豪放不羈可以通過音樂的優美的旋律來磨合,將學生的負面情緒或者浮躁的情緒壓下去或者轉移,降低學生起伏不定的情緒出現的頻率。高校舞蹈教學在高校整體教育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因為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學生往健康的發展方向發展。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為學生營造實踐空間,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才能充分體現出教學的意義。教師編排節目讓學生學習,從舞蹈設計上結合舞臺效果,讓學生在教學中從各個方面來鍛煉學生的舞蹈綜合能力。在校園活動中從舞蹈設計、舞臺效果、舞蹈角色等多方面給學生構建良好的發揮的平臺,學生在練習中還可以找尋其他班級的同學進行指導,此外還可以在其他系開展活動的時候,主動給予幫助,幫他們編排節目,輔導比賽,在實踐中累計經驗,提高自身的編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既緊密了師生間的關系,又增強了同學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
總而言之。高校舞蹈教學工作正逐步被社會認可與支持,學生也逐漸認可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變化將過去單一的教學形式轉變到了與生活相關的的實際生活中,將單純的肢體語言向內心領悟轉變和提升,開啟了高校舞蹈教學的新道路,成為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舞蹈的過程就是鍛煉學生堅韌毅力的過程,對于不同的學生,只要找到了舞蹈學習的爭取方法,并不懼艱苦進行實踐,一定會學有所成的。
[1]徐波.淺談高校現代舞教學創新發展模式.《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
[2]姬寧.價值論下高校本科藝術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舞蹈教學為例.《藝術教育》,2015.
[3]李悅.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模式探究.《時代報告:學術版》,2016.
[4]謝芳,莊靜雯.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研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
J70-4;G712
A
1006-0049-(2016)17-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