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欣 范玉蓮
邢臺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1
?
大學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徐麗欣**范玉蓮
邢臺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1
形成性評價指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所進行的階段性評價。實施得當的形成性評價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對形成性評價和自主學習能力含義的分析,結合大學英語評價體系現狀,闡述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作用,并提出了形成性評價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大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自主學習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網絡平臺為支撐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模式受到越來越多挑戰,而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得到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教育部在2004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強調,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授模式。并進一步說明新的教學模式應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朝著個性化自主化學習方向發展。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而傳統的單一終結性評價模式以考試為唯一評價手段,分數為唯一評價標準,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合理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習能力,幫助其成為高效的自主學習者。
形成性評價最早于1967年由美國哲學家Scriven提出,后被引入教學領域,引起了教育專家的重視。形成性評價具有過程性和綜合性,指的是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綜合的全方位評價。不同于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更關注學生知識技能“形成”過程,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化的監控,觀察,分析,及時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給教師和學生,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和學習過程。自1981年Holec將“自主性”這一概念引入外語教學后,自主學習的研究引起了教育學者的普遍重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自主學習進行解釋分析,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索和實踐。Little(1991)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心理反應,在自主學習中,態度和能力是核心,是自主學習的關鍵因素。齊莫曼認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學生在元認知、動機、行為方面都是積極的參與者。國內學者也從學生學習自主性的要素、重要性、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等方面進行了理論和實證的研究。結合前人的研究,筆者認為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過程須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自主學習目標設定。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需求和自身具備的學習能力,制定明確的英語學習計劃目標。二、自主學習策略的選取。學生根據自身的英語基礎,認知風格,在過程中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適時進行調整修正。三、自主學習效果評價。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的監控,對自主學習進行分析反思,能積極地對學習效果進行客觀評價,使學習更高效。
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能適時地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反饋,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不斷反思,并調整學習目標和方法,獲得更理想的學習效果。大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形成性評價運用到大學英語評估體系中,能提高學生自我指導,自我評價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一)形成性評價有助于自主學習目標和計劃的制定
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將期末考試或四六級作為單一的學習目標。形成性評價從不同方面,如課堂參與,網絡自主學習,單元測試等,考察學生大學英語課內外學習情況,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制定該學期英語學習的“總目標”和“子目標”并不斷地進行調整。教師可根據反饋信息,協助學生進行學習目標的設定。
(二)形成性評價有助于優化自主學習策略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是課堂上認真聽講,課下進行大量習題練習;自主學習意識不高,盲目模仿高分同學的學習策略,對尋找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缺乏主動性。形成性評價實現了學生角色的轉變,從被動的接受評價者變為主動的評價參與者。學生不僅要完成學習任務,還要對學習過程進行自評,以及接受教師評價,同學互評,這樣更利于學生找到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而同學間互評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取他人之長,彌補自身短處。由此可提高自主評價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優化學習策略。
(三)形成性評價能有效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形成性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學生過程進行自主性監控和調整,也可幫助教師在多種環境監控和評價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進展。教師通過收集有效信息,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遇到的問題,及時調整課程計劃,就學生遇到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幫助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學習計劃,這些反饋可以使學生更清楚自己的現狀以及目標,遇到問題時更自信,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去解決,成為更好的自主學習者,從而整體上提高自主學習效果。
大學英語必須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使學生能在學習中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此,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建立符合新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動態的、發展的、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在形成性評價建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評價形式多樣化
形成性評價不僅包括學生自我評價,還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使評價更真實,使教師最大限度了解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策略,評價形式須規避單一化,趨向多樣化。筆者現負責邢臺學院2015級會計本科班大學英語教學。教學采取的評估方式為形成性評價80%+終結性評價(期末考試)20%。其中形成性評價包含多種形式,如大學英語視聽說平臺,大學英語讀寫平臺(unipus平臺),平時作業,小組展示等。Unipus大學英語數字平臺包括新視野大學英語的配套課程,語言技能拓展課程等,教師可全程監控學生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而學生通過平臺進行課文的預習,知識的鞏固等,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學英語視聽說平臺的使用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學生可在機房、宿舍等自主選擇學習地點和時間,使學習更加靈活高效。評價形式的多樣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自主規劃時間完成學習任務,進一步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
(二)評價體系差異化
形成性評價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因此,評價過程要體現“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不高,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找不到最佳自主學習策略,容易盲從別人,而每個學生的性格,認知風格是有差異的,因此用搬來的別人的方法學習收效甚微。英語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充分尊重學生,認可學生都是具有自身價值的獨立個體,給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如教師可以在unipus平臺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設置適合于該學生的學習任務。教師也可通過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的情感、學習態度,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的消極情緒,通過談話等鼓勵學生,幫學生釋放壓力,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在學習中實現自我。
瞬息萬變的社會要求人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教師應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學會學習,善于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形成性評價符合社會新形勢,符合大學英語教學的新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習者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教師應制定多樣化評價內容,構建差異化評價體系,根據學生個體需求提供幫助,督促學生落實學習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來,發揮主體作用。只有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才能真正服務于學生,幫助學生成長為優秀的自主學習者。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1981.
[2]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M].Dublin,Authentik,1991.
[3]郭茜,楊志強.試論形成性評價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與測試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10).
* 邢臺學院教改課題“基于雙平臺的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號:JGZ15010)。
** 作者簡介:徐麗欣(1984-),女,河北邢臺人,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現為邢臺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和英語教學。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