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含笑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應用研究
劉含笑*
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物理作為初中教學體系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帶領學生認識世界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在新課程理念影響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成為每個物理教師積極思考的主要問題。文章在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基礎上,探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學措施。
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應用
初中作為學生學習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是知識積累、思維形成的關鍵環節。初中物理課程憑借內容豐富性、邏輯性強等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初中物理教學常常將教師作為主體,且在教學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實驗教學,物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這種固步自封的教學模式不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因此加強對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能夠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且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
我國傳統教育存在一定缺陷,其中教師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較為突出,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且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往往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使得學生在做物理習題時,并不會運用所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科,學生只有通過主動學習、發現并思考,才能夠真正透過物理現象,學習并了解物理知識[1]。另外,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親自動手實驗,以此來解決問題??梢?,制約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問題是學生主體性被削弱,剝奪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自由。
有效教學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運用合理教學方式和方法,在課堂時間內,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從而完成教學目標。結合當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現狀,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調整:
(一)尊重學生,調動學生興趣
初中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身心正處于發育階段,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引起學生心理反感,甚至對學習產生恐懼感。如此一來,不僅會影響教學活動有序開展,且不利于學生物理知識的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新課程理念內涵,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興趣作為切入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結合學生日常生活,開發設計適合學生自身愛好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興趣,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此基礎上,當學生在遇到物理問題時,能夠利用物理知識很好地解決問題。
(二)創新方法,優化教學方案
物理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建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通過形象的方式,將物理知識呈現出來,既能夠貼近生活,且能夠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理解物理知識。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還可以加大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利用力度,借助多媒體課件等向學生呈現物理常識,或者采取小游戲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學生一定刺激,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2]。此外,可以采取提問方法,通過一些啟發式、開放性問題,對學生加以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如在學習密度與體積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問“同質量的水和冰哪一個體積更大?”,學生憑借以往知識會回答“水”。此時,教師再進行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鼓勵學生自主發現答案,然后進入到密度與體積教學當中,最后得出“冰的密度小,使得水的體積變大”原理。
(三)實驗教學,深化物理本質
物理本身是一門通過實驗而探索發展的科學,尤其是初中物理,很多教學內容都需要實驗的支持。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有實驗工具,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了解知識、抓住重點,逐漸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3]。如在學習電阻與電流關系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采用滑動變阻器,對電阻值進行調節,觀察點燈亮度,促使學生對電阻與電流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最后得出“電阻與電流二者之間呈反比關系”的科學理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所提升的同時,還能夠在實驗中獲得更加強烈的成就感,逐漸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四)合作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增強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和溝通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入合作教學方式,圍繞著物理問題進行探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想法,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各自發揮優勢,以此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根據上文所述,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對教學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且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新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教學中占據的主體地位,樹立創新思想、觀念,加強對新教學方法的研究,結合學生個性化特點,創建相關情境,調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1]塞力克·阿克別爾汗.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中),2015(03):70.
[2]季連玉.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案例探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21):62-63.
[3]石泓鑫.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16-17+40.
劉含笑(1993-),女,遼寧丹東人,沈陽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專業。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