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
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張 瓊*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研究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的目的在于找到適合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的新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高校舞蹈教學現狀闡釋了舞蹈教學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并就改革教學提出了若干建議。
新形勢;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發展
舞蹈是藝術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影響。新形勢的素質教育教學改革中,通過舞蹈教學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品格素質已經成為高校教育中越來越重要的分支之一。
(一)模式單調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總的來說,當下眾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僅僅處于單純模仿的肢體教學層面,教師滿足于動作分解之后的組合再現,學生則如同提線木偶般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依葫蘆畫瓢”。此外,雖然多數高校已經配備了標準的舞蹈教室,然而舞蹈教學依然處于相對低層級模式,只能滿足教材上基礎動作的教與學,而在道具、服裝等的裝備方面相對匱乏,尤其是舞蹈演出的要求幾乎無法得到滿足?;诖耍瑢W生對于舞蹈教學興趣缺乏,某種程度上甚至只將其作為學習任務應付了事,無法切實領會舞蹈的藝術性與美感,因此舞蹈的素質教育功能很難全面發揮。
(二)師資相對薄弱
當下的高校舞蹈教學教師隊伍中過半數量只有專科甚至以下學歷,同時,年輕教師比例較低,四十歲以上教師數量眾多。較低的學歷結構和較高的年齡結構對于高校素質教育中的舞蹈教學而言可謂“硬傷”。這樣的師資力量不僅容易與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產生群體性代溝,也難以滿足對藝術理解力和體能都有較高要求的舞蹈教學的現實要求。
舞蹈藝術對于觀賞者來說,除了舞者肢體運動的協調性、韻律感能夠帶給受眾視覺上的美感與力量外,其伴奏音樂的節奏性、音樂、樂色等則同時帶給受眾聽覺上的享受。因此優秀舞蹈作品是與音樂會、演唱會同樣具有很強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對于舞者而言,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肢體運動表達感情、傳遞心境不僅是純粹的表現,更是與觀眾的心靈交流,舞蹈對于舞者就是用身體說話。
大學生接受舞蹈教育的過程既是感悟美的過程,也是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尤其是在集體舞蹈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在接受音樂和舞蹈動作的美感教育的同時,也是和同齡人的一種思想交流、情感溝通。通過舞蹈,大學生能夠從另一個側面學習融入集體、融入社會生活,增加自我約束能力和對外界的感知與理解能力。從這些方面說,舞蹈教育其實也是提高大學生認知能力、社會適應性的過程,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意識和發揮自我潛能的能力等。
(一)增加藝術鑒賞教學的比重
新形勢下的高校素質教育中,開展舞蹈教學的目標中更多的比重在于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美的感知力,因此舞蹈教學中增加藝術鑒賞課程十分必要。尤其是對于不同舞蹈各類背后的歷史淵源、發展歷程甚至故事典故等的介紹其實并不亞于對具體肢體動作的講解與模仿。同時,藝術鑒賞環節的教學還能讓大學生對于舞蹈的類型和內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有了對背景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大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寓情于景,將情感融入肢體運動,從而提高舞蹈教學的成效等。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手段
網絡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讓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了接觸和使用網絡與信息技術的最積極人群之一。海量的網絡資訊中不乏舞蹈藝術作品元素,比如歐美各國的歌舞片中就有大量時尚舞蹈藝術的成份。尤其是美國系列電影《舞出我人生》中,無論是芭蕾還是街舞都有所涉獵。而在日韓等亞洲國家偶像音樂人的MTV中,街舞、現代舞等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標配”。與其讓學生在課后笨拙地模仿這些影視娛樂作品中的舞蹈,不如將其適當融入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這些前沿、流行的舞蹈和音樂適當簡化后改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而且足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點,更重要的是,有了教師系統和規范的整理、改編,學生不至于因為貿然模仿而對身體有所損傷。
此外,多媒體的應用還能夠激發出大學生原創舞蹈的積極性。也就是說,為了提高大學生對舞蹈教學的興趣,不妨嘗試讓其結合自己的知識范圍和內容等創作和改編舞蹈內容。比如在純粹的民族舞蹈中穿插若干街舞動作,或者將器樂伴奏改編為搖滾、藍調音樂等。大學生利用多媒體制作出原創或改編后的舞蹈作品不僅能夠使舞蹈教學更貼近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而且能夠反饋給教師改進教學模式和內容,不失為提升高校舞蹈教學水平的又一手段。
(三)融合體育舞蹈等開展綜合教學
按照目前國內教育時間計算,大學生進入高校時的年齡已經普遍接近二十歲,其身體發育基本定型,因此學習舞蹈時已經有了相當的局限性。尤其是那些要求具備“童子功”、對身體柔韌性、協調性要求極高的舞蹈類型如芭蕾等對于多數大學生而言并不合適,故選擇適當舞蹈類型和內容不僅關系到教學成績的優劣,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體質與健康。從這一點上講,融合體育舞蹈開展綜合性的舞蹈教學比較適合多數大學生的舞蹈教學。
比如體育舞蹈中的快步舞、華爾茲、狐步舞等動作難度適中,只要多加練習,一般人都能夠基本掌握;如果學生身體條件尚可,那么倫巴、探戈等也是不錯的教學內容選擇。除了體育舞蹈,韻律操也是一類比較大眾化的舞蹈形式。韻律操的一大優勢在于改編容易,不僅能夠融合西方舞蹈元素,中國傳統舞蹈、民族舞蹈的動作和音樂也是豐富的改編素材。
舞蹈教學作為新形勢下高校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重視。但相對單調的模式與師資的薄弱卻影響著當前高校舞蹈教學的成效。改革高校舞蹈教學需要與時俱進,結合九零后大學生生理與心理特點創新不僅是實現舞蹈教學提升素質的教育目標,也是提升高校舞蹈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
[1]安華文.高校舞蹈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
[2]孟慧.論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2(20).
張瓊(1987-),女,漢族,湖南婁底人,本科,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講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舞蹈。
J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