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華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關于我國高校開展博雅教育的思考
尚志華*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沈陽110034
我國高校正逐步處于轉型發展階段,針對開展博雅教育所具有優勢與劣勢以及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我國博雅教育的未來發展戰略,對可實施戰略的初步探討研究將對我國高校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高校;博雅教育;思考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提倡高校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為宗旨,以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為首要,以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為準則,以強化學生人文素養為根本,進而迎合社會市場需求,發展高等教育事業。
優勢方面,博雅教育之有利保障:法律保障、教育基礎良好,經濟基礎雄厚。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第六條規定,國家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發展規劃,舉辦高等學校,并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發展高等教育事業[1]。《中國統計年鑒2014》統計得知,現有普通高校2542所。經濟基礎,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為高校發展提供保障;博雅教育之易開展:運行管理機制靈活。眾多高校辦學機制靈活,體現在培養方式、專業設置與招生方式靈活等。
劣勢方面,博雅教育之教育觀念傳統:高校秉承傳統辦學形式。博雅教育只是一些名校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試點,雖有良好的開端,但全范圍推廣卻遙遙無期。博雅教育之辦學目標偏離化:高校側重專升本,本升研的辦學目標。博雅教育之教育資源有限:人力、財力及物力短缺。博雅教育之教育對象受限:博雅教育的社會認可度較低。
機遇方面,博雅教育之可接受性:博雅教育內容與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符。縱觀中國教育歷史發展,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博雅教育之多方支持:國家政策,各地政府的支持。博雅教育之迎合雙創時代:有助于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體現人作為生產力系統中最活躍要素的巨大能動作用和深化改革對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2]。
挑戰方面,博雅教育之理念落實:學生、學校、社會對博雅教育理念的淡化。高校在專業教育基礎上,欲開展博雅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使教育相關者對博雅教育進行全新認識。博雅教育之區域教育發展失衡:人、財、物不均資。博雅教育之學生思維方式陳舊:受傳統教育的嚴重影響,思維方式受限。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被固化,嚴重阻礙了當代大學生通讀各專業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及思維。
首先,轉變教育觀念,將博雅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戰略。迎合新時代發展,轉變傳統教育觀念,首先應深刻理解博雅教育的本質內涵即教育目標是擴寬學生基礎知識,鍛煉學生適應能力,養成學生高尚精神品質的綜合型人才。其次,在明確博雅教育實施的必要性同時,吸收西方成功名校的經驗和教訓,結合中國傳統知識與文化的本土特色,為在穩定發展專業技能基礎之上,融合博雅教育是學校戰略管理的重要抉擇。最后,落實國家政策,落實開展博雅教育。
其次,迎合雙創時代,構建創新發展戰略。如今,創新是一切發展的源泉,在高等教育領域,創新同樣重要。學生培養模式。為培養“綜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應通過學習知識方面,人文素質方面設置相應的課程安排、教學安排等;專業設置。分別體現在專業的橫縱交叉融合,專業設置的合理時間以及經典核心課程安排以方面。教學方式。轉變傳統教師單方授課形式,加強學生互動,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真正做到師生齊發展齊進步的良好狀態;豐富的第二課堂。
再次,擴寬籌資渠道,倡導校企合作發展戰略。通過本文基于高校開展博雅教育的SWOT分析得出,高校開展博雅教育所需的資源方面(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方面收到很大限制,其中最根本的經濟基礎就是財力資源。借此,倡導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機制不僅可以擴寬學校融資渠道,也可以為學生在企業實習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同時,從企業方面看,可以更易接收高校通過開展博雅教育所培養的綜合型人才,從而為企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最后,清晰角色定位,實現目標層次化戰略。高校辦學條件,辦學特色,辦學目標互不相同,為在競爭的教育環境中生存發展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學校要根據自身發展的綜合分析,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比如北京大學等一流名校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流的社會人才;其次,根據學校的發展階段,因地制宜的開展博雅教育。再次,對博雅教育開展的范圍、深度要有明確的衡量。
總之,在應用型大學轉型下,針對學校發展博雅教育的戰略思考層面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我國高等教育的環境下既有可供博雅教育存在和生長的養分,又存在排斥博雅教育的成分。每當我們高校教育改革或發展進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諸如急于求成的模仿與改革,過度口號化形式化倡導,以及在違背原則基礎上,盲目的擴大化發展等問題都是需要亟待解決的。所以,只有在完善應用型大學發展的穩固根基之上,深化博雅教育觀念,巧妙融合博雅教育系統,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高校教育的長足發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J]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1998.
[2]張曉強,徐占忱.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論思考[N].人民日報,2015-11-13(10).
尚志華(1993-),女,漢族,遼寧遼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
3464
A
1006-0049-(2016)20-0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