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勝
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初級中學,山東 日照 276518
?
初中數學“學、啟、練”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
王光勝*
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初級中學,山東日照276518
在我國,長期以來數學的學習方式都比較單一。這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不能滿足其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極易讓其對數學學習產生倦怠心理,喪失數學學習的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本文將結合“學、啟、練”教學模式的概念,從學、啟、練三個環節,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淺要分析,以期能夠為廣大的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借鑒。
初中數學;學、啟、練;教學模式;運用
初中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來說,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初中數學擔負著開啟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任務,既是對小學數學學習的有效銜接,還要為學生將來的高中數學學習,甚至大學高數學習奠定夯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同時,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初中教學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引入“學、啟、練”的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學、啟、練”教學模式就是指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老師對學生的啟發環節、學生做題練習鞏固的環節。其中關于“學”環節具體指,學生通過教師或者數學工具書中編寫的預習知識點,自主學習。這一環節學生不僅要熟悉知識點,還要通過查找問題、質疑新的知識點的方式,促進知識的增長。關于“啟”環節具體指,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后,老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點,進行知識的遷移學習。關于“練”環節具體指,老師讓學生通過做練習題的方式,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和延伸,并匯整、綜合教材中的內容,進而使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環節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自學能力才剛開始培養,所以,在這一環節,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制定相關的計劃,讓學生有層次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同時,允許學生在自學環節中借助工具書或者老師編寫的導學教案進行學習。
例如,題目一: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法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在自身編寫的導學教案中這樣設計。首先,畫出一條線段,然后,在線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蝸牛對其進行標注,記為點A,如果點A在左邊,則表示負數,在右邊則表示正數。現在蝸牛開始以一分鐘爬行3cm向左邊移動。問題,4分鐘后蝸牛爬行到了什么位置?在線段上進行標注,并寫出負數答案。
通過上面例題可以看到,老師在編寫該導學教案時,不僅涉及到了有理數中的負數、正數知識,還通過小動物進行情境設定。通過老師這樣的設計,使得導學教案不再枯燥乏味,反而變得形象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時,通過導學教案對新知識的預設,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通過上一環節的知識預熱,許多學生都能夠對知識點進行初級的掌握,然而,這種程度的學習對于數學學習來說遠遠不夠。還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挖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學中,做到對教學內容、解題方法的明確。值得注意地是,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不能把時間設置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圍繞重難點進行講解。并且,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對導學教案中的問題進行系統的解答。
例如,題目二:首先,畫出一條線段,然后,在線段中的某一位置上用蝸牛對其進行標注,記為點A,如果點A在左邊,則表示負數,在右邊則表示正數。
問:(1)蝸牛以每分3cm的速度向右移動,3分后在什么地方?
(2)蝸牛以每分3cm的速度向左移動,3分后在什么地方?
(3)蝸牛以每分3cm的速度向右移動,3分前在什么地方?
(4)蝸牛以每分3cm的速度向左移動,3分前在什么地方?
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解答,發現兩個正數相乘或者兩個負數都可以得到正數,但是一個正數或者負數乘以一個負數或者正數就只能得到負數。關于學生這些疑惑,老師就可以根據有理數乘法的法則,對學生進行重點以及難點的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有理數乘法的關鍵問題。
(三)“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在通過以上兩個環節的集中學習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安排適量的練習題,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夯實和鞏固。值得注意地是,教師在為學生安排練習題時,要注意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對新知識和舊知識都要進行有效融合。同時,通過這一環節,教師還能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更好地安排后續的教學計劃和工作。
例如,題目三:某地氣象統計資料表明,高度每上升1km,氣溫就降低5°,現在地面氣溫是32°,則10000m高的氣溫是多少?
在這一題目中,不僅僅包含有理數的乘法計算,還有減法運算,其計算步驟也較之前更為復雜,而且題目當中還涉及了單位的換算,加大了題目的計算難度。通過這樣的練習方式,不僅復習了前面的知識,還鞏固了新知識,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為明顯。
通過“學、啟、練”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具體運用,可以知道,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譚華勇.“學、啟、練”三步六環節主體導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05:42-43.
[2]黃琳.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練習實踐研究[J].赤子(中旬),2014,01:143.
[3]李守霞.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業批改和講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95.
[4]程程.啟發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因式分解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88+92.
[5]袁碧.“啟發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初探[J].成功(教育),2012,18:206.
王光勝(1978-),男,山東日照人,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初級中學,研究方向:數學教學。
G633.6
A
1006-0049-(2016)20-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