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 俊
湖北省黃岡科技職業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
從日本茶道探究日本茶文化
豐俊*
湖北省黃岡科技職業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日本茶道作為一種文化已經聞名于世,它起源于中國,其中雖然吸收了中國的茶文化,但卻具有日本民族自己獨有的特色?,F在,茶道在日本相當普及,它以一種藝術形式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文化中,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學習茶道,參加茶會等茶道活動,以修身養性,與朋友交流互動,達到對茶道這門藝術的高雅追求。茶道中所闡釋的精神也已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本論文通過對日本茶道的簡單闡述,展現茶道的過程,瞻仰體悟其禮法,探究一下日本茶道中“一期一會、和敬清寂、茶禪一味以及修性悟道”等經典的文化精髓。
日本茶道;禮法;茶文化;精神
茶對于日本人而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最親近的飲品。在日本流行的“日常茶飯事”這個詞語就明確地表明了日本人的生活與茶的特殊關系。正是因為這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喝茶品茶便已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慢慢地衍生出茶道這一文化產物。
可是,我們今天提到的茶道這種藝能,卻是在與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一種環境更清凈優雅的特殊場所完成的。茶道是在喝茶這種單一簡單的習慣常規中,加入各式各樣的做法,通過極其繁瑣的手續,使用特定手法而首次形成它自身所獨有的世界。也可以說其作法是一種揚棄茶本身所具有的日常性,并將其提高成一種藝術事業的方法。因此,茶道既源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
然而,茶道并不僅僅是因其作法而得名。茶道是建立在有眾人聚集的正開放經營著的場所下的,它不是個人的東西,而是共同的、集體的東西。因此,構成茶道的另一個核心就是茶會這樣的集會。茶會是一個所有到會者都會遵循茶道的規則,脫離現實社會的制約,沒有隔閡可以開誠布公的談吐的場合。人們通過茶會,不僅可以學習為人處世的社交禮儀,還可以陶冶情操,培養道德觀、人生觀和審美觀。日本人在茶道中把日常生活、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結合起來,找到它們的共通點,并將其融為一體,發揮到極致,使其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一)日本茶道的程序
1.選茶與制茶
一般日本茶道所用的是抹茶。抹茶的茶葉是用覆下栽培法培育的。在茶樹生長過程中,離春茶采摘的前20天,搭設棚架,用葦簾或稻草把它們蓋住,保證98%以上的遮光率,讓其不見陽光一段時間。采摘下的新芽嫩葉經過蒸汽殺青,去除茶柄和莖干燥后,用石臼碾磨成粉末。粉末狀翠綠的抹茶,清香濃郁,顏色鮮亮。
2.泡茶與品茶
經過精心地選茶、制茶,接下來就進入正式的茶道儀式了。日本茶道規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賓客進入茶室之前,會經過一段自然景觀區,此時,有一位穿著樸素,舉止得體態度謙和氣質優雅的女茶師上前來,一邊給賓客解說,一邊讓賓客欣賞風景。使茶客在欣賞景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忘卻煩惱,去除雜念,定下心神。之后,用茶室門外水缸里的一個長柄瓢盛水洗手并漱口。這些準備就緒,便可以進入茶室。
⑴入座。主人先在茶師進入茶室的門外專用入口跪迎賓客,客人入室后,主客面對面而坐,正客須坐于主人上手(左邊)。坐定后,主人便去“水屋”取風爐、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而客人可隨意觀賞茶室內的擺設布置及字畫、鮮花等裝飾。
⑵點炭。主人取完器物回茶室后,跪在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先往地爐里撒一層濕潤的茶灰,撒灰的次數、動作與方位都有講究。然后開始點炭,選用精致潔凈的炭精,主人遵照規定的順序與位置,將炭一點一點地放進爐里。接著用羽帚不斷地清掃地爐,并從香盒中取出少許香點燃??腿藗兙驮跔t子旁,靜靜地欣賞主人在莊重而優雅的表演。
⑶煮水。趁著風爐煮水,主人再次去水屋忙碌,此時眾賓客可自由在花園里閑庭信步。等主人備齊所有茶道器具并擺放到規定位置時,這時水也煮沸了,賓客們可重新進入茶室。
⑷沏茶。把茶釜的蓋子放在蓋置上,用竹勺從中取少量水倒入茶碗中,在客人面前再次清潔茶具。用茶巾擦拭好茶具后,用茶勺從茶罐中取茶末二三勺,置茶碗中,再用帶長柄勺子的水壺從鍋中取出沸水,注入茶碗,并用茶筅攪拌碗中茶水,直到茶湯泛起泡沫為止。
⑸敬茶
敬茶時,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沿,輕輕將茶碗轉兩下,將碗上花紋圖案對向客人,跪地后舉茶齊眉,恭送至客人面前。客人接茶后,輕輕轉上兩圈,也將碗上花紋對向獻茶人,舉碗至額,以示感謝。然后放下碗,重新舉起就可以品嘗了。飲時要使茶湯在舌間滾動,吸啜有聲,表示稱譽,并說些吉利客套話。
結束后,主人再次在茶室門外跪送賓客,同時接受賓客的臨別贊嘆。
(二)日本茶道的禮儀與禮法
整個茶會中,主客的行、立、坐、送、接茶碗、飲茶、觀看茶具,以至于擦碗、放置物件和說話,都有特定禮儀。主人根據茶道特有的禮法,在固定的位置上,按規矩取茶具,遵照一定的順序制茶。一整套的茶道程序中,禮法表演是關鍵,相當重要。日本茶道禮法分為炭禮法、濃茶禮法、淡茶禮法三種。
炭禮法:即用燒沏茶水的地爐和炭生火、點炭時的程序表演。它包括準備燒炭工具、打掃地爐、調整火候、除炭灰、添炭、點香等。
濃茶禮法:濃茶是茶道中的中心環節,也是最謹慎、嚴肅認真的一項儀式。主人必須穿黑色和服。禮法期間,主客間對話很少。
淡茶禮法:是茶道最基本、最常規禮法。
濃茶禮法和淡茶禮法主要都是主人點茶、客人品茶。
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生活禮儀和社會禮儀。它通過沏茶、賞茶、品茶,增進友誼,修心養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于身心的一種禮儀?,F在,茶道被用作訓練做事精神高度集中,或者用于培養儀態舉止,被廣大民眾所深深喜愛。
(一)“一期一會”的心態
“一期一會”反映的是參加茶會時的一種心態?!恫铚粫芬粫羞@樣描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一生一度之會?!弊匪萜浔緛砗x,所謂的茶事一生只有一次,就算是在同一間茶室、同一個茶師,只要時間不一樣在茶會過程中的狀態和感悟就不一樣,任何時刻都無法再現當時的心情。因此,主客間都會以最大的熱忱相誠以待,把握茶道中的每一個細節。此外,一系列的茶道活動也會讓主人和客人由內而外自然涌現出一種“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的蒼涼而略帶寂寥的感覺。實質上就是一種人生無法重來,生命不可復原的無常觀,提醒人們把握每一分,做好每一事,進而思考人生的悲歡離合,使人們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禮發生飛躍達到更高的狀態。
(二)“和敬清寂”的意境
“和、敬、清、寂”,被看作是茶道的法則與倫理規范,是日本茶道最重要的思想理念,它被稱為“茶道四諦”。“和”指主人與客人的和睦,沒有隔膜,還有人與器物以及器物與器物的和諧;“敬”是尊敬長輩、愛護朋友和晚輩以及主客之間互敬互愛的感情,也有人對自然神靈的敬意;“清”是茶室茶具等環境清潔清靜,保持心靈的清凈無垢;“寂”是茶室氣氛恬靜,茶人表情莊重,摒棄欲望,凝神靜氣,保持一顆通透澄明的心,要求茶人忘卻一切,達到幽閑境界,去創造新的藝術天地。實質上,“和、敬、清、寂”的基本精神是要求人們通過飲茶進行自我警醒,茶人間思想溝通,在清寂中擯棄隔閡與芥蒂,彼此間達到尊重和諧的目的。更深層的內涵是把自然界中天地萬物納入茶室,將對自然的敬愛附著于器物中,以“天人合一”作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茶禪一味”的思想
日本僧人村田珠光悟出了“佛法存于茶湯之中”的道理。珠光以“本來無一物”的心境點茶飲茶,把佛教中“空”的精神貫徹到茶道中,力薦茶人放棄“唯我獨尊”等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禪宗認為人的一切雜念和私欲皆出于此,要想修佛,就必須去實現一種超越經驗,即四大皆空的內心自悟。使修禪者或是茶人首先完成對自我的否定,繼而排除欲望,進入一種無卻又包羅萬象的高度。而武野紹鷗的“茶禪同一味,委在空寂中”,恰好證明了茶道的精髓,即“和敬清寂”與禪的世界觀、人生觀是想通的。
(四)“修行悟道”的精神
茶人通過品飲而悟道,即品飲者對茶的覺悟。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對個人修行而言,茶道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認識的過程,是為了使每個茶人自身素質和境界的提高,進而塑造完美的人格。真正的悟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悟道體道。修道的理想追求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人生的終極追求。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從這一點來看,日本茶道中的“道”蘊涵著中國道教精神,日本人已汲取這些精華,并融會貫通在他們的行為與精神中。道家提倡清心寡欲,強調我們在塵世中的一切,包括苦難,人生或濃烈或清淡都必須要親自接受,因為它們本身同快樂幸福一樣,都自然存在于我們的生命中。人生在世,總爭個高低之分、成敗得失,殊不知高與低、成與敗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祿來來往往,炎涼榮辱沉沉浮浮,一分淡泊,一分寧靜。深入細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當我身處茶室,墻壁上古典的掛軸,花瓶里清新的花草,甜美可愛的點心,點茶人茶技的表演,都讓人感覺仿佛與天地自然渾然一體,置身于超然物外的淡泊世界,追求一種與世無爭、安貧樂道的人生。
[1]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東方出版社,1992.11.
[2]王桂蘭.日本茶文化[J].科技信息,2010.9.
豐俊(1985-),女,漢族,湖北黃岡人,本科,湖北省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TS971
A
1006-0049-(2016)20-0162-02